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既要“绿”起来 更要“富”起来

莱芜日报 2011-11-19 22:17 大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产业化发展担负着“保护和优化环境”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使命。莱芜市发展林业产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

既要“绿”起来 更要“富”起来

——— 莱芜市林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本报记者 鹿振林

产业化经营的“星星之火”,预示着林业发展的光明未来

近日,记者来到莱城区茶业口镇龙山风景区。青松、黄栌、火炬、红枫……漫山遍野的树木让人赏心悦目,梯次分明的林果点缀山间。面对美景,游客们感叹:“好一座美丽的自然公园。”

龙山风景区十年前只有荒山,没有“风景”。2002年,龙山1万余亩林地二次流转给龙山林业公司。经过科学规划、十年植树,景区已形成“山下杂果山上林”的格局。公司实行林业产业化经营,先后注册“龙山大观”、“嬴汶源”等林果业品牌,进入市场。公司老总韩金来介绍:“现在龙山风景区林果业年收入600多万元,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600余人。”

在钢城区黄庄镇,全镇拥有桃园8万亩,年经济收入9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来源于桃产业,桃已成为黄庄镇的富农支柱。在辛庄镇,六福果业承包了3000多亩山丘种植特色林果,吸纳周边农村劳动力打工,每年支付工资30余万元,还帮助一些群众发展林果走上了致富路。

事实证明,林木资源可以积累产品优势,然后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进而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林业的产业化发展既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还可以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林业,“绿起来”仅仅是开始

林业是重要的经济产业,但目前莱芜市林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一位乡镇干部向记者举例:某村最近刚刚有100亩山场承包出去,时限是30年,价格是1万多元。记者算了一下,30年的承包合同,1亩山场一年的承包费仅为3、4元。为什么这么便宜就承包出去?他介绍说:“那些山场里面都是生态公益林,只能看护,不能砍伐,几乎不能产生效益。”

莱芜市83.4%的面积是山地丘陵,山场林场面积大,林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明显,潜力巨大。但长久以来,莱芜市林业发展的水平低、规模小、效益差。深入探寻一下,不难发现落后是“思想原因”造成的——— 不少干部群众还是传统思路,把林业当成“副业”,对发展传统林业驾轻就熟,对林业的认识却还停留在植树造林、森林防火的层面。

随着形式的发展,传统林业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林业产业涉及一、二、三产业,产业链条长,增收环节多,效益可观,大有可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工作是重要的经济工作,要让林业有大发展,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让莱芜“绿起来”,更要让群众“富起来”

一组鲜明的对比数据令人深思:

2010年,莱芜市林业产业年产值仅为30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5.5%;而临沂的林业产业年产值为527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2%。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各地纷纷以林业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

莱芜市林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不久前莱芜市召开的全市林业工作会议,给出了清晰明确的回答——— 林业的明天在“产业化发展”。莱芜市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形成以优质林产品基地为依托、以林业品牌创建为引领、以龙头企业为骨干,资源培育、加工、利用、营销相衔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显著的林业产业化体系。

市林业局朱玉恩局长认为:“发展林业产业,必须通过基地龙头带动,尽快壮大产业规模。不能把林业当副业看,而是应该当主业来抓。” 

新闻推荐

钢城区节前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

本报讯(特约记者 张进)为使贫困残疾人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钢城区残联组织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活动,帮助贫困残疾人解决实际生活困难,使残疾人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怀。...

招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招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