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灵秀五里 最是古村神韵留乡愁

宜宾晚报 2016-06-16 20:07 大字

远山含黛,小桥流水,荷塘月色,古村落错落有致。这就是位于江安县夕佳山镇南端的五里村。

仲夏时节,郁郁葱葱的五里村愈发清新秀丽。这里阡陌纵横、 山川灵秀,前有山峰耸立, 后有幽谷深藏,绵溪河环绕相伴。这个古村落里,分布着杨家大院、熊家大院、油坊头古民居等多处家族传统院落,它们多数建于清代,至今保存较为完好。上世纪八十年代,《家春秋》《草莽英雄》等影片曾在此取景拍摄。

2013年,五里村先后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第一批四川省传统村落名录。

6月14日,住建部公布了2016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750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五里村再次入选,系宜宾市唯一获此殊荣的行政村。

■ 山水雅居杨家大院

从夕佳山镇驱车来到五里村,古朴典雅的杨家大院就呈现于眼前。大门的两侧刻有一副楹联,其笔力遒劲:“有山水有雅居映带左右,可书画可丝竹怀抱古今”。

白墙、红木、小青瓦,串架结构的川南古民居显露出庄重和文雅。杨家大院是一座四合院,踏石阶而上,需三进房门,方能进入正房,其大门、正厅、后厅置于中轴线上,利用房屋建筑与天井的虚实结合,形成一巨型笔架;从不同角度品味,造型又像笔墨纸砚,其匠心独特而气势不俗。整个建筑布局严谨,开合有序,互为呼应,保留了清代以来民间宅院风格。

据资料记载,杨家大院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120多年历史。整体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房屋径深为九柱,有三层楼高,建筑为木构架穿斗结构,梁、柱、门、窗都用以防腐油漆,具有保护作用。

杨家大院内现今居住着七八户人家。83岁的李寿良正坐在房门前划篾条编竹器,他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解放后分得杨家大院左侧厢房。这位老人声如洪钟地讲,解放前,杨家是当地有名的乡绅,原本住在对面的一个冲地上。新房落成前,杨家公子看上了邻近一位樊姓的姑娘欲喜结连理,哪知樊家家境更优越,其父母觉得杨家房子又旧又窄,连轿子都进不了门,让女儿太没面子。于是,杨家变卖了部分房产,重新选址在这个地方建起了杨家大院。解放后,杨家大院被分给了当地群众,杨家后代则开枝散叶搬迁到了各地。

杨家搬迁后,大院人去楼空,只剩大院楼上放着的龙杆(抬棺材用)还完好无损,另有一个石磨在院落里,也见证着杨家的历史变迁。

杨家大院前有一片荷塘,适逢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节,不时有野鸭“扑扑扑”地飞过。年过七旬的杜庭湘从杨家大院搬出后,在右边厢房处建了仿古式民居,还种植兰花,农家乐取名“兰花苑”。一到周末或节假日,前来杨家大院赏花观光的游客不少,农家乐生意也不错。

■ 影片取景拍摄油坊头

五里村中部村道东侧也有一处历史保护院落———百年熊家大院。眼下,左右厢房已被现代建筑所代替,只有主体正房保留较为完整。

熊家大院除有青瓦、白墙和红柱等川南民居传统特征外,其最大特点是正房屋顶为歇山顶,但屋脊处理极为简单,无明显正脊、垂脊、山花和戗脊等歇山顶基本组件。据说是主人以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其家族向上发展的期望。

熊世祥居住此处,他说解放前院子叫徐家大院,他家也是徐家雇用的长工,解放后才分得几间房屋。前几年,镇上鼓励发展农家乐,他便把徐家大院改名熊家大院,但因儿女们都在外地,他的农家乐忙不过来干脆歇业了。

不过,五里村支部书记曾朝宽介绍,村里油坊头才是名副其实的“熊家大院”。上世纪八十年代,《家春秋》《草莽英雄》等影片曾在那里取景拍摄。

位于油坊头的熊家大院是一个三合院,地势开阔,周围绿树成荫。房屋的雕梁画栋上,梅兰竹菊和各种花草鸟兽栩栩如生。由于年代已久,这里的不少住户已另建了新居,老房屋闲置不少,有的地方损毁严重。当年拍摄《家春秋》影片用的古床和衣柜,已被废弃在破屋的一角,布满了灰尘。现在,大院还住着熊姓和徐姓两大家人。

相传,“油坊头”地名来源于当年这里的榨油坊。大院以前的左厢房有碾子房,右厢房有马房,正屋后面有碉楼———碉楼由竹条混合泥土筑墙,家丁们在此守护,大院戒备森严。碉楼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已被拆除,那时的居民把木材拆卸下来,以用于建新房。

86岁的徐大爷解放初期就搬来这里,那时的熊家大院还有滴水瓦,很是精致。现在房屋破旧,但有人愿意出高价买被老人拒绝了,“这地方风水好,舍不得卖掉。”

年过六旬的熊义兰在外30多年,他也惋惜地回忆,“房屋门窗和梁柱多是桢楠和杉木,檩子上也有半圆形的雕花做工精细,可惜也损毁不少。”

熊家后人、84岁的熊继堃老人说,听爷辈讲,熊家大院右厢房曾经失火被烧过一次,后来又重新维修。熊家待佃户不薄,家里年年杀年猪,十天打个“牙祭”,过年还送他们黄粑、米花糖。但大院到底建于何时,老人也不清楚,“至少还是有三四百年历史喽。”

■ 古村落 有古井和古桥

在杨家大院房前水田边,有一处不起眼的古井。相传,杨家开凿此井本是为了引水稳财,但遇大水之年不溢出、大旱之年不干枯,加上水质甘甜,被当地称之为“万寿泉”,现在依然是周边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通往古井有一条宽约一米的石板小径,供人们取水时通行。

绵溪河从五里村流淌而过,水面静卧石板桥,位于五里村与橫石村之间,因河滩为黄色,故取名黄石滩桥,建于清中期。通过此桥,可到达江安的底蓬、蟠龙,长宁老翁等地,最后可到达宜宾。黄石滩桥与河面大致高度为2米,桥面由两块大小相同的条石直铺而成,桥墩上雕刻的龙头活灵活现,是当地人为祈求风调雨顺所建。行人走在林荫小石桥上,但见流水潺潺,别有一番情趣。如今,在黄石滩桥上游十米处,已新建了公路桥名为安远桥,黄石滩桥仅供当地居民通行,从此变得冷清了。

五里村有连片的荷塘,还有野生白鹭,若在梅雨潇潇时节, 可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的景致。目前,五里村传统村落保护已被县上列入规划,同时还将打造万寿古泉、老宅荷塘、沁雅梨园、鱼跃莲花等景点,以促进当地乡村旅游发展。

晚报记者 江华

新闻推荐

江安蜜本南瓜熟了

江安县迎安镇万亩蜜本南瓜成熟了!来自重庆、四川等地的经销商对该地的生态南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图为瓜农昨(27)日采瓜归来。晚报记者庄剑...

江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江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