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长宁脱贫路上“百花竞放”

宜宾日报 2016-10-30 00:00 大字

□侯 莉

竹乡大地——长宁,黄澄澄的橘子枝头摇曳,莲田里,莲藕出泥,鱼塘里,鱼儿跃出水面。山林间,白羽乌鸡追逐,牛棚里,肉牛长得肥壮光滑,猪圈中,母猪又下了猪崽。泥泞乡村路变成了水泥路,土墙屋变成了小洋楼。夜幕中,乡村文化广场灯光闪烁,舞曲悠扬,村民们跳起了广场舞。每一幅画面都传递着幸福和谐。而这一切变化,都和***紧密联系在一起。跨村合作共建 “飞地”;搭建四个平台,多方利益联结;多模式集约资源,整合式发展;“三比三看”文明新风引领脱贫等,一个又一个脱贫新路子,犹如百花吐蕊,竞放在竹乡大地。

盘活资源 居有定所

走进长宁县开佛镇两和村杨柳组铜贯坡,一溜青瓦白墙风格的房屋出现在眼前。近日,笔者看到,两和村过去闲置的村小学破败面貌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5套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建筑面积60平方米,水、电、路、院坝、沼气等生活设施齐全的房屋。5户贫困无房户已经搬进新家。“没想到住得上这么安逸的房子,再不用怕起大风,下大雨了。”贫困户杨家权老两口在这里过上了新生活。

怎样解决无房贫困户新建住房问题,让他们居有定所,是检验***工作成效的一个方面。建于上世纪80代初,有教室5间,每间面积60平方米的原两合村小学已经闲置。将闲置的资源盘活,将无房贫困户集中居住,节约资金又解决无房贫困户住房。筹集资金15万余元,改造原两和小学,今年4月初全面完工投入使用。为有效进行管理,该镇建立集中居住点入住进退机制。房屋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符合条件的无房贫困户自行申报,经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审定入住对象。入住对象与村民委员会签订房屋租用协议,每户每月缴纳房租10元。

产业支撑 致富有路

脱贫攻坚,产业扶持是关键。在该县梅硐镇东河村,村支部书记蒋立辉率先搞起林下养殖,再让贫困户发展。大户能人示范和零星小户养殖两手抓、两手硬。养殖肉牛,是该村扶贫发展的另一产业,成立合作社,公司提供小牛、技术和管理经验,形成购、养、销一条龙服务,贫困户发展零风险。目前,东河村土鸡、肉牛两大产业齐头并进,势头喜人。

企业带动,党员引领,发展中草药,让贫困户增收致富脱贫有门路。竹海镇龙潭村是该县21个省级贫困村之一。该村采取“党支部+公司+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群众(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了100余亩莲子,600余亩板蓝根,丹参等中药材,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500元/年以上。富兴乡大云村是贫困村,发展基础差,有技术,有能力的贫困户少。同乡的云盘村发展肉牛基础好。取长补短,形成跨村发展“飞地产业”,大云村的贫困户脱贫有了门路。

文明新风 素质提升

有房住,有产业,还要有好素质,脱贫致富的路走得才远。该县井江乡新田村是贫困村,自***工作开展以来,新田村紧紧围绕建设小康新新田目标,在抓产业发展促农增收的基础上,将培育文明新风作为脱贫攻坚的又一抓手,以开展健康向上的评比活动为载体,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新风,以新风带动民风,引领脱贫攻坚。

新田村开展了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完善村规民约,开展“星级文明户”、“巾帼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评比活动。建起了文化广场,群众将自编自导自演的各类文艺作品搬进文化广场,让广场成为群众的舞台,精心编排了新田村村歌《文明新风齐动员》,在全村范围内传唱。硐底镇七坝村利用本村“最美长宁人”彭介琼的优秀事迹,去影响该村村民,破除“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脱掉贫困帽。建立支部党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推送精准脱贫政策、七坝村***动态等信息,更多有能力的人加入到该村***工作中。

新闻推荐

长宁竹荪 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本报讯(记者王悠璐宋成均)日前,记者从长宁县质监局获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16年第112号公告》已批准长宁竹荪(长宁长裙竹荪)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划定长宁县现辖行政区域为保护区域,自...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