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现代农业保驾护航——— 莱芜市现代植保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工作纪实

莱芜日报 2015-01-29 15:46 大字

□本报记者 邹建明 通讯员 何海

2014年,莱芜市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创新植保科技,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现代植保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工作方针,不断强化农作物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治,有效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依法加强植物检疫、农药监督管理,保障了农业安全,经过不断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条现代植保富民强农的新路子。

炼就“火眼金睛”,让病虫害无处躲藏

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整个植保工作的基础,也是最基本的常规工作之一。立足“公共植保”职能,从加强公共管理入手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有效提高了全市病虫害监测预报质量。

充实完善测报队伍,使莱芜市专职测报人员由原来的2人增加为4人,加强测报力量,提高测报时效。实现测报网络化,结合莱芜市各乡镇和区域产业特点,在全市精心选择莱城区寨里镇、方下镇和钢城区汶源街道、辛庄镇四个测报点,及时掌握当地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动态,实现了莱芜市农业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的网络化、零缝隙。突出测报重点,强化监测预警。及时有效搞好突发性、暴发性、迁飞性、流行性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严格按测报规范进行调查并发布病虫预报信息,重点做好电视预报,扩大了入户率和覆盖率。由于预测预报准确无误、指导及时、措施得力,2014年全市病虫草鼠害防治总面积达507.2万亩次,挽回粮、油、果、菜等损失259233.1吨,为农业丰产丰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飞防”跃升植保效果,专业化统防统治持续增强

2014年莱芜市植保无人机和载人植保机双双冲天,实现了莱芜市飞防史上的重大历史性突破。6月份首次使用载人农用植保机对玉米大田进行飞防作业。2014年,全市已发展专业化防治组织27家,配备羽人“草上飞”、“金扁担”遥控施药飞机两架、大型植保器械962台套。从业人数达到416人。全年各类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累计达到124.5万亩,使全市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25%,实现粮食作物农药用量减少5%以上,经济作物农药用量减少10%以上,防治成本降低10%以上。仅此一项增收节支1274.27万元。

莱芜市植保堂病虫草害防治专业合作社被农业部评为全国首批“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组织”;2014年被农业部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等荣誉称号。莱芜市莱城区利兴种植专业合作社评为“全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优秀服务组织”。

推动药防到“绿防”转变。围绕莱芜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通过借助“绿卡行动计划”、“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的实施,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技术为主的绿色控害技术,用“绿色植保”理念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使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工作实现新突破,促进了莱芜市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试验筛选示范推广新型高效、低毒的生物制剂,逐步取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实现安全、无公害、无污染。

“科学植保”结出累累硕果

大力发展农业标准经济。以“绿卡行动计划”为载体,先后制定了胡萝卜、结球甘蓝、生菜、绿色食品大蒜和土壤熏蒸技术等地方标准5个,金针菇、桃省级地方标准2项。配合起草、编制完成了草莓地方标准3个。广泛推广“绿卡”项目技术,加快各类GAP成果转化。引导、帮助企业基地建设,新建生姜大蒜GAP示范基地8万亩,推广18万亩。

植保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实现全覆盖。先后举办绿色防控技术、土壤熏蒸技术、安全用药技术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植保新技术培训班,全年共举办各种层次和各类规格的技术培训班30期,培训人数达5000人次以上,举办现场咨询培训20场次、接待咨询群众9000人次以上。同时,抓住关键时节将农业科技知识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饭桌炕头。

新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生姜高产创建植保套餐关键技术试验”、“生物制剂1号、天然植物印楝油等防治生姜土传病害试验”等15个。集成植保关键新技术,创新发展大棚姜“秋延迟”种植模式,促进了全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通过现场测产数据对照表明,秋延迟生姜平均亩产15292.23斤,比普通模式增产40.1%,创造了莱芜市大姜21723.82斤、小姜10984.44斤的历史新记录,实现了莱芜市农业生姜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新闻推荐

钢城区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步伐

□特约记者 张进 通讯员 张峰3月13日,苏宁易购实体店在钢城区开业,这也是莱芜市第一家建立在“O2O”模式上的体验店,之后,还将在钢城区的镇(街道)、中心村建立卫星店,实现采购与销售的结合。...

招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招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