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柳编:离不开地窖的艺术
YMG记者徐立业招远记者王盛琨摄影报道通讯员李建庄绍光
“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民歌《编花篮》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花篮怎么编,您知道吗?
中国民间工艺源远流长,各地编花篮手艺不尽相同。在招远市,YMG 记者看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柳条编制手法,这种柳编技艺的最大特点就是,编制过程必须在阴暗潮湿的地窖里进行。这种专门用来编柳条的地窖,正是当地人所谓的“地窨子”。
目前,招远柳编工艺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以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招远柳编又似乎难以逃脱失传的命运。
柳编流程
泡条子、晾条子:
条子放水中泡好,置于地窨中晾。
传说的“地窨子”
从招远市区驱车,大约15分钟就能到大秦家街道的小转山堡村。在村支书陈建臣的带领下,记者穿过村子内蜿蜒起伏的小巷,在村东北角一处地势略高的地方,远远看
到了几个突出地面的小三角形小棚子,用水泥做成,长宽高都不超过1米。
陈建臣说,这就是“地窨子”的入口,由于空间太小,当地人干脆把这种小棚子叫做“架子门”。棚子被东西盖着,掀开就见到了传说中的“地窨子”,迎面还有一股潮湿中略带异味的空气扑面而来。
由于空间狭小,记者弯腰通过架子门进入地窨子是件很吃力的事情,往下的过程,不得不用手撑住入口处的地面。顺着一架木梯,记者成功进入地窨子。
这个地窨子“肚子”很大,深有3米多,面积有20多平方米,由于开口太小,所以“墙面”是倾斜收紧的,上面长满了青苔,而且湿漉漉的,似有水要渗出。
地窨子里空气很闷,一缕阳光通过入口斜射进来,照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此时,83岁的陈仁泰、54岁的陈洪兴和45岁的陈协增正在忙碌,他们手脚并用,将一根根事先准备好的柳条用线捆绑在一起。
他们告诉记者,这个地窨子有40多年的历史了,却是历史最短的一个。83岁的陈仁泰都搞不清楚村里历史最长的地窨子是哪一年建造的。地窨子曾经归村里集体所有,后来“分家”,地窨子就被村民三五成群地自由结合买了下来。
村民介绍说,地窨子的建造很有讲究,需找一块地势较高的地方,而且土质要合适,确保不能坍塌,一般来说,地窨子都要深达3米,空间要大,地面要平整,确保人们在里面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记者发现,在地窨子里呆久了,会有头晕胸闷的感觉,然而长期在这里呆着的村民,似乎早已适应了这里的一切,他们甚至会在里面抽烟小憩。
分条子:
将条子按大、中、小分为3-5等,各自放置备用。
离不开地窖的艺术
记者从招远市文联了解到,招远柳编主要集中在辖区的中部和东部,大秦家镇和开发区最多。大秦家镇从事柳编工艺生产的主要是大转山堡、小转山堡、原家、芮里等村;开发区主要是柳行、朱家嘴、埠后、单家等村。
陈协增是招远柳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记者在他家里见到了众多精美的柳编成品,有大小挎篮、大小花篮、簸箕、笸箩、盛馒头用的“浅子(音)”,还有一种叫“撮子(音)”的东西,还有笊篱、盛东西用的斗、升等等。
据介绍,柳编制品根据尺寸的大小,用途也不一样。比如笸箩,大的约80厘米见方,可用作晾晒麦子、玉米等粮食;小的尺寸不一,可盛针线,俗称“针线笸箩”,是家庭妇女缝补衣物用的得力工具。
朴实的陈协增虽然不知道什么是“订单式生产”,可是他却一直在这么干。他告诉记者,这些东西都是人家提前订的,“有找我要的,我就干点,没人找我,我就不干,多花点时间喂喂猪。”记者打听到,在当地的民俗里,年轻人结婚,老人需要送一套柳编制品给新人,可见柳编在当地的悠久历史。另外,也有游客把柳编成品当成工艺品买走的,不过由于当地旅游业并不发达,所以这样的例子为数不多。
面对这些精美又实用的工艺作品,你很难想象它们都是在地窨子里产生的。为什么制作过程非要在阴暗潮湿的地窖里进行呢?陈协增告诉记者,柳编过程,需要柳条不干不湿,太干容易折断,太湿柳条就很滑,线就勒不住,无法走线,“在地面上干,风一吹柳条就干;泼上水柳条就太滑,所以只能在地窨子里干。”
由于地窨子潮湿而又相对封闭,正好满足了柳编的特殊环境,因此,招远柳编也成了离不开地窖的民间艺术。
编制:
用“梁子”作为辅具,严格掌握尺寸,精心制作。
小转山堡村的兴衰
柳编曾经红极一时。村民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每天都有大马车从小转山堡村把一车车的柳编制品运走,销往外地。
“吃工分的年代,忙忙活活一天才挣几个工分?搞柳编,一天能赚1块钱,所以那时候我们村家家户户搞柳编,那时候还是大秦家公社,一共47个村,我们村最富裕!”村支书陈建臣和记者说。
这个情况到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变化。随着金属制品和塑料制品的兴起,柳编不再走俏。
陈协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大笸箩,我需要干两天才能完成,卖200多块钱,一天才赚100多一点。现在干建筑,一天都能赚140块钱,干柳编都赶不上出去干建筑。”而且,柳编销量萎缩,并不是每天都有活儿干。
由于市场情况的变换,小转山堡村也已不再是当初最富裕的村子。
如今,村里30岁以上的劳力都去干劳务,而30岁以下的年轻人,则更喜欢去厂子里打工。对柳编感兴趣的年轻人,几乎不存在了。
制约柳编技艺传承的,除了市场因素,还有另外两大因素。首先是工艺复杂,不好掌握。曾经有招远市区的人找到83岁的陈仁泰,想拜师学艺,结果前后一共学了4天,就坚持不住了。“没有3年的时间,是学不成的!”陈老先生悠悠地说。
另外,柳编的工作环境也让年轻人无法忍受。天天在地窖里坐着,阴暗潮湿、与世隔绝,而且在里面呆久了,腰疼腿疼、脊柱变形,上了年龄个个弯腰驼背。这与在宽敞明亮的车间相比,简直不可比拟。
修饰:
将编好的成品用刀子打毛,使之更加利索、美观。
后继无人面临失传
为了拯救这门民间工艺,相关部门也在积极行动。招远市文化馆于2010年正式为柳编申请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经成功,陈协增也被推荐为传承人。
1968年6月生的陈协增,14岁开始随父亲学习柳编技艺。1992年,陈协增所编制的柳编作品《大花篮》获招远市民间艺术展优秀作品奖;2005年,陈协增所编制的作品《姊妹花篮》获得招远市迎春书画、摄影、民间艺术作品展一等奖;他所编制的簸箕,因美观耐用,曾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然而,这一切荣誉都改变不了柳编尴尬的现状。
陈协增的儿子陈殿宇今年23岁,在招远市一家电子厂上班,尽管父亲被确认为柳编传承人,但是他仍然对学习柳编毫无兴趣。陈建臣告诉记者,曾经家家学柳编的胜景早已不复存在,目前村里还在做柳编的只剩七八个人,而且“陈协增是最年轻的一个,再没有年轻人会柳编了”。
大秦家街道办事处文化站站长周翠玉表示,她始终没找到柳编传承的好办法。而陈建臣则表示,要想把柳编技艺保护好,“政府不扶持,肯定不行!”
新闻推荐
恐高症驴友看一眼山下就晕了, 龙口三驴友挑战招远尖尖山被困,幸被警民联手解救
YMG记者李鑫通讯员张国忠张伟光苏文晨摄影报道14日下午,三名龙口驴友挑战招远市张星镇的尖尖山时,一人突然晕倒,面对陡峭的山路其他两人无可奈何,...
招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招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