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拾荒老人到“感动中国”, 记者探访92岁老人刘盛兰背后的“感动”

今晨6点 2014-02-11 23:06 大字

今年92岁的刘盛兰,拾荒助学近20载,其人其事“感动中国”。

2004年,经过烟台日报传媒集团长期连续报道,“拾荒助学”的爱心故事在港城流传开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当年,他在感动烟台2004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以高票当选“感动烟台”年度人物。2011年,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对于老人的事迹进行了报道。2013年,他的事迹进入《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栏目组视线,成为候选人之一,在多家网站接受全国网民的投票评议,得票数位列前茅。

就在《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前夕,YMG记者先后两次赶赴招远,在刘盛兰现在所住的轮胎西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老人的家乡蚕庄镇柳杭村走访,对他的身世背景以及拾荒助学的初衷做了详实调查。

孤寡老人刘盛兰20多年靠捡破烂捐资助学。

YMG记者刘晋摄影报道

第一章:富有与贫穷

在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1922年出生的刘盛兰是招远市蚕庄镇柳杭村一位普通的孤寡老人,属于当地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与招远市其他金矿资源丰富的地方相比,这里着实算不上一个很富裕的村庄。而与他有关的故事,我们还是要从这里说起。“刘盛兰73岁以前有固定的收入,他曾去天津打过工,后来在招远的黄金机械公司当保管,年龄大了之后就在公司看大门。”他的侄子刘建喜说,刘盛兰曾在公司掌秤过磅,有人动了歪脑筋,寻思给他送点礼,过磅时能多添上一些。不料,礼品被刘盛兰全部退回。“认真负责,是我叔叔的做人原则。”刘建喜说。

那时的刘盛兰生活还算如意。时间到了1996年,老人所在的厂子已经很不景气,在逆境面前,年老体衰的刘盛兰淡然处之,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决定自食其力,开始通过拾荒维持生计。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刘盛兰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天,老人无意中从一张废旧报纸上看到:邹城市王村乡13岁的中学生吕亚洲,因家庭发生变故,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家里只剩下瘫痪在床的85岁的曾祖母和60岁的奶奶,面临辍学。刘盛兰老人给吕亚洲写了一封信,随信寄去了50元钱。从那以后,老人就一发不可收,他一面从捡来的废旧报纸上获得失学孩子的信息,一面把自己辛辛苦苦捡破烂挣来的钱寄给那些孩子。“我是从穷人过来的,所以不希望别人受这份罪,而且孩子是需要上学的。”这就是老人助学的初衷。2005年2月6日(农历腊月二十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烧毁了刘盛兰居住的小屋,刘盛兰几次冲到火中去抢救他资助过的孩子们给他的信件,还被烧伤了耳朵。大火熄灭后,刘盛兰老人伫立在废墟旁,他埋怨自己的大意,埋怨自己为什么不关电褥子。因为那些孩子们的来信,是他的精神寄托,也是他的幸福所在。思量许久,他骑上自己的破自行车,回到40里外的蚕庄老家。在那里,老人依然靠拾破烂为生,依然坚持捐资助学。

第二章:艰苦与快乐

他曾是别人眼中的“怪人”,可自己却过得非常充实……

在柳杭村走访时,记者了解到,刘盛兰刚开始拾荒助学时,村里一些人包括自己的亲属都无法理解他这种行为。“自己还要吃糠咽菜,却把所有积蓄都捐了出去,这似乎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74岁的刘守仁原是村里的会计,因为刘盛兰早年间经常去他那里看报,两人开始慢慢交流。“刘盛兰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还会自己做衣服,是个挺内秀的人。”老人虽然曾有过三段不顺利的婚姻,但现如今依然孤身一人。虽然他在老家有侄子,但毕竟侄子也有自己的家。老人的生活是艰苦的,可老人也过得快乐。把所有积蓄都捐出去后,刘盛兰从集市上捡别人丢弃的白菜、土豆、茄子等蔬菜以供日常生活,这一捡就是17年。从给学生捐钱开始,老人就几乎没尝过肉味。刘盛兰对自己很“抠门”,但在给学生捐钱这方面,却很大方。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微薄的收入也让他在资助学生时力不从心。“当时300块钱的收入没办法分给50个人,我只好这个月寄给这个,下个月寄给那个,一个个的轮着给。”在轮胎西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记者发现了一大袋子书信,这都是他资助过或者得知他感人事迹的人寄来的。“现在老人的生活已经衣食无忧,每天读书看报,再就是翻翻这些信件。”刘建喜说,“来看他的人也很多,不少人为他捐款,可这些钱在他手里都呆不住,只要看到贫困学生,他还是会捐。”不了解的人认为刘盛兰活得苦,但刘盛兰觉得自己活得很安心。他说他曾出了5次车祸,有一次被一辆摩托车撞出好远,但爬起来一点事也没有,刘盛兰说这是“好人有好报”,而现在的他则是“捐得越多就越高兴。”

第三章:吝啬与慷慨

18年未尝肉味,家徒四壁,他却捐出了10万多元……

从捐资助学开始,刘盛兰只要知道有孩子上不起学,他就会把手头的钱寄过去。他捐助的学生,从周边几个地市很快扩展到全国各地,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钱是老人骑着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在招远市区拾荒攒下的,甚至有人一度以为刘盛兰是位女性,称他“刘盛兰阿姨”、“刘奶奶”。“这些都怨不得孩子们。”刘建喜告诉记者,刘盛兰从来不告诉那些学生他的真实情况,怕他们知道后不忍再花他的钱,从信里可以看得出,很多孩子都以为好心的他是个生活得很富裕的人。

2004年有媒体开始关注到拾荒助学的刘盛兰,他开始“小有名气”。后来,他又成为2004年度“感动烟台”候选人之一,在烟台市引起了广泛关注。当地民政局曾经想送他进敬老院,但刘盛兰不肯。进了敬老院就不好再出去捡破烂了,怎么能继续资助那些孩子呢?

2004年5月,当地有关部门通过法律手段,帮他追回了工厂拖欠的1万多元退休金,拿到退休金的第二天,刘盛兰就先想到了需要帮助的人。5月26日,他先给黑龙江双城市的于富宝寄去1000元;6月4日,他又给海阳市东村镇的李晓国寄去了100元,给重庆工业学院的学子杨国营寄出了200元……随着善名远播,许多人写信向他求助。刘建喜说,刘盛兰把所有积蓄都捐了出去,自己过得连普通收破烂的都不如。“他年轻时很干净的,家里也很整洁。”刘建喜说,刘盛兰其实一直很讲究,即使拾荒也要穿整洁的衣服,出门的时候,总要戴一顶帽子,冬夏如此。

多年来,刘建喜照看老人起居,在他眼里,刘盛兰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就是有点倔,做的都是好事,他有他的道理。”

采访临近结束时,记者来到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在这里,记者感受到了另一种温暖,那就是村里人对他这种执着生活态度的认可和感动。“数十年如一日的捐资助学,我们无法做到。”“老人确实挺不容易的。”“能够感动中国,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村民们如是说。

记者手记

刘盛兰老人在解释自己行善的动机时非常坦率,他想“让他们记得”。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做好事图回报”的心态,只不过他图的不是“利”,也不是“名”,他想让世界知道至少他来过。

当老人见到记者时,他显得特别开心,因为老人从心底觉得,来的都是认同他的人。

敬一丹在完成对老人的采访后,感概万千:“不管怎样引导,老人始终不愿提自己的一丁点事情,因为他心里永远都是想着别人。”

的确,老人从未考虑自己的生活,18年几乎未尝肉味,家徒四壁,在照料中心,老人也几乎不吃肉。就像刘建喜所说,自己也曾请老人吃过鱼肉,可老人都谢绝了,他说吃鱼怕卡住,吃肉肚子受不了。

老人是真的不爱吃吗?可能所有人都不会这样认为。不吃,因为他不想把自己惯坏,他想省下更多的钱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征得老人同意后,记者翻看了他的一些书信,单从对老人的称呼上,不难看出很多人并未见过老人,也并不知道老人的具体情况。这些书信中,有管老人叫大姐的,有叫爷爷的,还有的直接称呼老人为父亲,同时还有不少将“刘盛兰”三字写错的。但不管他们的出发点是什么,他们都只想表达对老人的尊敬、感激和佩服。YMG记者刘晋

新闻推荐

醉酒找错家撬坏邻居门, 回家后呼呼大睡,民警根据留下的满地脚印找到了他

YMG记者张韬通讯员张国忠张伟光一名男子喝醉酒后,竟然找错家门,一时激动把6楼邻居家门口油漆桶踢碎了,门锁撬了,才回家蒙头大睡。昨日记者从招远市公安局110...

招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招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