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过祸害, 民俗采风

烟台晚报 2016-08-18 13:32 大字

王新辉

我老家位于招远市的最西边,推开门就是莱州地界,从说话的口音到风土人情,皆随莱州。老家离莱州湾也就不到10里地,海鲜的味道充满了儿时的记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吃上一顿地道的海鲜,简直比过年都高兴。

每年春末夏初,大约在小满前后,鱼、虾、蟹们都要在莱州湾产卵,从而形成鱼汛。梭子蟹、针良鱼、桃花虾、海鲫鱼等依次上市,不仅品种繁多,而且肉肥味美。老家人把小满前后鱼虾集中上市的这段时间,叫做“过祸害”。至于这“过祸害”的由来,虽经多方打听也未寻到答案,特别是“祸害”一词与海鲜的关系,更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过祸害”的时候,家家户户不管贫富,都会难得大方地花钱买些时令海鲜,让全家老小痛痛快快吃上一顿。否则,这“祸害”便是没过,没过“祸害”的人家这日子也会越过越凋敝。似乎因此,还有了“借钱买海货,不算不会过”的俗话。

臆想起来,这“过祸害”也可能是老辈的人们生活条件艰苦,在温饱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实在拿不出钱来购买这一不当饭、二不当菜的奢侈品,因此便把“海鲜”叫做“祸害”。但又实在经不住“祸害”的诱惑,所以千方百计也要把“祸害”买回家,即使借钱也在所不惜。全家老小吃了海鲜,便算过了“祸害”,亦即避开了灾祸,便为一年的日子讨了个吉利。现在想来,这“过祸害”的说法真是为贫穷的人们享用海鲜提供了一个无可辩驳的理由,更是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回想起来,30多年前我们家“过祸害”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们姐弟3个从小由姥姥一手带大,老人家对我们无比溺爱。每到春天鱼虾上市时节,姥姥便催着母亲赶集买海鲜,如果母亲有些许迟疑,姥姥便会反复唠叨,唠叨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大人可以不吃,怎么也得让孩子们过过‘祸害\’”。于是,母亲再怎么不舍得花钱,也总能买几次海鲜回来,结结实实压住我们肚子里的馋虫。

姥姥是料理海鲜的高手。老人家做炝螃蟹最拿手了。炝螃蟹用的是老家的大锅,将适量花生油烧热,用花椒树的嫩芽爆锅,鲜活的螃蟹下锅后瞬间便穿上了红袍,与雪白的肚皮相互映衬,分外抢眼。螃蟹炝过之后,往锅里添一碗水,再把碗倒扣在锅底,这样既不会让水浸入螃蟹影响了味道,又不会烧干锅。等到锅底的水耗干了,螃蟹也正好熟了。螃蟹特有的鲜味和花椒嫩芽的清香融为一体,闻着就让人醉了。每当这时,姥姥总会分给我们3个一人一只大螃蟹,我们也总会轮流将螃蟹肉送到姥姥嘴里。

倏忽间,姥姥离开我们10多年了,“过祸害”的习俗也渐行渐远。可能用不了多久,提起“过祸害”,即使是当地人也少有人知了。

新闻推荐

务工男子丢了证件无法买票回家, 热心民警及时相助

本报讯(YMG记者何晓波通讯员张国忠赵晓雷)随着春节临近,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员准备购买车票返乡,可如果身份证丢失那可不是一件小事。昨天,在招远务工的新疆...

招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招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