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每天看晚报萌发捐助念头, 刘盛兰说,手头钱不多,但对贫困生也许有帮助

烟台晚报 2014-02-11 15:10 大字

YMG记者李泉江摄影报道

1996年,当时在招远一家公司担任保管员的刘盛兰,寄给邹城市13岁中学生吕亚洲50元钱,这是他献出的第一份爱心。从此之后,老人就没有停止过捐助的念头。哪怕自己吃不上饭,只要在报纸上看到困难学子,刘盛兰就想方设法给孩子捐钱。一位耄耋老人为何倾尽全力帮助他人,刘盛兰给出了答案:“我吃了一辈子苦,知道穷日子不好过。我膝下无儿无女,虽然手头钱不多,但是捐给那些贫困孩子或许能帮上忙。”

耄耋老人吃了一辈子苦

出生于1923年的刘盛兰,原本是招远市蚕庄镇柳杭村的农民。解放前,年仅20岁的他只身去往天津,在一户买卖人家里当学徒。从天津回到村里后,他到农场打过工,当过大队粮食管理员。1975年,刘盛兰还参加了当年人民公社组织的“战山河”突击队。

“刘盛兰帮助过这么多贫困孩子,但身世却很坎坷。他先后结过三次婚,但都分手了,一辈子无儿无女。”回忆起刘盛兰前半生的轨迹,同村74岁的刘守仁老人感叹,“他可真是吃了一辈子苦,没过上一天好日子。”

1979年,刘盛兰成为单身汉以后,便再没有娶媳妇。刘盛兰先在招远夏甸金矿担任保管员,后来又调到一家公司担任保管员,1998年后改做门卫工作。在这段时间里,公司大院一角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就是刘盛兰的“家”。

坚持读报萌发捐助念头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刘盛兰就有每天读报的习惯。起初是拾荒时,看到哪怕是一页报纸,也要拿起来仔细看一看。后来,刘盛兰就坚持订阅报纸。由于自己一辈子吃了不少苦,所以每当看到报纸刊登寒门学子的事迹,刘盛兰柔弱的心就受到触动。

谈起他帮助过的孩子吕亚洲,老人陷入了回忆:“这是我帮助的第一个学生。那是1996年5月1日,报纸上说,邹城市王村乡东洪洋村13岁的中学生吕亚洲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爷爷上东北打工,家中只剩下他和瘫痪在床的85岁的曾祖母和60岁的奶奶。连生活保障都没有了,怎么上学呢?我当时决定给他寄50元钱。钱虽少,总能帮他先上了学。从那时起,孩子一直跟我保持着联系。”

从那一刻开始,刘盛兰捐助贫困学子的脚步就没有停歇。18年来,他坚持不懈,将拾荒所得的10万多元捐给全国各地的100多名贫困学子。

消息大多出自《烟台晚报》

今年1月21日,记者来到招远市蚕庄镇柳杭村刘盛兰曾居住过的房子里,虽然老人早已搬走,一张不起眼的单人沙发上堆满了《烟台晚报》。他的侄子刘建喜告诉记者,老人读得最多的报纸就是《烟台晚报》。

在一个记录有老人捐助情况的本子上,记者看到了这些信息。1998年3月24日,《烟台晚报》报道了海阳失学少年李晓国在家境困难的情况下,自强不息坚持自学的事迹,刘盛兰就开始关注起李晓国来。从那时起到现在,刘盛兰一直收集着关于李晓国的报道,关注着李晓国的成长。他说:“我寄的钱虽然不够供孩子上大学,但起码可以让孩子知道,有个爷爷在关心他的学习。”1999年2月11日、2000年10月2日和2001年3月19日,《烟台晚报》先后报道了莱山的李福春和蓬莱的韩益涛、张惠因家庭困难面临失学消息,老人都及时关注,寄出了自己积攒的善款。

新闻推荐

车门未关好40吨玉米撒了一半

本报讯(YMG 记者于杨通讯员张国忠张伟光)17日下午,一辆集装箱货车从龙口港拉了40吨玉米赶往莱阳,车至招远境内时因集装箱门没关好,玉米撒了近一半。司机担...

招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招远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