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教育改革要求高中招生实行名额分配制, 烟台“指标生”领先全国23年

烟台晚报 2011-01-14 07:32 大字

本报讯(YMG记者李凤)昨日,国家教育改革试点方案公布,其中一项内容就是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记者从烟台市教育部门获悉,从1987年开始,招远市便开始试点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比全国领先23年。

“教育质量分”

保障素质教育

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考招生实行“一评二挂”,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烟台市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成果和主要经验之一。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烟台市各项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质量也迅速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愈演愈烈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这种倾向也深刻地影响到初中教育,造成升学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德育被忽视,只关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学生流失严重等等恶果,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干扰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全面落实。为解决这一问题,烟台市从1987年开始,首先在招远市开始了中考招生制度改革试验,旨在通过这项改革,建立起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和制约机制。

“指标分配,并非简单的一分了之,而是依据被称为‘一评二挂\’的科学公式。”该负责人表示。所谓“一评二挂”就是先“评”后“挂”。“评”,即对初中学校进行综合评价;“挂”,是把

教育评估的结果与高中招生挂钩。办法是:把各学校教育评估结果与本校毕业生人数的乘积作为该校的“教育质量分”,所有学校“教育质量分”的总和就是全市初中教育质量总分;全市的初中教育质量总分除以全市的高中计划招生总数,得出平均每个新生所占的教育质量分;各初中教育质量分除以全市平均每个新生所占的教育质量分,就得到该初中当年的高中升学名额。1997年,招远认准了这是一条符合教育规律的路子,将中考招生指标100%分到初中学校,并且取消了最初设计的校际间分数差和最低分数线。

高中招生名额有“指标”可依

当年,招远的成功经验也开始在烟台市范围进行推广。这一制度的导向性十分明显,它代替并超过了单纯的行政命令,达到了行政命令难以达到的效果,有效地遏止了片追的干扰,直接把学校之间的升学竞争引向办学条件、水平和效益的竞争,把学校的注意力引向控制辍学和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有力地推动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提高了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了烟台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很快,初中校长们就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学校要想赢得较高社会声誉和升学率,就要分得较多的普通高中招生名额;要想分得较多的普通高中招生名额,一是要取得较高的评估分数,二是要有较多的合格生数;要想取得较高的评估分数,就必须按照《评估标准》的要求,端正教育思想,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水平;要提高学校合格生人数,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必须严格控制学生辍学,保证有足够高的巩固率。

经过十几年来的实践和改革,新的招生制度不断完善。2008年,教育部对全国8个省市的50个县(市、区)的四年级和八年级数学学科作的抽样监测中,招远市的学生考试成绩名列前茅但学生负担最轻,城乡差异不明显,教育质量十分均衡。市教育局也在各类相关文件中重申,要求各县市区认真落实一评二挂的做法,将普高招生指标分配到高中服务区内各初中学校,分配指标不得低于统招生计划书的85%。有条件的县市区,要把普高招生指标全部分配到初中学校。

新闻推荐

遭劫女子应对经验成样板

本报讯(YMG记者史崇胤通讯员叶晓杨晓亮)“救命啊,我被三名男子在滨河花园抢劫了,他们坐着一辆车牌号为鲁FT8XXX的出租车逃走了。”24日晚,一名女子镇定地拨打110报警电...

招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招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