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列入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 供销社立足“三农”再出发
供销社这个名字,是一代农村人的记忆。
市供销社创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社人肩挑扁担,上山下乡,走村串户,将各类物资送到农村。巡回送货的“扁担精神”成为那个时期为农服务的佳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发挥其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经历了60多年的风风雨雨,给人们带来无数美好回忆的供销合作社,再次被赋予新的使命和重托。
本月,烟台市作为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被省政府批准列入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市,牟平区、招远市、栖霞市被列入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县,其中,招远市供销社还参与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专项试点,探索“农民进城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新路子。一度淡出人们视线的供销社,再次“出发”。“多年沉淀,供销社自上而下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体系。在新的历史舞台上,将积极探索为农服务新模式,当好农业发展、农村服务的先锋队。”市供销社副书记姜增道表示,市供销社将以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上下一体的经营服务体系、农村合作金融为重点,努力构建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计划到2015年底,完成三个试点县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组建,完成土地托管20万亩,建成区域农资综合配送中心5处,并在招远市设立农民信用互助社10家,打造有“根”有“源”的供、销新优势。
走合作道路探索联合发展
“近期,部分果园出现食心虫、食叶虫等病虫害,有同样现象的社员,赶紧采取措施防治。”昨天,牟平区王格庄镇王格庄村的大喇叭,一早便发布定期监控信息,指导果农生产的信息。“以前,要自主学习各种管理技术,费心费力不说,还容易出错。现在,‘组织\’定期有信息提示、技术指导,果业生产变得更加轻松、专业。”王格庄村民王丰城高兴地说,
让王丰城“点赞”的“组织”是指牟平区广联果蔬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由牟平区供销社集团总公司和牟平区果品有限公司共同领办,目前,已在全区38个村建立了分社,发展社员1762户,果园总亩数5440亩,年产量3000万斤左右,常年为广大社员提供农资供应、果袋供应、技术指导、果品收购等服务。“合作社成立的背景是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越来越突出的矛盾。”牟平区广联果蔬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于立江介绍,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村失去“统”的功能,分散、弱小、被动的果农处于一盘“散沙”状态,果质下降,出口受阻。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经验证明,最好的选择就是走联合与合作的路子,在不改变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建设“远看一大片,近看有界限”的标准化基地。基于这种认识,广联合作社顺应潮流,借助农村改革先机,率先迈出第一步。
变被动为主动,变分散成组织,正是合作社发展的根本宗旨。烟台市农村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很多,但存在着大多数合作社规模较小、农民个体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这就需要一股强大的力量注入,也是烟台市供销社进行综合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供销社虽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部分功能弱化,但依然是为农服务领域最大的合作经济组织,最有条件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姜增道介绍,下一步,市供销社将实施“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工程”,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及其联合社,加快对合作社、基层社和县级供销社的规范改造提升,逐级建立起以生产服务部、现代流通部、合作金融部和综合服务中心为主要内容的“三部一中心”合作经济运行模式。“这个运行模式的核心是,在领办农民合作社达到一定规模的基础上,依托基层供销社组织各类农民合作社及其他合作经济组织成立乡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姜增道解释,按照计划,到2015年底,全市累计领办农民合作社要达到260家以上,组建专业或区域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达到20家以上,完成25个为农服务中心的改造建设。
穿线布点让农村流通起来
流通是供销社的传统主业,也是其核心优势所在。当前,在栖霞市、牟平区、招远市的每个乡镇,都有一座外观统一、内部相似的烟农“家友福”超市。他们由当地供销合作社与烟台农资总公司等单位联合成立,全市共分布125个,里面日用百货、图书、药品等一应俱全。“超市进驻乡镇驻地,各方面都便利,咱农民也能享受到城里待遇了。”栖霞市亭口镇村民许万平介绍,在连锁超市,柴米油盐、日用百货、农资化肥等,只要是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需要的,在这里都可以买到。完善广袤的农村经营服务网络,是供销社改革的主要任务。该社将用现代流通理念、信息化和物流技术,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用市场化运作的方法,通过联合与合作,电子商务与实体经营虚实结合,改造和完善基层经营服务设施,逐步建立起上下一体化、服务规模化、经营实体化,运转通畅、高效有序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搞流通,穿线布点非常重要。”姜增道介绍,市供销社致力于依托优势骨干企业,进一步优化区域流通布局,重点规划建设一批辐射能力强、规模大的区域性仓储中心、配送中心。在农资终端连锁经营方面,市供销社将加大对重点区域、县域配送中心的建设力度,逐步在全市建成配送中心设置合理、连锁店覆盖乡村的经营网络,并广泛开展与农业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基层农技部门的合作,创办“庄稼医院”,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
除了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此次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的另一个重担与农业服务规模化息息相关。当前,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从村庄走向城市,烟台市农村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老龄化”问题,“土地流转”这一时代产物也应运而生,全市将进一步完善“保姆式”“菜单式”托管服务方式,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土地流转只给农民流转金,至于在土地上种啥,赚多少和农民无关。而土地托管的模式,更加灵活、适用,将推出‘保姆式\’、‘菜单式\’等多种服务方式。”姜增道介绍,保姆式即供销社保证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不管赚多少钱、收多少粮,最后都交给农民。菜单式即供销社为农民提供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要求种什么就种什么,最后统一收集、销售,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保证利益。土地托管,让供销社找到了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方式,相比原来简单的供和销,这一举措实现了与农民的深度联合,让农民自由“流动”,真正具有“合作”色彩。“按照计划,到2015年底,烟台市对果蔬等各类经济作物和农作物开展土地托管服务的规模要达到20万亩,其中全托管面积达到2万亩。”姜增道说。
资金互助破解合作社瓶颈
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信贷支持。然而现实情况是,农民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难以进行抵押融资的。如何在原有的占有、使用、收益权的基础上,赋予农民承包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必须尽快突破。
在招远市供销社,一本本方案正在制定,资金互助章程逐渐成型。“作为全国的试点县,我们本着服务‘三农\’的原则,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经营活动中‘小额、分散\’的资金需求,促进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招远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民信用互助社将秉承社员制、封闭性原则,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不对外投资、不以盈利为目的,入社退社自愿,风险自担,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我们一般贷款数额不大,到银行贷款手续太繁琐、要求太苛刻。现在如果能实行这种互助方式,完全可以缓解燃眉之急,解决发展瓶颈之难。”招远市玉龙果业合作社社长李双林高兴地说。
根据要求,招远市将选择管理民主、运营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纳入合作金融创新工程试点,积极、稳妥推进信用互助业务,并申请设立农民信用互助社。同时,在试点一年的基础上,农民信用互助社达到一定数量和规模后,组建乡镇和县级农民信用互助社联合社,负责在各成员社之间开展资金余缺调剂。信用互助业务采取“两头堵死、封闭运行”的办法,只在本级范围内开展。“为克服技术、管理等不足的问题,全市还将探索创新农村合作金融服务方式。”姜增道介绍,这种方式由农民合作社信用互助合作组织,选择一家商业银行开展合作,将农民合作社的股金和互助资金存到合作的银行,委托银行按要求管理和运营资金,充分利用银行在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弥补农民合作社在金融政策和资金管理、运作等方面的不足,提高供销社对农民合作社的融资服务能力。按照计划,到2015年底,招远市将设立农民信用互助社联合社5家,农民信用互助社10家,其中2014年设立4家,让农村合作金融创新工程像一块手表,在表盘上呈现出清晰的读数,在背后构建起精密的齿轮组合,环环相扣,精确运转。
供销社在南方的火龙果基地
供销社组织人员开展测土配方工程
YMG记者姜乾通讯员姜祺龙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黄金,整个招远市的“图腾”。大自然的天赐神授,让招远成为金城天府、中国金都。几千年前,勤劳聪颖的招远人民便开始了黄金开采,用自己的智慧书写了...
招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招远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