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捡破烂捐资助学20年, 刘盛兰这样“感动中国”
昨天是大雪到来前的暖日,可很多人的心中却寒冷无比,因为93岁、拾荒助学的刘盛兰老人因病于昨晨离世。这个曾当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的老人走得很安详。
YMG记者衣文萍
拾荒助学20年,自己过得很清贫
刘盛兰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出生在1922年,是招远市蚕庄镇柳杭村一位普通的孤寡老人。1996年,时年73岁的刘盛兰在招远一家企业当门卫。那年5月1日,刘盛兰无意中从一张废旧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邹城市王村乡东洪洋村13岁的中学生吕亚洲,因家境突生变故,家中只剩下他和瘫痪在床的85岁的曾祖母和60岁的奶奶,面临着辍学危险。那一晚,刘盛兰一夜没合眼。儿时的经历浮现在眼前,辍学的痛苦历历在目。第二天,他跑到邮局,给吕亚洲写了一封信,鼓励他安心上学,并随信寄去了50元钱。虽然仅仅是50元钱,但对于一个月收入仅300元的七旬老人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当时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刘盛兰一时冲动,因为当时他正在为生活发愁———他无儿无女,如何养老是一个大问题。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老人从此开始了漫长而又令人感慨的捐助善举,哪怕是自己吃不上饭,只要在报纸上看到困难学子,刘盛兰就想方设法给孩子捐钱。多年来,刘盛兰对自己很“抠门”,但在给学生捐钱这方面却很大方,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刘盛兰没有儿女,积蓄捐出去后,就没有了生活保障,原本非常节俭的他开始从市场上捡别人丢弃的白菜叶、烂土豆等蔬菜以供一日三餐。不仅仅是吃的,但凡看到别人丢掉的东西还能用,或者能回收卖钱,他统统都带回家,卖废品的钱可以用来捐助贫困孩子。十块、二十块、三十块……老人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只要看到报纸上有上不起学的孩子,都会给他们捐钱。那么,钱从哪里来?拾荒!20多年来,10余万元捐款,他成全了100余名寒门学子的明天。
资助学生的来信是老人的“金疙瘩”
刘盛兰最珍惜的东西是孩子们寄给他的信,他总是抱着一个“枕头”,里面装满了他资助过孩子的回信和照片,有的甚至不知道刘盛兰性别,称呼他“刘奶奶”、“刘阿姨”。老人拾荒助学的事迹引起关注后,当地政府部门每年为老人提供补助,社会好心人还为老人捐钱捐物。可老人除一小部分钱物用于生活外,几乎又全部捐了出去。
2013年8月底,刘盛兰因慢性肾衰竭住院不能继续拾荒,搬到了烟台市福盛养老院。在此期间,老人将别人资助的钱和政府的补贴都拿了出来,继续捐资助学。2014年元旦前,刘盛兰老人因为特别想家,在侄子和社会热心市民的陪护下,回到了招远。考虑到冬季天气寒冷,招远轮胎西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最终说服老人,将老人接到养老院居住,免费为老人提供食宿,照顾老人生活。
老人走得很安详
“衣记者,刘盛兰老人走了,刚刚的事情。”昨天早晨6点多,招远的栾绍莲就给记者打来了电话,她在电话里已经是泣不成声了。栾绍莲的女儿栾雯霏在患病期间得到了刘盛兰老人很多帮助。“我现在就在招远县医院的门口,可是见不着老人,医生告诉我下周一去参加老人的送别仪式,这么好的人咋就走了呢?”刘盛兰的侄子刘建喜称,老人一直肾不好,最近肾功能出现些问题,出现了尿血的情况。刘建喜说老人走时非常安详,并未留下什么遗言。“生病期间为了不影响(资助的)孩子们学习,都没让孩子们知道。”刘建喜表示,老人走后,他们已经联系了老人曾经资助过的孩子,孩子们都表示会尽量赶来参加老人的送别仪式。
刘盛兰老人获得的荣誉
2005年1月,在CCTV感动中国之“长城杯”感动烟台2004年人物评选活动中,刘盛兰老人以高票当选“感动烟台”年度人物。2011年8月15日,CCTV-1今日说法栏目报道了老人的事迹。2012年1月,烟台市第三届道德模范举行颁奖典礼,刘盛兰当选助人为乐道德模范。2013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颁奖仪式上,刘盛兰获得“感动奖”。2014年2月,刘盛兰获得“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2015年11月,刘盛兰获得“山东省道德模范”、“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5年12月,刘盛兰获得第九届“中华慈善奖”。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晨报讯(YMG记者张韬通讯员国忠茂渊摄影报道)22日,招远市公安局矿区派出所民警夜晚在巡逻途中发现,一名老人躺卧在阜山东风一号矿井路边,遂即上前查...
招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招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