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耀进和水盘芝麻糖
他们,是有着一手绝活的老烟台,他们散居民间甘于寂寞。听他们口述烟台非遗项目,就如同坐上时光机,穿越到了几百、上千年前的烟台。
传承文化遗产、守护烟台历史。敬请关注,“十字街”周刊陆续推出的文化系列访谈类栏目《对话传人》———
YMG记者刘晋摄影YMG记者申吉忠
在招远卖芝麻糖的小商贩们都挂着“水盘芝麻糖”的招牌。因为“水盘芝麻糖”是老牌子,也确实好吃。由麦芽、小麦、玉米、地瓜干、芝麻等加工而成的芝麻糖距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招远水盘芝麻糖之所以能够成为市级非遗项目,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本期《对话传人》,我们请到了招远市辛庄镇水盘村委会主任刘耀进,让他讲讲与芝麻糖的那些事。
团队合作的芝麻糖
记者:能介绍一下水盘芝麻糖的历史吗?
刘耀进:根据《招远县志》记载,自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招远人就开始利用大麦、黄米为原料做糖稀。后来,水盘村人民研发了制作芝麻糖的技艺,就是现在说的“水盘芝麻糖传统手工生产技艺”。经过近两个世纪的传承演变,这一技艺也已成熟,水盘村生产的芝麻糖也最为有名。
有一个传奇故事写在淘金小镇的墙上。200多年以前,有一个老头路过水盘村,因为寒冷和饥饿就倒在路边,被一个好心人收留了。这位老人就怀揣着芝麻糖制作技艺。他临走的时候,为了报恩,就留下了这种技艺。但为了团结,交给了四个人。这个好心人家里有三个儿子,又找了堂兄弟,每人传授了一种制糖技艺。如果是不团结的话,芝麻糖就无法制作成功,工艺也延续不到现在。记者: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必须四个人同时做?
刘耀进:对。这包含了水盘人的乐于助人,再一个就说明了水盘人的团结协作。水盘村90%以上的男人都能掌握两到三门技术。记者:芝麻糖是什么时候开始打出了自己的名气?
刘耀进:还有一个传奇故事。就是清朝乾隆年间,刘罗锅给皇帝进贡,他就带着芝麻糖去的,从那以后就成名了。
一尘不染的芝麻糖
记者:芝麻糖的制作需要哪些步骤?
刘耀进:芝麻糖初期叫麦芽糖,因为它是以大麦或小麦的新芽为基本原料做成的。之前就是四个步骤,现在细分出来,又分为发酵,熬糖,炒糖,抻糖,割糖,粘芝麻和包装八步。
芝麻糖制作需要无尘、干净的环境,最后要经过高温处理。其实制作不太费事,但对卫生条件要求很高。芝麻糖最大的优点就是什么添加剂也掺不进去。假设头发掉到糖里面,那这一块地方的糖就做不成了。为了增加风味和甜度,唯一能加进去的,就是稍微加点白糖。记者:制作芝麻糖需要多少麦芽?这些原来从哪来?
刘耀进:最古老的时候叫麦芽糖,旧时用大麦生成麦芽。现在工艺制作不断完善,大麦改成小麦,小米面换成玉米面,人工炒糖、炒芝麻都改成机械操作。大约需要十二三斤大麦或者小麦,再加上六七十斤玉米面,才能做出四十多斤糖来。
记者:制作芝麻糖最难的是什么?
刘耀进:一个是炒糖,再就是抻糖。炒糖需要体力,而抻糖更繁琐。需要先把原糖用瓢舀入泥盆中,室内也要保持适度的温度和湿度,大约40摄氏度,全凭着工匠的经验来掌控的。
原糖在盆中放置1个小时后,开始抻糖。将糖的一端挂在锅中央的勾头上,另一端挂在工匠手中的拽棍上,工匠来回拉抻12次,接着进行扣糖。两个工匠来回抻、拉、扣,经过“三递三扣”,使原糖体内产生许多蜂窝似的气孔,麦芽糖才能制作出来。
低温保存的芝麻糖
记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做芝麻糖的?刘耀进:十几岁吧。水盘村基本到了这个年龄段都会做,是家族传承。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村三百多户人家,有九十多口锅。记者:芝麻糖制作的巅峰时期是何时?
刘耀进:1920年前后,出现水盘、苑家两个制糖大村,其中芝麻糖行销东北三省和南方地区。经过近两个世纪的传承演变,这一技艺已基本成熟,水盘村生产的“水盘芝麻糖”也远近闻名。再就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该产业最为鼎盛。据《招远市志》记载:1983年后,水盘村芝麻糖加工业发展较快,全村作坊发展到了九十多个,产品销往周边省市以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记者:为什么芝麻糖只能在春节期间或者说冬天才能买到?
刘耀进:生产芝麻糖的最佳时机就是从霜降到清明这段时间,由于温度较低。芝麻糖与其他糖类不一样,它有点像雪糕,需要低温保存,如果温度升高,糖就会软、化,影响口感。
前景光明的芝麻糖
记者:现在水盘芝麻糖的传承情况怎么样?
刘耀进:芝麻糖的制作现在仅限于水盘村。挺怪的,虽然别的村也有来学习的,可回去做就做不出水盘村的风味。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里的年轻人嫌芝麻糖工艺太繁杂讲究,要起早贪黑,耗费很大的体力,都不太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目前,水盘村的芝麻糖作坊还能剩下22个,数量少了许多,从业人员也在逐年减少,现在主要还是以中老年人为主。记者:现在机械化这么发达,能否用机器代替手工?
刘耀进:只有炒糖和炒芝麻换成机械了,还有一样体力劳动到现在也没有人能研究出来,就是拔糖这一块。
记者:芝麻糖的发展前景如何?
刘耀进:水盘芝麻糖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它既是食品,又是喜庆、寿庆赠品,具有广泛的市场。作为一种民间传统美食产业,如果将其规模化,合作化,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现在也是,很多人都提前打电话几百斤的预订。2012年我们还建了一个“水盘芝麻糖传统手工生产技艺”传习所,中外游客可免费参观。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版昨日,在招远市城市生活垃圾场,该市环卫处副主任李晓东当着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成员的面,从污水处理站中接了一杯水,连喝了两口:“这里的污水经过处理...
招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招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