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祖坟送灯
隋建国
春节后的第一个节日就是过十五,至于称“元宵节”那是后来的事。在栖霞乡村,过十五的重头戏是“送灯”。
按乡村民俗,每年有三次到祖坟祭奠。正月十五送灯,是为已故去的前人送灯,目的是让其照着捉穿了一冬天的棉衣中的虱子。因早年人们生活条件差,虱子跳蚤等寄生虫侵害人类,只得用笨拙的方法消除。另外是清明和十月一到祖坟压纸,为的是为前辈送单衣和更换棉衣。这些习俗如今在农村一直沿用。
正月十五一大早,乡里的人们家家户户都要先洗手脸燃放爆竹将祖谱再次请上去,和大年三十一样摆满供品,燃烧香纸祭奠。
傍晚,各家各户都要带上面灯到祖坟为前人送灯祭奠。
农家自己做的面灯分为送到祖坟的灯和放在家里的灯两类。放在家里的有:祖谱供桌上的一对龙凤灯、荷花灯,灯碗边沿捏有节的十二月灯,用盘子盛着放在水缸中漂浮的一对金鱼灯、面缸中的神虫灯,以及猪灯、狗灯、鸡灯、看场佬灯、窗台花灯等等。
送到祖坟的灯,若双亲都去了,坟头就点燃双芯的面灯,单人坟墓的送一个灯芯的。到山中祭奠时,天黑了,点燃灯碗,漫山遍野灯光一片,好似不夜城那样美丽。这天若天气晴朗,则预示着全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若“十五雪打灯”则预示着秋季会涝。
用豆面做的灯称“金灯”,“银灯”是用白面做的。家中若去了亲人不满一年,要在正月十四日做“银灯”送到祖坟,意为守孝,大年三十供祖谱点的也是白蜡烛。
现今山中严防山火,禁止带火种进山,但乡村十五送灯的习俗没有丢。随着时代变迁,用手电、电子灯等送灯代替了古老的习俗。
祭奠的食品自然也是餶餷。那年我在集市上买了元宵汤圆送给母亲。她老人家将这新鲜东西丢在烧开水的锅里,用铲子费了好大功夫才弄碎了,在孙媳面前说:“好东西就是太费劲了,不方便吃。”逗得儿孙们哄堂大笑。大家都认为,所谓元宵节是从南方传过来的,我们这里老辈儿说法就是“过十五”。
十六日早上,燃烧纸和香后,在爆竹声中将供桌上的祭品全撤下来,请下祖谱收藏,表示大年结束。
新闻推荐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有特殊的意义。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观...
栖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栖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