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万老年人是健身积极分子
□本报记者 钱晞
近日,在四川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举行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上,省老体协常务副主席杨云章自豪地透露,四川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已占全省老年人口半数以上,每年全省县以上老体协举办各类赛事达2000余项次,参与健身活动,已然成为老年人生活的一部分。
老年健身队伍庞大
“我坚持慢跑、倒走两年多了,运动的感觉就是好。”1月5日清晨,记者在成都市沙河边碰见正在锻炼的刘大爷,每天都在家门口运动近两小时的他告诉记者,“我之前身体不好,血压有些高,经常感冒,饭量也小。”刘大爷已年过70,自从6年前开始坚持每天散步慢跑,现在体质明显改善。刘大爷笑着说:“练出好身体是福分,身体好了,个人不受罪,儿女不受累。”
与刘大爷一样,田女士从成都无缝钢管厂退休后,为改善并不太好的身体素质,开始习练太极拳,“现在,我每天都坚持打太极拳,身体好了,整天都有好心情。”练拳多年,田女士受益匪浅,“每天到成都塔子山公园打3个小时太极,调整气息,享受运动乐趣,感觉舒服极了。”
其实,刘大爷、田女士只是庞大的老年人健身群体中的一分子,统计数据表明,四川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已达800多万人,而为支持老年人群的积极健身,四川省内已有155个国家投资建设的体育场馆挂出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牌子,对老年人实行免费或优惠开放。全省10多个县(市、区)已建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全省县以上老体协管理和使用的各类场地已有1.5万多个,公园健身站(点)1100多个,广场健身站(点)3800多个。
健身组织基本成形
1月15日,77岁的老太徐学英早早起床,灌上一瓶清水,穿上运动鞋,特意换上红衣红帽。上午7点,徐老太乘公交车赶往三圣乡,在这里,她要和俱乐部的朋友一起“暴走”。她说,自2008年参加成都市老体协徒步健身俱乐部后,常和大家一起在成都市区、青白江、龙泉驿等徒步行走,这种健身方式现在已嵌入自己的生活,不走浑身不舒服。现在,她每天吃完早饭做毕健身操就会准时开走,而且不满足在自家周围“打转”,常去探索新路。
江安县底蓬镇老体协有“老人之家”称谓。“现在,光是参加老体协组织的活动,就比我上班时候还忙。”底蓬镇老体协主席、支部书记罗国明说。这个老体协成立于2003年,如今会员们根据自己喜好,建起了秧歌队、健身队、锣鼓队、川剧坐唱队,每年开展宣传活动20多场次,编写川剧曲目150多个,大家各取所爱,怡然自得,也极大带动了身边群众的健身热情。现在底蓬镇18个村(社区)都建立了老体协分会,太极拳、柔力球、乒乓球、腰鼓、秧歌、铜鼓、舞蹈、川剧坐唱等各类文体活动相映成趣,热闹非凡。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如今,四川老年体协依靠各方力量构建的老年人健身网络,几乎没有死角。截至2012年底,全省21个市(州)、181个县(市、区)全部成立了老年体育协会,全省90%的街道办、社区和70%的乡镇及50%的行政村都建立了老年体育组织,而全省从事老年体育工作的教练、裁判员、指导员有9万多人。
编后
多年来,在四川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时,老年人可谓独树一帜,抢人眼目。这个先锋群体,人数众多,活动丰富,组织架构完整,赛事频繁有序,几乎就是全社会众多健身群体的榜样。
老年人健身的初衷,恐怕大多像刘大爷所想 “个人不受罪,儿女不受累”一样朴素,正是老人们普遍具有这种朴素的健身理念和不懈的健身行动,这个群体才显得动感十足,并一次次以榜样的角色,为四川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注入着正能量。老有所为并非遥不可及,老年人“动起来”,身强体健就是大作为,而老人健康的“动”不只是儿女之福,更是社会之福。
新闻推荐
2月4日,对宜宾市江安县大井镇大井村5名特困群众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这天,在镇上志愿者帮助下,5人一起搬进了政府为他们集中修建的新房里。镇上还为他们配送了床、床上用品、桌凳、碗筷等。本报记...
江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江安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