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听,中五里村残疾人的笑声, 一项扶贫创新,带动600户残疾人致富

烟台日报 2011-11-18 17:55 大字

“对我们来说,2万元的年收入就是致富啦。”

说这话的是残疾人王寿玉。让他得以致富的是招远市残联的一项扶贫创新:从2006开始,招远市残联以鑫旺农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为依托,6年里投入120万,辐射带动600户贫困残疾人发展养猪业,使残疾人扶贫工作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自从养猪后,王寿玉家的年收入由3000元升至近2万,翻了近7倍。记者近日走进招远市中五里村,一探究竟。

记者来到招远市中五里村王寿玉的家中时,他正和妻子在猪棚里喂猪。十来头小猪围在食槽边上抢食,一头500多斤的母猪,腆着大肚子躺在猪圈里一动不动,见主人来喂食时却噌地站起来。“这是母猪,就靠它赚钱了。”说起自家的母猪,王寿玉一脸笑容,“两年来,它一共产了两次猪仔。第一年产了11头,我们俩刚养猪经验不足,死了5头;第二年有了之前的教训,产了15头只死了1头。现在,一年能赚2万左右。”

王寿玉是一名残疾人,在10年前的一场车祸中,摔坏了股骨头。“他这个手术特别花钱。”妻子张淑珍介绍,王寿玉换股骨头的手术花了3万多元,家里入不敷出。

“政府有救济款,但我们不能光靠救济,也得自食其力。”除了种地,张淑珍还外出打工。就在两口子琢磨如何自食其力时,招远市残疾人联合会传来福音。

2006年,招远市残联开始每年在该市范围内安排100户残疾人从事养猪项目。“在养殖户的选择上。本着有脱贫能力的贫困残疾人作为扶持带动对象,采取个人申请、村居代表研究通过、张榜公示、最后残联确定的方式。”该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滕忠乐告诉记者。

“领了猪之后,我们和基地签合同,发了一份明白纸,上面说明怎样防疫,喂什么饲料。”张淑珍说,基地为养殖户统一供应猪种、技术管理、防疫、提供成本价饲料,按每公斤高于市场0.2元的保护价收购养殖户的育肥猪,当时付款,至少三年内不变。

为使残疾人养殖户掌握基本的饲养技术和防疫技术,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每年在范围内划片办班2次以上,培训400人次,并无偿发放教材等学习用品。另外,基地为养殖户的每一头母猪都建立了档案,专门成立服务合作社,组织10名兽医工作人员,定期按要求到养殖户走访服务。合作社内设立服务热线电话,随时为养殖户服务和排忧解难,基本做到当日接到电话,当日上门走访。

自开始残疾人扶贫帮扶以来,招远市残联每年向该基地提供100名贫困残疾人名单,并投入20万元扶助资金。经过6年的发展,共投入资金120万,辐射带动600户贫困残疾人发展养猪业。招远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滕忠乐说:“随着近几年市场价格的好转,再加上基地的周到服务和残疾人的努力,平均每户增收8000元以上,大多数户收入在万元以上,像王寿玉这样有经验的社员收入可达两万元以上。”

YMG记者孙楣涵通讯员赵健

新闻推荐

打工仔跌落废弃矿井, 民警及时救助脱险

本报讯(YMG记者李鑫通讯员国忠增义杰彬)12月27日15时30分,招远市公安局矿区派出所接到报警:有人掉进招远玲珑大开头分矿东南一废弃的矿井里了,伤者生命...

招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招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