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寻访当年包山大户徐会英当初包山是因为看着山光秃秃的难受,当山绿起来,他渐渐有了新的想法———梦想随绿色一起生长

莱芜日报 2013-11-28 17:48 大字

本报记者 万京华 通讯员 张海莲

初冬时节,在辛庄镇石湾子村东的山上,一台挖掘机正在整理土地,不用问,包山大户徐会英又在搞基础设施建设了。

徐会英所在的石湾子村是著名的莱芜战役指挥所所在地,经常有人来此游览参观。但村东的大片山上,多年来却只有一棵老柏树。“我常常在外面跑,看到外面山清水秀,真让人羡慕。而回到家乡看看,荒山秃岭的,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徐会英说。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下定决心要绿化周围的荒山。2007年春天,他与村里签订了寄母山片550亩的荒山承包合同,取得了50年的经营权。2007年春天,徐会英又通过招标承包了本村相邻的荒山600余亩,2008年又承包了紧挨的1000亩荒山。

山上土层薄,基本全是红板岩。专家认为,这样的山只能栽柏树。徐会英想,蒙阴也是青石,松树长得很好。松树与柏树相比不仅长得快,而且生态效果更好,所以,他毅然选择栽松树。他花钱买土拉到半山腰,然后带头一袋袋扛到山上回填。松树苗也都是花大价钱从多地挑选的好苗、壮苗。没有水,他又投资40多万元,从山下往山上埋设管道5000多米,通过多级提水,让树苗及时浇上水。

如今,山上的松树长势旺盛,已有四五米高。省林业厅一位副厅长来考察时惊叹:“这样的山地松树能活?真不简单!”

当初绿化荒山只是因为看不下光秃秃的样子,如今,随着荒山逐步绿起来、美起来,徐会英的梦想也在生长,那就是搞生态旅游开发。

生态旅游开发不同于简单的绿化荒山,要搞的建设太多。2009年、2010年,徐会英因地制宜,在山上种植核桃、板栗、柿子树近5000棵,杨树2000棵,槐树十几万棵。山上最缺的仍然是水,近两年,他共建了3个塘坝,一个水池,光治水就投入80万元。2011年,他投资10万元架上了电,今年又修了5公里多长的水泥路,路两边光硬化就花了40多万元。目前整个山场投资达到了400多万元,都来自他干路桥工程的收入。今年,他还流转了28户农民近30亩的土地,削了4个小山头,整理成一片平整的土地,先种上了花生,垒上了石堰。

“我已经找人做好了旅游规划,这两年还是集中精力把基础设施建设好。山前这片搞高档绿化,造园林景观,建小广场。”徐会英说,他还想把相邻的寄母山片流转过来,搞一个大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如果政策允许的话,明年就开始!两年建成,三四年形成规模。” 

新闻推荐

莱芜市调解工作受省级表彰

本报讯(记者 武希刚)近日,省司法厅对全省优秀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员进行了表彰,莱芜市莱城区大王庄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经济开发区张家洼街道徐家河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被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

招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招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