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新城建”,港城“二度蝶变”正当时

烟台日报 2021-12-31 07:21 大字

一城起势,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象更新。

回首2021,一个个城市更新、能级跃迁、形象蝶变的瞬间,在时光中一一重现:朝阳、所城两大历史文化街区170栋院落完成修缮,芝罘仙境“一岛”“一山”“一湾”“一街”“一城”格局全面起势;机场路立交桥续建工程提前通车,中心区平添一处交通大动脉;烟台市最长地下管廊——轸大路综合管廊一期电力舱工程主体年内完成50%,供电平添强力保障;中心区“新市民”纳入住房保障,住房保障租赁补贴发放工作连续多年走在全省前列……

一座城市的轰鸣上升,总与时代发展如影随形。围绕构建“1+233”工作体系和中心城区“12335”建设格局,烟台市住建部门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扬优势,持续为大城崛起赋能,不断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全省有位次、全国有影响的城市建设新气象、新格局,愈发轮廓清晰。

朝阳所城170个院落修缮完毕

更新试点落地,一核突破先行先试

新年将至,所城里已然洋溢着浓郁的年味,与络绎不绝的游客、热闹非凡的主街遥相呼应的,是二期修缮项目的热火朝天:边坡支护、屋瓦修补、承重梁更换修复等工序逐次推进,每一段墙壁、每一处门窗,全部安排人力,进行专业修缮。1000多名工人在作业面上各司其职,一丝不苟地按照传统工艺进行修复。大型施工车辆、机械无法进入略显逼仄的支巷,就改用100多辆电动车“化整为零”,分次分批将建筑材料进行装卸运输……

“到今年年底,朝阳、所城两大历史文化街区,将累计完成170个院落修缮,所有院落严格按照文保修缮方案‘修旧如旧’,保持原有风貌,为后续招商、运营打下基础。”蓝天建设副总经理康建锋言及年内进度,信心满满。

“城心”日新月异,不但在于历史街区焕然一新,更在于片区功能的完善、业态的丰富。今年9月15日,近300米长的所城里西城墙正式向市民开放,古街巷与繁华的南大街,以城墙为纽带实现交融。今年以来,朝阳、所城数十家各色商户崭新入驻,一线书店品牌钟书阁,烟台市民喜闻乐见的胶东面塑,备受年轻群体青睐的音乐房子、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崭新业态,持续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和消费层级的商圈生态。沉睡多年的“城心”,愈发成为释放商业潜能的网红打卡地。伴随崆峒岛项目完成产品研发及样板区方案设计,“一岛”“一山”“一湾”“一街”“一城”组团起势,愈发“梦想照进现实”。

褪却铅华、日渐蝶变的芝罘仙境,见证的恰是烟台城市更新敢为人先的锐气与决心:自今年3月份全国开展城市更新试点城市申报以来,烟台市争分夺秒组织申报材料、精心策划包装试点项目、不断创新实施路径,从130余个城市中脱颖而出,与北京、南京、厦门等21个城市共同获批国家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明确了“芝罘区综合推进、先行先试、全面突破,其他区单元支撑、专项推进、有序更新”工作思路,出台《烟台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工作推进方案》《“突破芝罘”城市更新配套政策》《开展美好社区创建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为城市更新提供政策遵循;在芝罘区范围率先规划论证和启动了海上世界、芝罘仙境、滨海黄金景观带、夹河生态景观带等一批试点项目建设。出台“美好生活、美好人文、美好治理、美好未来”为目标的美好社区创建试点工作,建设改造一批满足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出行便捷、绿色低碳、安全韧性、智慧治理六大宜居标准的城市社区,示范引领居住社区环境质量、实现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167个重点项目全部达到目标进度

“新城建”铺开,城市承载力再赋能

10月29日,伴随着西南角最后一条匝道正式竣工交付,机场路立交桥续建工程提前2个月全线通车,至此,红旗中路与机场路立交桥实现全互通。驶上崭新交付的立交,眼前一派四通八达:共分三层的“菱形立交”,一层为地面辅道系统、二层为机场路、三层为红旗路,设置平行匝道实现红旗路与机场路的交通转换,设置辅道系统实现周边居民、非机动车及行人的快捷顺畅通行。桥上交通标识齐备醒目,主路及四条匝道交通井然有序,红旗中路和机场路上车流实现全部互通通行,平整的路面和舒缓的坡度,也提升了驾乘的安全性与舒适感。

昔日堵点,如今“通途”,家住中正公馆的市民刘亚男,“过桥”有了新体验:“从前每天上班或拜访客户,机场路立交是必经之路,车前是遥遥无期的红灯,车后是不耐烦的喇叭声,去年主路修完后,上桥就明显感觉路宽了许多,现在各个匝道都修完了,不管是向西去福山、向东去莱山还是去市里,几分钟内就能通行。”南尧新都汇物业经理徐淑涛,也对机场路立交全线通车后的“揽客”效应格外期待。“立交通车,意味着周边市民前往芝罘南部通勤时间进一步缩短,商圈的辐射半径,也随着交通提升进一步扩大。”

金滩南路东侧,轸大路综合管廊一期电力舱工程,正抢抓雪后初霁的晴好天气全力“抢工期”:东首密密匝匝的钢筋,勾勒出管廊强劲的“筋骨”。按计划,今年底管廊主体将完成50%,按照29个月的总工期,最快2023年下半年就将整体交付,投入使用。“未来轸大路电力舱建成后,不但将容纳林山线和林金线电缆,还将与市区两级其它在建、建成管廊互联互通,实现线缆地下‘收纳’的同时,将已覆盖莱山中心城区的供电半径进一步扩能增容。尤其是未来高铁新区建设全面起势后,片区内工业、生活用电,将因管廊建设而得到充分保障。”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重点项目是城市建设的“牛鼻子”,2021年,烟台市统筹推进167项市区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年度计划开的150项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100%,完成年度计划投资528.94亿元。步道环线、环海路提升改造、机场路立交桥续建等30项城建重点项目纳入市挂图作战平台调度,滨海广场综合提升改造、机场路立交桥续建、道路综合改造滨海东路工程等15项工程已完工。围绕14条丁字路、断头路持续发力,全部完工。

着眼城市承载力再度赋能,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1+233”工作体系决策部署,以技术创新驱动为核心,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统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和建设,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引领和推动城市转型升级,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今年,烟台市持续专业化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根据国家、省相关政策精神,吸取住建部“新城建”专家组意见建议,借鉴参考省内外先进试点城市经验做法,编制《烟台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按照“一年有突破、三年见成效、五年成体系”目标要求,坚持“集约利旧”、“市级统筹建设,区市统一使用”的基本原则,全面推进“1+2+N+1” 的“新城建”框架体系建设,着力打造烟台市城市数字底座、烟台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一体化数字住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全产业链条的绿色建造产业体系。

137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城建硕果惠民生,新政扩面暖人心

一城起势,出发点和落脚点,仍是广大人民最切身的福祉。村民家中更换一新的采暖设备,系统改造后“容光焕发”的老旧小区,每月准时发放到账户的住房租赁补贴,凝结的正是城市建设所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隆冬时节,白雪皑皑,但在招远市张星镇地北头王家村村民赵金芹家里,却是一片暖意融融。“家里新装了燃气壁挂炉,今年不用买煤储煤,壁挂炉操作简单不说,家里比以前干净多了!”伴随着烟台市清洁取暖改造的全面开展,王家村户外管网改造在取暖季到来前全部完成,赵金芹的家里,也安上了崭新的热风机和暖气片。像赵金芹一样,今年,烟台市将有20万户农村群众告别燃煤和柴火,用上干净清洁的天然气和电取暖,按规定,列入政府改造计划的每户村民,可获得4000元资金补贴。

2021年,烟台市长效化实施清洁取暖改造硕果喜人:入选全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试点,获得中央财政资金9亿元,3个月完成22.36万户清洁取暖改造。开发冬季清洁取暖智慧信息管理系统,13个区市、73个镇街、1532个村居改造实现标准化、数字化;聘请全过程咨询公司对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等监督管理;开展11轮督导,深入65个镇街、240个村居,检查1400余个施工现场,入户810户,整改380多个居民“急难愁盼”问题。

“小区路面宽了,下雨天不积水了,污水井再也不往外冒泡了!”望着已粉刷一新的自家单元,塔山小区居民郭连英喜悦地告诉记者。自今年3月进场施工至今,往日雨污水管网老化严重,停车位严重不足,私搭乱建、毁绿种菜的老小区,早已告别“蓬头垢面”,焕发出久违的“高颜值”。改造开始前,芝罘区相关部门先后开展3轮走访调研,经过首轮逐一入户走访,在小区醒目位置张贴改造方案,通过居民代表大会“查漏补缺”。改造过程中,小到防盗门、楼道灯、弱电箱的布局陈设,改造专班和单元楼长、居民都会一道现场商定,最大限度确保改造事项、改造效果居民“说了算”。

今年,烟台市争取上级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资金7.9亿元,对烟台市137个老旧小区项目实施改造,改造建筑面积达843万㎡、惠及9.5万户居民,任务量居全省首位。改造过程中,烟台市住建部门因地施策,开发智慧旧改系统及手机APP,实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过程追踪、动态管理和智慧督查,探索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咨询先进模式,并筛选3个项目,纳入2021年全省老旧小区改造重点项目库。

“俺真得好好感谢这个政策,这两年家里老人看病、孩子读书,都正是花钱的时候,每个月准时领到租赁补贴,感觉格外踏实。”46岁的市民姜令霞,提起今年补贴“提标”喜上眉梢。多年来,姜令霞一家四口挤在南车门一栋50余平方米的住宅里租住,全靠姜令霞务农所得和丈夫的工资,全年收入微薄,日常格外“紧巴”,之前每个月交房租时,都格外发愁。但连续两年,每月打到账户里的租赁补贴,都有了显著提升。“别小看一个月多的几百块,全家手头能宽裕不少呢!”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市民住房困难,是住建事业发展的应有之义。截至2021年底,烟台市累计办理各类住房保障资格审批5163户,提前发放租赁补贴11039户超额完成任务,完成率达115%,补贴发放量位居全省第三;常态化推进共有产权住房供应销售,向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销售811套;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市民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推动人才公寓建设筹集,各区市累计筹集4900余套,已有506名人才成功入住人才公寓。政策的速度、力度和温度,得以充分释放与彰显。

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 摄影 唐克

通讯员 张岩 张衍龙 李大军 赵千

林晓东 刘江德

新闻推荐

出隔离点 圆“考公”梦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殷新通讯员李建苏畅摄影报道)12月19日早上5点半,招远市金岭镇卫生院一辆120救护车就停在了金秋老年公...

招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招远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