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根丝到全产业链的蜕变

宜宾日报 2020-10-17 00:35 大字

△高县新丝路丝绸产业科技园里,工人们正在筛选蚕茧。

□本报记者 罗雯心 文/图

“这是我们研发的切桑机,可以自动切碎桑叶;这是农用无人机,可以实现成片桑林的自动喷雾;这是蚕茧采摘机,可以大大提高采茧速度……”日前,记者在高县嘉乐镇人民村看到,标准化小蚕共育工厂和现代化大蚕养殖工厂运作规范有序,蚕业机械设备展厅里展出的设备琳琅满目,广场上修建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雕塑,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高县抢抓省委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体系重大机遇,着力激活传统蚕桑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打造“南丝路·新坐标”。截至目前全县拥有桑园面积22.7万亩,覆盖全县13个镇、134个村、 近3万户蚕农。蚕桑产业现已成为该县种养业中覆盖面最广、从业人口最多、脱贫增收见效最快、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色支柱产业。

科技创新 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

“以前我们每季养几张蚕,收入少不说,一家人都累得很,现在有了高科技,简直是省事省力又省心……”日前,高县嘉乐镇人民村村民们乐呵呵地说。

在该村的标准化小蚕共育工厂里,负责人周松正在认真查看小蚕的生长情况,该批小蚕即将结束共育,这两天就能发放到蚕农手中。

“在这里育的蚕子孵化出来要多点,自己拿蚕种在家里孵化成活率就没那么高,而且小蚕还不容易得病,共育的单产可提高10多公斤,每张要多卖400块钱左右。”提起小蚕共育的好处,蚕农钟付金忍不住地称赞。

为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高县采取“东蚕西引”,大力引进东部沿海地区雄蚕品种,为生产优质蚕茧奠定基础;为解决蚕茧质量问题,高县组建了700人的蚕业科技推广、培训队伍,构建了完善的服务网络,建立了以“技术员+共育工厂”“共育户+蚕农”为支撑的小蚕共育服务体系,实现专业化、集约化发展;为提高生产效率,高县引进了12组国内最新“领航者”自动缫丝机,自主研发复摇设备联网控制,技术国内首创,生产效率提高两倍,生丝质量达6A……

助农增收 农村旧貌换新颜

走进高县来复镇滚沱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整齐农舍、一间间彩钢蚕棚、一片片绿色桑园、一条条水泥公路……处处散发着朝气蓬勃的新农村气息。

在该村养蚕大户胡永强的桑园里,50多亩桑树随着秋风翻起阵阵绿浪,胡永强和家人正在采摘桑叶。“今年我喂了16张蚕,长势很好,收成也很不错。”胡永强高兴地说。

据悉,为最大限度地发展桑园,滚沱村发动全村52户贫困户户均种植2亩以上,滚沱桑园增长面积达20%,滚沱桑园总面积达1500亩,2019年村民仅蚕茧销售收入就高达420余万元。

滚沱村只是高县大力发展蚕桑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紧扣农业产业基础与特色,把蚕桑列入扶贫产业的核心,先后在滚沱村等14个贫困村和联合村等33个非贫困村整村推进桑树种植,6年时间蚕桑面积净增5万亩,密植桑园增量42.3%,实现了100%的贫困村、82%以上的贫困人口栽桑养蚕。现在滚沱村全村发展桑园1500亩,搭建彩钢蚕棚93间,建设村集体公司小蚕共育工厂1个,年均实现蚕桑收入400余万元。

全链联动 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

“我县目前已开发有桑枝食用菌、桑菌健康饮等蚕桑衍生产业,未来还将引进桑枝纤维生产、生物质燃料和桑枝重组木生产线等项目,通过统分结合强一产、政企联动育二产、农旅融合兴三产等方式,形成向蚕桑附属产品全链发展的态势。”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左志远介绍说,该县正在加快推进丝绸产业科技园项目,构建“桑蚕—茧丝—织绸—印染—服装”一体化丝绸工业新体系,形成丝绸产业集群;积极拓展桑、蚕应用领域,因地制宜积极推广“桑—草—禽”“桑—蚕—菇—肥”等“亩桑万元”立体循环农业。(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我爱高县“土火锅”

李亚杰摄□令木祖国的火锅千百种,我却对高县的土火锅情有独钟。高县地处川南,因山川险峻而得名,高县土火锅、当地人称为“火...

高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