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农村超市和网上商城全新业态,“重返”乡村,打造供、销新优势———, 传统“供销”走向现代流通

烟台日报 2016-10-01 16:56 大字

供销社,是很多人记忆中的一个符号: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乡镇的黄金地段,三尺封闭货柜上,卖着有限的生活物资,很多东西还要凭票购买。

几十年过去,农村的变化天翻地覆,现代流通的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有着辉煌过往的供销社,是否在因时而变?能否重掌农村流通主渠道?“供销社一直在依托基层发展,架设农民与市场连通的桥梁。”市供销社党委副书记姜增道认为,不管农村流通环境怎么变,供销社未来道路怎么走,有一条绝对不会变,那就是农民有需求、供销有响应。

站在新的历史舞台,供销社积极探索为农服务新模式,对传统流通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农村超市”和“网上商城”等全新业态,“重返”乡村,不仅承担起连接城乡市场的重要角色,还在转变中获得生机,呈现出有“店”有“网”的供、销新优势。

千平大超市开到农民家门口

昨天,走进招远市毕郭供销社大霞坞村农家乐超市,近1000平方米的空间内,整齐地摆放着上万种商品,彻底颠覆了传统网点“三尺柜台、油盐酱醋”的旧印象。“这里面鲜肉、蔬菜样样齐全,不亚于城里大超市。”在选购商品的大霞坞村村民滕丽霞说。

该超市于今年1月建成,经营品种包括日用百货、生鲜食品等,每天营业12个小时。“虽然是个村级店,但里面商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毕郭镇供销社副主任董文华介绍,这处超市辐射周边30多个村、1.5万人,平均每天营业额1.5万元。“当前在栖霞、牟平、招远的每个乡镇,都有一座类似的超市。他们由当地供销合作社与烟台农资总公司等单位联合成立,里面日用百货、图书、药品等一应俱全。”姜增道说,下一步,供销社将利用优质资源改造现有网点,逐步建成县有配送中心、乡镇有超市、村有便民店的日用品连锁经营网络。

基层联合组织让果农增收

供销社的根在基层,掀开服务“三农”新的一页,兜住基层网络至关重要。

果树管理季,牟平区龙泉镇河北崖村村民赵子山几乎没操心,他定时按照“组织”发来的短信提示,进行果业生产。“以前此时,要天天关注树体生长情况,精心选购肥料和药品。现在一个电话打到‘组织\’,不仅有人送货上门,而且价格下降不少。”让赵子山“点赞”的“组织”是烟台龙泉果品专业合作社。该社由基层乡镇供销社成立,负责为社员提供收购、加工、销售、技术指导等一条龙服务。“供销社虽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部分功能弱化,但依然是为农服务领域最大的合作经济组织,最有条件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姜增道介绍,市供销社将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及其联合社,加快对合作社、基层社和县级供销社的规范改造提升,逐级建立起以生产服务部、现代流通部、合作金融部和综合服务中心为主要内容的“三部一中心”合作经济运行模式。

山区农产品实现网上销售

转身现代流通,不能不“触网”。栖霞市庙后镇杨家夼村果农林本坚,以前怎么也没想到,山里种植的苹果、大樱桃,能成为淘宝网的热门商品。“从去年开始,我们用改革试点的契机,全资成立了栖霞市果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淘宝等大型网络公司接触,积极组建‘特色栖霞馆\’,打通农产品流通的‘网上\’脉络。”栖霞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说。

在龙口,该市供销社打造的“今日龙口网上供销商城”也正在积极筹建。它计划利用网络平台、手机等渠道,把龙口农产品打出去,把全国各地名优特产品引进来。

从直营店建设到试水电子商务,近年来,供销社系统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从未止步。但对于这家“老店”来说,转型的路上难免有阵痛,能否掌握农村现代流通主渠道,最大的挑战或许还在其自身。姜增道介绍,供销社当下面临的紧迫问题,就是在迅速变化中的农村环境下,整合原有网点、合理布局现代物流体系。YMG记者姜乾通讯员姜琪龙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泉山学校推行班级教导会制度

本报讯(通讯员王朝霞YMG记者李仁)昨日,记者获悉,招远市泉山学校推行班级教导会制度,解决教学工作中教育目标整体性与教师分工单项性的矛盾,有效沟通全体任课...

招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招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