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国的艺术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当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生生不息的艺术精品。有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在招远罗山河、玲珑一带流传了两千多年———, 招远民

烟台日报 2016-10-01 16:40 大字

“老汉本是个箍镥匠,挑起担子去拉乡,今天不往别处去,一心要去王家庄。王家庄有个王员外,家有三个俊姑娘......”走进招远市玲珑镇文化站内,可谓热闹非凡。原来,站在台上唱歌的是玲珑民间小调传承人赵德彬,台下掌声迭起,起伏不断……在连续唱了三曲之后,年近花甲的老戏骨决定先停下来休息会儿。

据史料记载,自古以来玲珑境内就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分布着2000多条可供开采的金矿脉。其中,罗山便是一座“生态型金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玲珑民间小调的产生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里也是道教全真派创始人之一———丘处机的修炼地,清光绪二十三年著有《习勤堂文钞》的举人温方玉是玲珑人,这里曾经走出了中国近现代画家王道远。丰厚的文化底蕴为玲珑民间小调形成自己的特色,并能够持久地传播下去提供了必要的文化基础,从而使其在历经千百年的沧桑巨变而成为胶东半岛特色独俱的音乐表现形式。

民间小调历史悠久

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春秋时期招远人就开始在罗山进行黄金开采,玲珑民间小调便是在25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在劳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玲珑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招远市文化馆副馆长王金志说:“所谓民间小调,其实就是起源于招远市玲珑山区古老的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音乐,其内容丰富多彩,从普通黎民百姓饮食起居到推磨矿工的日常劳作;从青年男女的相亲相爱到耄耋老者的相濡以沫;从对封建制度的诅咒到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等等,林林总总,无不涉及。”

玲珑人民喜爱小调,他们唱着山歌去打柴,哼着小调去放牛,吼着号子去推磨,吹着唢呐闹喜事,小调成了玲珑百姓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形式,可以说民间小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玲珑民间小调丰富多彩,总起来可分为三大类:小调、民工号子、歌谣,而不同的种类其风格也各不相同;小调表现的感情细腻曲折,音色较优雅,旋律婉转、节奏富有变化、拍子经常交替出现,抑扬顿挫,扣人心弦;号子的音调质朴,节奏简单,一人领众人合,起到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凝聚合力的作用;而民间歌谣则是流传最广的,多为老人照看小孩时的口头念叨或劳作之余一种自娱自乐的消遣方式;或为儿童玩耍时的娱乐民谣;亦或是对一种生活现状、社会现象等而发的一种以苦作乐的情绪排枪及实况描述,如“知了知了往上上,上面有个屎壳郎;知了知了往下退,下面有个对角对”、“小姑娘捂蜻蜓,捂不着乱哼哼;小小子捂蚂蚱,捂不着;乱蹦跶”。

“玲珑是全国著名的黄金产地,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况地貌,决定了玲珑民间小调的与众不同,与胶东和沿海其他的县市区相比,更有着独特风格和丰富体裁。其旋律、歌词、风格、体裁都比较独特,没有似是而非的感觉。伴随着采金业的发展,玲珑民间小调,旋律要么高亢、要么优美、要么委婉动听、要么铿锵有力。体裁丰富,有自由节奏的民歌体裁,有方整的起承转合四句体结构,有严谨的上下句式,还有变化体结构。调式有纯民族五声调式,有加变宫和清角的六声调式。总之,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样的地域,有什么样的劳作,有什么样的情感,有什么样的语言,人们就能用什么样的体裁和风格来满足这些需求。玲珑民间小调实际是黄金文化的直接产物,故其风格体裁就更显独特。”王金志说。

民间小调颇受群众喜爱

如今,在当地比较出名的民间小调有《锯大缸》、《寡妇上坟》、《送情郎》、《吴月英》、《罗山顶上挂浮彩》、《绣花灯》等众多曲目,唱遍了罗山脚下的每一寸黄金土地。其中曲目《锯大缸》,可谓是玲珑民间小调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讲述了流传在玲珑镇的箍镥张在镇内一村庄锔锅时,与王姓人家三女儿产生感情的一段故事,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基层人民的现实生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随意性强,触景生情,曲调不固定,但是主旋律几乎不变,所以老少皆能唱上几句,(因此)颇受群众喜爱。除此之外,民间小调的伴奏也很简单,响板、二胡、三弦、锣鼓,几样乐器就能演出有声有色的小调来。”王金志这样介绍。几经辗转,笔者找到了民间小调的三个传承人,一个是玲珑镇冯家村的蒋洪云老人,一个是玲珑镇文化站长赵德彬,另一个则是玲珑镇后花园村的李萍。“咱们玲珑镇的民间小调今年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咱们这有位老者最爱唱,也最会唱,大家知道她是谁吗?”“蒋洪云!”台下观众异口同声答道。这是今年11月15日招远市玲珑镇政府送戏下乡活动的一个现场。

蒋洪云老人今年已经88岁了,她说,从11岁的时候,她就开始推大磨,她告诉我们:“那时候唱民间小调,主要是为了消除疲劳,推大磨的时候唱上那么几句,一点也不觉得累了。”别看老人今年已经88岁高龄了,但她耳不聋眼不花,唱起民间小调来一点不含糊,据老人家人介绍,老人平时就把小调挂在嘴上,赶集路上、田间地头甚至是在做饭的空当,她也会哼上几句,十里八乡没有一个不知道蒋洪云这个人的。“我这个人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唱上这么几句,”老人家说道。

赵德彬作为玲珑镇文化站长,对民间小调的了解程度自然不用多说。“要说起这个民间小调,我也是偶然的机会接触上的。那是1989年我刚到文化站,烟台文联下来收集民间小调,当时我对民俗文化也没有什么认识,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民间小调,但我们下去听了以后,激起了我的兴趣,回来后我经常回味他们的唱法,于是后来只要有人唱,我就一边跟着学一边记录,光本子我就记了几十本……”每次只要一谈到民间小调,赵德彬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在平时,老赵就很注意资料的收集,而为了搜集整理民间小调,赵德彬可以说吃了不少苦头,特别是每次只要老赵一听到哪里有人会唱民间小调,就跟打了兴奋剂似的,不管顶着烈日还是冒着寒风,就算是不吃饭,他也要找到那个人。有一年他老婆过生日,他下午早早的出去买菜,结果在买菜过程中无意了解到有个会唱民间小调的,他打听着就去了,结果回到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一家人为此好几天没跟他说话。“其实这个活挺累的,人家爱不爱给你唱还是个问题,有时候遇见一些难说话的人,冷嘲热讽是免不了的,碰钉子是经常遇到的事,但是谁让咱爱好这个呢。”

不仅如此,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民间小调,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跟创造性,赵德彬更是对部分戏内容做了改动、调整。《锔大缸》是民间小调最有名的一出戏,本来剧中只有两个角色,一个是“箍镥匠”,一个是“王大娘”,但在经过赵德彬的修改之后,把这场戏改为三个人演,将剧中原来的“王大娘”改为“媒婆,”把“三姑娘”作为一个新角色出现在了舞台上,由民间小调传承人李萍扮演,而修改后的内容更是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传承保护民间小调迫在眉睫

作为年轻的传承人之一,李萍也已年近五十了。“我的父母都喜欢唱吕剧,可能受环境影响吧,从小我就喜欢唱唱跳跳的,看到别人唱民间小调,我觉得很好奇,特别是这个歌词,你可以随意发挥。”说起对民间小调的痴迷程度,李萍一点不亚于赵德彬。为了能尽快掌握其中精髓,李萍在平时练习中也闹了不少笑话。她告诉我们,刚开始学民间小调那会,她还在一家养猪场工作,有时候为了练‘笑\’,在喂猪的时候她也会哈哈大笑,这一笑不要紧,所有的猪都停止了吃食,惊恐的望着李萍……不仅如此,李萍说,在平时,她也会有事无事地哼上几句。包饺子的时候,李萍就会“自编自演”地唱上那么几句,“小饺子蘸辣蒜儿,一口一个不掉菜儿……”就这样,在长期的摸索实践中,李萍渐渐掌握了其精髓要领,在政府的送戏下乡活动中,每次都少不了她的身影……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老艺人的先后辞世,如今能唱民间小调的人越来越少了,一些掌握民歌的老艺人也已年岁颇高,记忆力减退,对民间小调的传承力不从心;此外,现在的年轻人,只倾向于对现代文化的青睐,对古老的民间文化不屑一顾,民间小调的存续状况可谓令人担忧,所以挖掘、整理、传承、保护玲珑民间小调迫在眉睫,为了抢救和保护玲珑民间小调这一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招远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小组,申请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计划用五年的时间通过搜集、记录、分类、整理、改编、编目等方式,建立完整的玲珑民间小调档案;并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建立数据库,妥善维护并合理利用;与此同时,通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举办民间小调比赛等途径,使玲珑民间小调的传承后继有人;另外,该市还利用举办艺术节、展览、观摩、培训、专业性研讨会的机会,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宣传,加深公众对玲珑民间小调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共享。

“玲珑民间小调是人民群众劳动智慧的结晶,是老一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挖掘并加以保护,使这一宝贵的文化财产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王金志说。

新闻推荐

招远发放676万岗位补贴

本报讯(YMG记者任雪娜通讯员惠峰克焕)“我们申请的稳岗补贴22万元已经发下来了,这将为我们补充社会保险、缓解企业生产压力带来实惠,我们这1648人的饭碗算是...

招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招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