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县脱贫功坚“百花竞放”
初秋的竹乡大地,黄澄澄的橘子枝头摇曳,泥泞乡村路变成了水泥路,土墙屋变成了小洋楼……宜宾市长宁县村庄这些变化,都和***紧密联系在一起。跨村合作共建 “飞地”;搭建四个平台,多方利益联结;多模式集约资源,整合式发展;“三比三看”文明新风引领脱贫等等。一个又一个脱贫新路子,犹如百花吐蕊,竞放在竹乡大地。
盘活资源 居有定所
走进开佛镇两和村杨柳组铜贯坡,一溜青瓦白墙坡屋顶的风格的房屋出现在眼前。两和村过去闲置的村小学破败面貌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5套建筑面积60平方米,水、电、路、院坝、沼气等生活设施齐全的房屋。5户贫困无房户已经搬进新家。“没想到住得上这么安逸的房子,再不用怕起大风,下大雨了”贫困户杨家权老两口在这里过上了新生活。
怎样让无房贫困户居有定所,是检验***工作成效的一个方面。建于上世纪80代初,有教室5间,每间面积60平方米的原两合村小学已经闲置。该村将闲置的资源盘活,将无房贫困户集中居住,节约资金又解决无房贫困户住房。同时,筹集资金15万余元,改造原两和小学,今年4月初全面完工投入使用。为有效进行管理,该镇建立集中居住点入住进退机制。房屋产权归村集体所有,符合条件的无房贫困户自行申报,经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审定入住对象。入住对象与村民委员会签订房屋租用协议,每户每月缴纳房租10元。
产业支撑 致富有路
脱贫攻坚,产业扶持是关键。竹海镇龙潭村是该县21个省级贫困村之一。该村采取“党支部+公司+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群众(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了6.67公顷莲子,40公顷板蓝根、丹参等中药材,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500元/年以上。
富兴乡大云村发展基础差,有技术、有能力的贫困户少。同乡的云盘村发展肉牛基础好。取长补短,形成跨村发展“飞地产业”,大云村的贫困户脱贫有了门路。
有房住,有产业,还要有好素质,脱贫致富的路走得才远。井江乡新田村紧紧围绕建设小康新新田目标,在抓产业发展促农增收的基础上,将培育文明新风作为脱贫攻坚的又一抓手,以开展健康向上的评比活动为载体,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新风,以新风带动民风,引领脱贫攻坚。(侯莉)
新闻推荐
近日,在工商部门的指导下,长宁县天园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完成注册登记,成为该县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的成立标志着长宁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完善。近年来,该县注册登记各类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