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他们,是有着一手绝活的老烟台,他们散居民间甘于寂寞。听他们口述烟台非遗项目,就如同坐上时光机,穿越到了几百、上千年前的烟台。 传承文化遗产、守护烟台历史。敬请关

今晨6点 2016-10-01 20:17 大字

龙口粉丝传统制作技艺,是招远人民发明创造并传承了300余年的中国民间优秀传统手工生产技艺。该技艺也在去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春季桃花开,秋季收豆積”。每逢此时,招远大地上到处晶莹雪白,千丝万缕,如白练飞瀑,似银河流淌。这就是闻名中外的“龙口粉丝”。

作为国家级龙口粉丝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郭兰堂已经与粉丝打交道近半个世纪。本期《对话传人》,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他和他的龙口粉丝。

变废为宝的龙口粉丝

记者:粉丝的历史有多少年?郭兰堂:粉丝生产的历史有三百多年。据《招远市龙口粉丝志》记载,招远粉丝生产,始于宋,普及于明清,兴盛于清末民初。最鼎盛的时期是在20世纪20年代到解放前。因为各个村的小作坊在这个期间或多或少都发了点财。1939年日军侵占招远后,粉丝生产萧条。1950年招远、招北两县合并,粉丝生产纳入统一管理。1952年,全县成立一处粉业生产合作社。20世纪70年代中期,粉丝作坊式生产开始向专业厂家生产发展。

这个粉丝起源一开始就是废料。后来觉得下脚料可以充分利用,所以每家每户在春秋两季,在农闲的季节加工点粉丝,以以物易物的模式,主要是到龙口去换豆子,就是变废为宝。

源于招远的龙口粉丝

记者:为何招远生产的粉丝却叫龙口粉丝呢?郭兰堂:早在1860年,招远粉丝开始在烟台的各个港口向外销售,当时的烟台港各种粉丝良莠不齐。据说有个叫徐登庸的商贩专门将招远粉丝送到龙口港装船外运,还在包装物上标注了“龙口粉丝”字样。从此就打出了“龙口粉丝”这一著名品牌。所以,“龙口粉丝”是我们整个粉丝业的共有商标。记者:会不会让人产生误解?郭兰堂:从2000年以后,大部分粉丝生产企业转为个人承包,粉丝生产面临大浪淘沙。企业之间的包装图案、产品配比形成一窝蜂相互抄袭、相互模仿,“龙口粉丝”这块300多年的民族名牌,在国人面前的诚信,几乎到了崩溃边缘。

我当时给企业设计出了6个外包装图案,这样一来,就能扼制其它企业的模仿,并到国家专利局申请了专利。记者:我记得有一次“粉丝事件”对咱这个行业的冲击很大?郭兰堂:应该是2004年,当时中央电视台每周有个质量报告栏目,其中就有一篇关于龙口粉丝掺假的报道,当时这个报道一出来,几乎把龙口粉丝生产行业打跨了。为恢复行业元气,公正地报道产品质量,每周质量报告组到当时的烟台金华粉丝有限公司采景拍摄,我以专家身份,同北京农业大学胡小松教授一起正面解释龙口粉丝的制作过程和质量保证体系,纠正了一些消费者对“龙口粉丝”的误解。

两记耳光打出粉丝大师

记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粉丝制作的?郭兰堂:在我的家族中,上五代都是做粉丝的,我的父亲、爷爷、老爷爷都是推粉养家的“粉匠”。1966年,那时我15岁,因为家庭成份的原因只好退学。18岁开始正式跟父亲学习粉丝制作技艺。

记者:有让您印象深刻的事吗?

郭兰堂:有两件事。第一件是“撇缸”,这是个很见“功底”的技术活,就是用瓢将绿豆发酵完毕淀粉沉淀后,缸里上半部分的浆舀出去,进而来判断沉淀的淀粉是好是坏。当时,父亲问我淀粉如何?由于没有经验,我说挺好的,话音刚落,父亲便给了我一记耳光,连帽子都打到缸里了。

第二次挨打是“漏粉”,就是将粉丝原料通过网筛过一下,粉丝便由此生成。因为筛过后的粉丝很滑,我没拿住粉丝掉在地上,恨铁不成钢的父亲再次狠狠打了我一耳光。

从那时起,我白天做工,晚上便将一天制作粉丝的心得记录下来……现在我的“粉丝日记”记了5大本。粉丝手工制作从祖辈到现在,都靠传承人的悟性和体会,它是一门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学问。我记日记是希望能将这些技术环节和要素形成文字和数据传承下去,不至于断代。

粉丝传承要分四步走

记者: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粉丝传统手工生产工艺已经由机械所替代。这是否会对传承形成冲击?郭兰堂:其实有些工序是机器代替不了的,可这些凭借经验和直觉来掌握的东西发展空间也已相对变窄。由于传统技艺一直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和实践经验传承、应用,没有相关的理论数据作为指导,再加上技术难度大、习艺周期长和工序辛劳等因素,年轻人一直不愿从事这一技艺的学习。记者:对于粉丝传承,您有哪些打算?郭兰堂:我们也制订了未来计划。首先是要建一个粉丝博物馆,现在这个博物馆已经在建设中了。再就是我弄一个传习所,再现粉丝生产的传统工艺。同时,使游人参与体验。为了传承,公司还配备了6个有文化的年轻人作为传承培养对象。再就是把工艺的原理贯穿到自动化生产当中,希望奉献给消费者的是原汁原味的传统龙口粉丝。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把烟台的城市特色融进苹果里, 这个城市标识设计得很别致,截至昨日,收到语11380条,别称和标识3396条

YMG记者宋晓娜晨报讯征集城市综合营销广告语、别称以及城市标识的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公众们的热情参与,邮件、信件、电话纷至沓来,网络投稿更...

招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招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