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小城镇大摆“苹果阵”

烟台日报 2011-10-31 18:33 大字

招远市毕郭大集曾是传统的胶东三大集之一。从毕郭往东500米就是栖霞,该镇的两侧分别是莱阳和莱西,方圆50公里是烟台苹果的主要产地,为这里成为瓜果集散中心提供了先天条件。2009年秋,招远坤发农产品交易市场在毕郭镇应运而生。据了解,从该市场运出去的烟台苹果仅去年一年就超过300万吨,成为胶东地区最大的果品批发市场。眼下正值烟台苹果的主力军———红富士的成熟时节,昨日,记者在市场进行了采访。

昨日清晨5:50,记者到达市场办公室时,22岁的孙绍丽已把红色的袖标戴好准备上岗。孙绍丽是市场管理人员,负责指挥交通和维持公平交易。此时的市场,12个钢结构大棚下已经有不少果农在忙碌。孙绍丽告诉记者,市场白天需要出动50多名管理人员,果商夜里也可以把苹果放在市场,由市场派专人看护。

招远毕郭镇崤山后村的薛天青和妻子李路芳比孙绍丽开工的时间还早。为了完成一天卖两车的“任务”,夫妻俩早晨5点钟就已从家出发,拉着5000斤乔纳金苹果赶路,在对价格做了比较后,以每斤2块多的价格把苹果卖给了苹果代理商杨代玲。薛天青告诉记者,在市场设立前,如果上门收购的客商给价太低,他就拉到城里卖,有时能卖个好价钱。但一路磕磕碰碰,有不少好果变成了残果,只能以更低的售价卖出。如今在市场里,他们有更多选择,用自家的拖拉机运输,一天可往返两次。

杨代玲的家距离毕郭镇中心有5公里,生在苹果乡的她并没有做果农,而是在十一年前就做起了苹果代理的生意。谈到市场带来的变化,35岁的杨代玲有不少感慨:“自从有了交易市场后,交通方便了,不会再出现卡车拥挤的状况,吸引了不少商家。”杨代玲说,每次交易都需要对苹果进行筛选包装,一天下来需为此支付五六百元的费用。

除了泡沫网套,在苹果上贴标签也是商家推销品牌的方式之一。客商李恩全就将自己的品牌名称和电话号码贴在收购的苹果上。据他说,品牌效应吸引了不少回头客。而已种植25年苹果的老汉滕林山认为80mm红富士必须要卖到3.6元的高价。他说,自农产品交易市场成立后,自己种植苹果的销路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价格上也有了更大的空间。

来自安徽砀山的果商司瑞青告诉记者,他收购的苹果全部销往南京,品质是进入城市市场的敲门砖。“南方也很认烟台苹果的牌子,有了苹果交易市场,品质也就更可靠。”司瑞青说。“目前市场每天的交易量都超过200万公斤,苹果收购从8月下旬开始一直持续到11月中旬,为了不让空间限制,市场正准备启动四季经营,引进粮油和其他水果,已经在着手操作了。”市场经理刘佩武信心满满。

YMG记者李鑫通讯员陈菲菲金香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创新服务理念铸塑优势品牌, 招远打造经济发展先行区

本报12月26日讯(YMG 记者权立通通讯员李栋星光文刚)招远市通过实施创新服务理念、打造优势品牌和“三新”产业聚集等三大举措,积极建设引领区域经济发展...

招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招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