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大户陈家村构建“统—分—统”模式 打造“大户陈家样板”

烟台日报 2019-06-21 09:43 大字

在招远市金岭镇大户陈家村,乡村振兴战略的“棋子”落在创新与深耕的平衡共进:既埋头发展产业,又着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既有国际化先进产业技术支撑,又有乡村乡恋的情怀;既多措并举吸引人才,又注重乡土人才的培养。而关键的提领点,则是党委领办合作社。

以党委为核心,以合作社为发力点,大户陈家充分调动发展各要素,练定力、凝合力、创动力,完成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嬗变,让新农村的图景更鲜明、更闪亮。统一整合资源合作社带来规模化发展一斤葡萄可以卖到多少钱?在几年前,大户陈家的村民可能只敢喊出几元钱或十几元的价格,但如今,他们可以喊出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价格。“葡萄品质过硬就有市场,市场行情好价格自然高。”对于价格,果农们很有底气。这份底气,来自于大户陈家的党委领办合作社。

作为传统农业地区,大户陈家村有着良好的区位和土地资源等优势,葡萄、苹果等农产品的种植销售,为大户陈家的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要依托农业实现增收致富,任务仍然很重,大户陈家需要一个转型的抓手和平台。

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大户陈家转型的抓手。“合作社可以把零散的土地整合起来,把分散的农民集中起来,把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转化为产业化经营,很适合现阶段大户陈家的发展。”说起办合作社的初衷,大户陈家村党委书记陈松海表示。

在乡村振兴的探索中,合作社并不是新鲜事物,各地均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范例。但个人牵头的合作社,在集约化、规模化等方面都难以提升,收益分配也易产生争议。如何破题?

大户陈家村用党委领办合作社打开了发展之路。2013年,在村党委的牵头下,大户庄园农业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大力推进土地流转集中,整合农村闲散土地。回顾大户陈家这几年的发展,合作社的有序运转,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村民获得感的不断增强,根本原因在于村庄有一个强有力的党组织。合作社成立之初,很多群众并不理解,有的认为这是一时兴起,有的认为合作社只是做表面文章,初期入社者并不多。面对这些问题,大户党委立下规矩,班子成员第一批入社,其次是党员带头入社,以党员干部的决心换群众的信心。

合作社始终秉持“让利于民”的原则,合作社成立后首先制定细化了收入分配制度,由村集体企业占股51%,村集体占股40%,乡土人才占股9%,农民享受保底收入,参与年终税后利润10%的红利,入社村民对合作社充满了期待。

合作社运转过程中,为了减轻承包户的资金压力,确定了土地承包前两年免费,从第三年起才收取费用,所有承包出去的土地按照合作社统一标准和要求进行田间管理,合作社聘请了技术人员,手把手把最新经验交给农民。在产品销售上,由庄园统一组织,将各个销售渠道整合起来,电商、采摘、订单式销售多点开花。“让农场主有收益后再交承包费,降低了经营风险,产品统一销售,解决了后顾之忧,收益也更有保障。”农场主郭鸿利表示。

合作社规模不断壮大,承包方和村集体收益实现了双赢。2018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6500万元,一期投资打造的片区每亩收益5000—10000元。周边村群众仅土地流转租金收入就达300余万元,辐射带动1000多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多元分包经营发展一个庄园“孵化”百个农场主乡村振兴,主体是农民,受益者也是农民。大户陈家村党委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让农民唱主角,只有有效调动起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合作社的发展才能后劲十足。这一点,从合作社的分包经营模式上可以窥见一斑。

大户庄园合作社实行合作社统一领导下的乡土人才负责制,在党委统领全局的基础上,让乡土人才成为合作社发展的主力军。合作社将流转来的土地规划成20—90亩的种植片区,以每亩1500—2000元的价格发包给100名乡土人才。

从2014年开始至今,大户陈家流转了大户陈家及周边村10000多亩土地,统一进行现代化农业设施改造,引进以色列农业“物联网”技术,实行水肥一体滴灌,规模种植优质高产品种。“我们拿到的土地都是村里统一改造过的,拿到地就能直接经营,非常省心。”农场主于庆武告诉记者。

聚集人才、开发引进新产品、制定生产产品标准,大户陈家村党委把自身转化为“店小二”和“服务员”。一方面,广泛调动农业生产要素,弥补民营资本公共服务的不足;另一方面,开放思维,激发村民参与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在党委领办合作社的带领下,大户陈家的农民和农场主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率先“吃螃蟹”的农场主赚到了“第一桶金”,也吸引了更多村民和乡土人才参与其中。

农场主曲云鹏就是外来的乡土人才之一,去年他在大户陈家承包了21亩葡萄,7亩苹果。“成本低,风险低,收入高而且稳定,这样好的条件,为什么不来大干一场呢?”曲云鹏的话也是众多外来乡土人才的心声。在大户陈家,合作社不是指挥村民干,而是创造条件,让村民主动干。“新农村发展需要新型农民,有思想、有文化、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加速器。”陈松海认为。

为了提升村民的专业技术能力,村里不定期请来专业老师,培训各项技术,每年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学习,把先进的思想和经验带回村里。为鼓励村民学习,该村实行学习工分制,村民学习时长可以换算成工分,到村里兑换生活物品,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学习的积极性。统筹产业布局做健康可传承的农业进入六月,大户陈家也日益热闹起来。水果采摘游,葡萄文化节,体验式农家乐……一系列围绕“农业”展开的活动丰富多彩,尽显清新自然、生态绿色的田园之美。

农业的发展,带给大户陈家的不仅仅是产业的振兴、人才的汇聚,在其绿色生态发展进程中,实现了百姓富、集体强、生态美的统一,实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有机统一。“我们要发展农业,更要做可传承的农业,要做就做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排头兵’。”陈松海表示。这是陈松海和大户陈家党委的初心,也是大户陈家发展的目标。

何为可传承?就是让农业发展既带来经济收益,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绿色发展,还要塑造起新农村发展的精神风貌。如今的大户陈家,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奔跑着。

庄园将出产的农产品统一注册“大户庄园”商标,通过网上认购,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济南等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点,配置冷链运输车,保证了产品供应和销路。在种植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建成了面粉加工厂、苹果和葡萄冷风库等项目,并大力建设功能性果酒生产线、葡萄酒生产线及果脯果干生产线工业项目,进一步拓展生产链条,逐步走上了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

同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乡村旅游也在不断深耕,自2018年以来,合作社集中开发金水湾、汪家沟、陈家岭3个核心旅游板块,形成“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格局。新上的滑草和空中飞翼等项目,有望成为大户陈家未来的旅游名片。“新乡土时代”的大户陈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扎根创业。孙金良原立波

新闻推荐

招远:中国粉丝之都

□郭兰堂招远粉丝生产始于宋,兴盛于明末清初。明末清初,招远人民开始以绿豆和碗豆为原料生产粉丝,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招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招远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