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72岁果农自育苹果新品种, 正选样待专家验证

烟台日报 2011-11-16 18:32 大字

本报讯(YMG记者李鑫通讯员陈菲菲摄影报道)招远市夏甸镇新马家村于增连老人在苹果园里摸爬滚打,与果树结下一辈子的情缘。“我这果子和别家的不一样,果皮透出的是香水味。”于增连老人急于向记者展现他研究出的“新品种”———长富佳,记者从他手中接过一个红苹果,薄薄的果皮中透出一股清香。

说起品质,于增连老人信心满满,但是提起品牌,他却少了几分底气。他告诉记者“长富佳”是自己命名的,现在还没有通过专家的验证,“我只是个农村的老果农,单凭在山上的果园摸索这十来年培植的,也不知道城里的专家能认可我这新品种不。”老于说,镇里准备帮他把苹果送到烟台,自己这两天正在选样品。

国光、金帅、红香蕉、秋花皮……于增连老人和记者聊着烟台苹果的品种发展史,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他都种过,“咱这山里的苹果被收购走,不知运出了多远被谁尝到了,想到这儿我干活儿就特别起劲儿。”72岁的于增连老人有着一种特殊的“苹果浪漫主义”。

苹果梦开启了于增连的实干之旅。条纹苹果甜脆可口,但是上色效果不好;红彤彤的苹果卖相好,其口感又不如条纹苹果,难以实现口感和外形“两全其美”,成了摆在于增连面前的第一道难题。一棵特殊的老树让老于把实验提上日程,“这棵母果树结的果本应属于条纹果,但是上色却非常快,且整个果体色泽均匀饱满,和全红果相差无几。我连着观察了几年,果实品质很好。开始琢磨新品种时我66岁,当时家里的果园都

交给儿子去打理。一想到实验不能没有基地,我就在山坡开了一亩地的新果园。”于增连老人敏捷地穿梭在果树之间,带记者去见识一下他新培育的树苗。

于增连老人的一亩试验田里

培育了近万苹果苗,果苗均高在一

米左右,“春天时播种,到六月底就可以进行嫁接育苗,砧木我选择了海棠和甜茶。”于增连正和记者聊着,招远曹孟村的客户董秀梅给老于带来喜讯,董秀梅告诉记者,她种植于增连的“长富佳”已经四年,三亩果园虽未进入盛果期,但收获的苹果品质好,今年卖了个不错的价钱。

夏甸镇果业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于增连每年都从为数不多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订阅书籍,给自己“充电”,“果业技术书籍我天天都看,虽然咱是山沟里的老果农,但是这心里还有个创新梦哩。”于增连坚信自己的投入物有所值。

新闻推荐

借助黄金产业资金优势,着力在“一体双擎”上协调产业布局,推动蓝色经济崛起———, 招远加快融入“蓝色”大潮

本报讯(YMG记者李鑫通讯员李建郎岩波李少玉)日前,记者在招远辛庄镇沿海看到,几十辆重型卡车穿梭往返,将大量的石料投入海中,延伸出一条长长的渔港码头。...

招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招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