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进”踏上新征程 招远市辛庄镇马连沟村传统养殖业焕发新生机
YMG全媒体记者 郭明新 通讯员 尹晓文 张丽
红花争艳,绿树幽幽,排排民房点缀其间,初识马连沟,宛若踏进一处被惬意包裹的世外桃源。
初秋时节,“乡村答卷——决战决胜·百名记者蹲点体验奋斗的喜悦”大型全媒体报道组来到招远市辛庄镇马连沟村,走进“养殖专业合作社”,感受孵化技术给村民增收致富带来的喜悦。
有名气没实力的尴尬
马连沟是一个传统养殖村,养殖业起步早,技术底子好。2012年,马连沟便成立了由村集体牵头、其他经济形式参与的经济合作社。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初具规模的合作社并未能使村容村貌及村民生活得以显著改观。五年后,后知后觉的马连沟人遍寻良方,悟透症结,再次踏上“创业”征程。
“2017年,村里最穷的时候,账上一分存款没有,还欠外债40多万元。”村会计刘建涛记忆犹新,村里路灯、水库、道路等基本设施的维护费用都无法解决。村民也是怨气满腹:村集体上有养殖场,但村民却没能得到切身的实惠。为克服资金短缺带来的困难,村两委达成一致意见:“放弃工资,个人垫资”,但这同时也引发了两委成员的深思:“我们也曾是远近有名的先进村,为啥面临有名气没实力的尴尬处境?”
集体企业“回村”
“困则思变”。为破解困境,村支部书记王秉政带领两委成员挨家入户走访了解民情,寻找出路。
集体企业“回”集体。在前期走访的基础上,村两委作出决定——“二次创业”。解除原来的合作社外包合同,收回养殖合作社,让企业“回村”。
2018年,复兴养殖合作社与马连沟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功回归马连沟村集体。
集体企业的“回村”,使得马连沟人再一次有了发展的底气。
“创品牌增效益”。接过集体企业发展的接力棒,马连沟人发展思路清晰。自2018年上半年开始,先后派出多名供销人员到周边的潍坊、临沂和日照等县市考察市场、推销鸡苗,并与当地的兽药饲料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发动新上肉食鸡养殖场12处。同时,多次主动邀请莱州成达等多家大型肉鸡屠宰加工厂的负责人到场洽谈合作方式,为产业链条延伸打基础。
“目前孵化车间每两天即可出一次雏鸡,每次约7万只,全年能出雏鸡1300万只……”刘明强是土生土长的马连沟人,负责养殖场的技术管理工作,从选蛋到出雏鸡,每一道程序他都熟记于心。刘明强说,自养殖场回到村集体后,村民劲儿往一处使,虽然设备保持了24小时运行,但鸡苗仍然供不应求。“今年五月份又新上了一批孵化能力达5万只雏鸡的全自动设备,九月份投入运行。”他说,自从新设备投入运行,不但能满足目前市场的需求,还能接受客户的“订单孵化”,对外提供个性化服务。
“村里生活没压力”
事实证明,马连沟人的决定是正确的。
“合作社‘回村’后的当年村里不仅还了欠债还有了盈余。”刘建涛说,2019年,村集体投资400多万元,新安装更换路灯120多盏,粉刷党建文化墙80多米,硬化村内道路和大小街巷16条,栽种紫薇、红枫、玉兰等各类苗木1600多株。
集体壮大了,村民乐了。“除了可享受退休工资,年底还可以领到分红……”今年66岁的宋洪尚是一名退伍老兵,对于村里的变化,他看在眼里乐在心中。“在村里生活没压力。”他说,不但自来水、饮用纯净水能24小时供应,费用由村集体承担,而且每个季度还统一配送燃气及米面油。“两个人生活,这些必需品足够用了。”
除了生活所用必需品,马连沟人还制定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福利政策,使村民的权利、义务及分配方案更加明晰。
“根据村民的不同情况,村里制定了从小孩出生到高龄老人不同年龄段的补助标准,并在村务墙上予以公示,使村民能够看得见看得懂。”王秉政说,由于社保缴纳比较早,目前村里60岁以上的村民已均能享受退休待遇。另外,除了年度分红外,逢小孩出生、学生上学、村民就医等实际情况,村里还予以额外补助。
奋斗不止,美好无限。
“目前村里集体产业还是相对单一,下一步计划建设两个存栏量达到1200头的母猪养殖场,到时候村民的分红能更上一个台阶。”王秉政拿出已经设计完毕的平面规划图,盘算着马连沟的幸福“创业路”……
新闻推荐
图为智能避障割草机。10月14日,招远市金岭镇西梧桐夼村,大户庄园的苹果园里,一场机械化高效作业秀正在进行,多款...
招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招远,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