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跟“外来户”学种地——— 驻村札记之五

莱芜日报 2010-08-24 00:22 大字

本报记者 韦勇

7月10日,在钢城区辛庄镇徐家店村“金盘龙果蔬专业合作社”,记者还没进院,就听到了妇女们的谈笑声。十几位妇女正忙着整地、拉菜畦子。按计划,这块地准备种良种白菜和苤蓝。

看到记者,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夸起教她们种地的李老板来。“李老板”名叫李玲,是去年从莱城城里来村“落户”的。

李玲正蹲在地头丈量菜畦子。听她说,她在莱城搞建筑材料租赁,去年7月,她来到这个村,从村民手中承包了55亩耕地30年的经营权,用砖墙和栅栏围起来,成立了“金盘龙果蔬专业合作社”,吸纳18位村民入社打工。

一个城里人到村里种地,能有什么“花头”?一开始村里人都等着看她的笑话。然而,李玲赚的第一笔钱就让大家开了眼。

今年4月初,李玲划出26亩花生地,改种土豆,3个月后收获土豆6.5万公斤,每公斤售价一块七八,总收入达11万余元,亩均收入4200元,是花生收入的6倍。

“同样的地,在咱的手里不值钱,可在人家李玲手里,就能挣出响当当的钱来!”一时间,李玲成了村里的新闻人物。

“印象中,搞租赁经营和种菜是两码事,你的这些种地知识是从哪里学来的?有什么窍门吗?”

“哪有什么窍门,需要的技术科普书上都有,只要严格按要求,规范操作,坚持一步一步做好就行!”李玲简单而自信地说。

李玲说,种田她是个地道的“门外汉”。为了管好这片“自留地”,她除了读相关的技术书外,还对种子引进、播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分门别类建立起“工作日志”,将每一天、每一项工作都一一记在本子上。在她的办公桌上,有5个笔记本和一大摞科普丛书。

正在拉菜畦子的宋福凤插话说:“以前种田靠的是经验,现在浇水、施肥、打药样样都讲科技,搞懂了就是效益,搞不懂就要吃亏。”

今年种土豆时,宋福凤家也跟着改种了两亩多。李玲去了解情况,恰巧看到她正在地里撒施复合肥。李玲告诉她,这样施肥不但不能充分发挥肥效,还会把刚出芽的土豆“烧死”,合理的施肥方法应是“穴施”。

宋福凤将信将疑,看了李玲的示范后,余下的1.1亩地她都改成了“穴施”。10天后,先前撒肥的那片,零星出了几十颗土豆;而采用穴施法的那片,出苗整齐且长势旺盛。

打那以后,李玲发现了一个怪现象:每当她组织田间技术管理的时候,打工的那些妇女总有人忙里偷闲往自家地里跑。“我在地里掐花、打杈,她们看懂了就回自己的地里照着样子做!”和宋福凤闲聊之中,李玲才知道,大家伙看她教的方法管用,又不好意思当面说,就偷着学。“以前,上级部门也组织村民参加过农业科技培训,因为他们只是来讲一讲,示范示范,大家当时记是记住了,但时间一过,到具体操作时,又都忘了。”村主任孙宗冲说。村委会邀请李玲现场授课或到田间地头作技术指导,将自己知道的原原本本讲给村民听。有个人在身边实时示范,效果就好多了。

有了技术后盾,跟着李玲改种土豆的村民就有了丰厚的回报:宋福凤家,1.1亩收入4000多元;亓凤花家,不足二分地收入800元……

就在记者这边聊得起劲的时候,那边拉菜畦子的妇女又吵了起来。

按照李玲的要求,整好的白菜畦子,必须经过压实后才能划沟播种。但是有一位妇女没压实就直接把白菜种播到了畦子上,此举遭到了同伴们的反对:“李老师说过,不压实,土壤松散,一浇水就容易出现露根和死苗现象!”【记者点评】提高农业效益的抓手在科技。农村的科学普及,不能只停留在培训班和“明白纸”上,需要有人在农民身边一举一动示范着做、把着手教,这才是最有效的普及。 

新闻推荐

辛庄镇开展“两股两建”专题培训活动

本报讯(特约记者 王建 通讯员 李恒绪)12月11日,钢城区辛庄镇开展“两股两建”专题培训活动,全镇干部、各村支部书记9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班一行,分别来到雪野旅游区黑山村、北岸新镇社区建...

招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招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