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许太文:勤奋的农民雕刻家

宜宾日报 2016-11-08 00:00 大字

□ 本报记者 袁洪 闵勇智

名家档案

许太文,四川省工艺美术家行业协会会员、宜宾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江安竹工艺协会会员、江安县书画协会会员。竹雕笔筒《春山无语抱南楼》获四川省第五届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走进许太文的工作室,简朴整洁,古色古香。橱窗里的竹雕、墙上挂的国画,均是他自己的作品。他正雕刻着新作《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八戒、沙僧、白骨精……活灵活现的人物,在许太文的刻刀下一点点丰满。

艺术天赋 与生俱来

许太文从小就对画图、雕刻有一种天生的爱好,小学时就无师自通地用泥巴雕菩萨、动物、人物等。在长江边玩耍时,把沙子堆起来,在沙堆上雕菩萨、楼房、人物。在山上放牛时,就在地上捡块石头画画。

因为家境贫寒,许太文没读几天书就辍学外出打工了,迫于生计,辗转做过很多工作,但几乎都与自己的爱好沾不上边。几经周折,许太文到了中山市一家家具厂学习木雕。

他被安排到家具厂的图画室,专门画各种花草图案。在这这里他得以系统地学习了花、草的绘画基础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加之他悟性高,勤奋好学,很快成为这个家具厂老板心中的一株好苗子。

木雕创作很辛苦,但许太文视木雕创作为一种修行,他把自己的生活体悟融入到传统技法中,既保留了传统味道,又呈现出个人创意。他以木材原始肌纹为构思,将构图融入造形中,让每件作品都各具意涵。在一刀一锥中,原木的质朴敦厚、自得恬静油然而生。

许太文早期瓜果、荷花、虫鸟、海洋生态及传承等系列作品都呈现出生命的价值,也是他对乡间淳朴生活的体验和对大自然情怀的敬意。“当心中有爱时,一草一木皆无比可爱,即使树上的小毛虫或掉下的枯叶,都具有生命的价值。”许太文说。

回家乡 转学竹雕

2001年,大儿子降临,给小家庭带来了无限乐趣,可想到妻子一人照顾家庭的辛苦,许太文毅然辞去广东优越的工作,回家创业。

2001年8月,许太文经过江安北街,看到著名竹工艺大师周明伦正在潜心雕刻着手中的竹工艺品,而橱窗里陈列的竹工艺品更让许太文眼花缭乱。周明伦告诉他:“江安的竹工艺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曾多次登上了央视。”

精美的图案和雕刻让许太文一下子就爱上了竹雕艺术,并提出拜师周明伦。周明论并没有当即收下了这个徒弟,而是给了他一个任务——在竹筒上雕一朵牡丹花。许太文信心满满地答应了,可一动手才发现竹雕与木雕有巨大差别。经过两天的努力,牡丹花完成了,可周明伦看了他的竹雕处女作说:“从作品的构图、造型、刀功、手法来看,你使用了木雕的创作思维,叶子不生动;从作品总体来看,显得死板,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但最终,许太文诚恳的学习态度打动了周明伦,他收下了这个徒弟,给他讲解了竹雕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刀法、构思、创作等方面的知识。许太文的第一个作品,周明伦收藏了,并付给了他20元。

20块钱不算大数目,却给了许太文莫大的鼓励,然而生活的压力却让妻子很忧愁:“两天换来20元钱,在江安如何生活啊?我看,竹工艺就别学啦。”许太文却坚信竹工艺大有作为,好说歹说妻子终于同意让许太文继续学竹雕。

许太文一头扎进竹雕创作世界,不分白天晚上地雕刻,每完成一件作品,他就请周明伦挑作品的不足之处,就这样,许太文的竹雕技艺进步非常快,周明伦对他的进步也无比高兴,在雕刻上更是毫无保留地指点着这位勤奋的徒弟。

为了进一步扩展自己的艺术视野,吸收各家之长,许太文又向江安县另一个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何素梅请教,何素梅欣赏许太文虚心好学的精神,对他在雕刻上作了许多指点,还对龙、凤以及各种动物、风云等场景的雕刻进行了现场示范。许太文的一些很好的作品就是在她的帮助下完成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许太文倾注了半年心血的得意之作笔筒《九龙》问世了。九条龙栩栩如生,色泽鲜艳,形态逼真。有的互相缠绕,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翻搅起四海云水,有的瞪圆双眼,怒目而视,有的张牙舞爪,摆开架势迎战,还有的回首遥望,呼唤同伴。

“桐梓镇一个农民,雕刻了一个竹筒,漂亮得很。”消息不胫而走,一天,有人来他家愿意出4000元买他的《九龙》,妻子迫于生计,私自将《九龙》出售给了这个远道而来的收藏家。许太文知道后很是不舍,这可是他花了半年的心血啊,但想想自己刚学习竹雕,家庭收入非常拮据,也就没有过多责怪妻子。而且这也说明自己的竹雕得到了认可。从此,他更是近乎疯狂地投身竹雕工艺中不能自拔。

上央视 佳作频出

2010年6月,中央电视台《寻宝》栏目组来到宜宾,许太文带着他的得意之作《吹萧引凤图》来到栏目组。精美的作品吸引了在场人的眼球。

几天后,央视和四川电视台对许太文的作品进行了专题报道。从此,大家对这个上过央视的农民渐渐熟悉起来,他的作品也被更多人所关注。

2015年,对许太文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他参加了四川省第五届工艺美术精品展,3件参展作品在展会上大放光彩,获得参展艺术家的高度赞扬。其中竹雕笔筒《春山无语抱南楼》获四川省第五届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

这一年,许太文加入了四川省民间艺术家协会,成为一名新会员。当年9月,他带着自己的作品《九龙腾飞鱼路龙门》参加了由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举办的艺术精品展,获得入围奖。此展全国参赛作品1000多件,宜宾市仅有许太文一人获此殊荣。

这一年,许太文应邀参加了在福建省永安举行的首届“竹天下”杯工艺品现场雕刻技艺大赛,他的作品《和谐廉礼》获得“入围奖”。10月下旬,许太文到成都参加了四川省工艺美术协会协办的“天府 宝岛”大赛,他的作品《瑶池拜寿》获得评为的一致好评。

佳作频出,许太文在竹雕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思传承 父子并肩作战

在许太文看来,竹雕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享受。他从事竹雕近20年来,没有一天停歇过,只求在自己的刻刀下,将一段段平凡的竹筒、竹根能够变成一个个了不起的艺术品,让更多人认识竹雕,认识江安。

许太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15岁,小儿子10岁。也许是耳濡目染,也许是遗传,两个孩子对竹雕工艺都有一定的天赋。

“大儿子放假都来工作室学竹雕,基本的要领都已经掌握了,现在单独雕简单的笔筒已经没有问题了。小儿子也会雕简单的图案,而且力道和手法都很精准。”谈起自己的两个孩子,许太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许太文眼中,竹雕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他希望两个儿子能传承这一门了不起的技艺和文化。

“我们江安人吃着竹筒饭、喝着竹根水,竹文化可谓源远流长,现在两个孩子慢慢长大了,我希望他们多读一点书,多学点知识,积累文化基础。长大了如果还保持对竹雕的热情,就很希望他们能从事竹雕,然后父子三人并肩作战,共同将竹雕文化传承下去,并将他们的新思维融入传统竹雕,将其发扬光大。”

文化人

新闻推荐

建设法治宜宾的五大路径初探

□王小铁在现代社会,法律至上理念或者说法律权威的存在,是奠定法治社会的基础。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是要求国家生活、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都纳入法律的轨道,接受法律的调控和处理。具体说来,全...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