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脉搏共频的歌者 ——试谈李七修的文学创作
王永福
(一)
(二)
(三)
李七修同志是改革开放后,胶东大地涌现出的一位文学新秀,他连续发表了几篇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受到读者的欢迎和业界的好评。
最近,《烟台晚报》连续推出几篇七修的新闻特写,受到读者赞许,为晚报添彩,彰显了他的写作特色,吸引了笔者的注意力。一篇是发表在《烟台街》专版上的《梦中的广仁路24号》,作者满怀深情地回顾了当年发生在烟台市话剧团的几个故事,形象地描绘了现在烟台著名作家、当年的剧团编剧矫健的“偷车”故事,活灵活现地表现了矫健大智若愚的可爱性格,善意的揶揄,令人捧腹。对于矫健其人,笔者从新闻领导岗上退下来,被朋友拉入文艺圈,同时与任烟台作家协会主席的矫健有过多次接触,直面了这位烟台文学新星的形象,但真正了解矫健其人其事,还是看过七修前后发表在报纸上的两篇人物特写,一个真实的矫健,才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七修在作品中接着介绍了当年沉默寡言、不苟言笑、一心扑在设计工作上的杨松林老师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还有为彩色摄影着魔、终于修成正果成为独成一体的黑白肖像家逢小威,以及现在成为全国摄影大家的王永泉,还有成绩斐然的导演吴昔果等等,彰显了当年烟台话剧团的济济人才,阐明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哲理。
在《青年路50号的思念》一文中,作者满怀真情地从1984年踏上烟台电视台的个人成长经历写起,生动地反映了党的广电事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程,告诉人们人才的成长、事业的壮大,都是拼搏和艰苦奋斗的结果,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在《一个中国农村姑娘在美国》一文中,作者回顾了富有轰动效应的报告文学处女作发表之后引起的是非、曲折,真乃满眼辛酸泪,一腔怨愤,甘苦自在不言中……
有关作品发表之后引起的争议和处理结果,我虽然没有参与,不闻其详,也略知一二。
我当时刚从人民日报农村部返回烟台地委宣传部出任新闻科长,正在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心率领科里的小兄弟去省城赴北京送稿子,争“头条”,往返奔波于铁道线上,事情虽然属于新闻科的管辖范围,却置身度外,当时根本不知道李七修为何许人,只耳闻这个人不懂新闻,把报道当创作造成严重失实。
以后我同七修虽然成为朋友,却从未提及此事,近日从晚报“文学角”上读到迟来的报道《一个中国农村姑娘在美国》引发的风波,我方知端详。
读过李七修同志近期在《烟台晚报》上连续刊发的三篇新闻特写,触发了我对文学与新闻之间密切关系的深深思考,那就是两者互为近邻,相互隔绝,又密不可分,验证了在近代历史上,为什么出现了许多记者出身的作家,甚至集作家与记者于一身的“混血儿”,数不胜数。采访是获取创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当今作家的所谓“采风”,亦即变相的采访,甚至是采访的别名。当然,两者之间亦有区别。
我任地委宣传部新闻科长时,有一次就同时陪同来自北京的作家与记者混合调研团队,有新华社的大记者周原(《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作者之一)和著名作家浩然、林斤澜、牧惠等,每到一地一起开座谈会,一起参观访问,各取所需,当然他们也有个性要求。一次在栖霞召开三个不同类型的村支书座谈会之后,浩然向我提出要求:“老王,能不能安排车把我送到那个大队,到‘赚了钱只知道存银行让钱生钱、不懂得利用流动资金让钱生钱’的村支书家中住一晚上,让我在炕头上同他过一夜,做一次深谈。”我立即做了安排,第二天一早再让司机把他接回宾馆,满足大作家想体验生活的合理要求。
这个小插曲,充分说明作家与记者,一个重调查一个重体验、一个重事实一个重视了解人的区别。反过来亦然。在这一点上,七修得天独厚,他本身就是记者,同时兼搞创作,各取所需。
首先他具有新闻敏感,嗅觉灵敏,他能从栖霞县工艺品厂青年女工胡艳在美国布鲁明达里斯百货公司举办的中国工艺产品展销会上进行抽纱棒槌表演引起轰动这一事实所具有的国际影响力,看到了高度的新闻价值,并以生动的艺术手法予以报道,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强烈的宣传效果,紧扣时代的脉搏,必然产生轰动效应,可谓出手不凡。
同样的原因,七修发表在《烟台街》上的两篇有关往事的回忆录,能受到好评,是因为他懂得新闻贴近性和晚报的特点,喜欢街谈巷议、民间故事、生动情趣,有的放矢地撰写切合晚报性的文章,投其所好。
由此让我油然想到当年创办晚报的初衷,节外生枝,趁纪念烟台晚报创刊28周年的时机,回顾一下创办晚报的历史背景:当时恰值烟台作为全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党报面临着一个如何改变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问题,创办一张面向市民的晚报提到议事日程。在这之前,烟台日报为了适应新形势要求,由我亲自挂帅先后创办了《星期天刊》和《周末版》,深受读者欢迎,许多兄弟报社派人前来取经,为创办晚报先行先试,摸索了经验,于是报社党委研究决定,给市委打报告创办晚报,由富有办报经验的孙佑天副总编挂帅出征,报社党委集体负责。
为了切实贯彻创办晚报的初衷,我向时任市委主要负责人当面作了汇报,让晚报主要面向市民,在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侧重刊发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故事性的“软新闻”。
记得晚报初创时期,正值烟台地区小震频发期,人们的防震意识特强,有一次晚报收到一篇来稿,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天夜里某县城居住在三楼的居民家中倒置在餐桌上的酒瓶突然倒地,惊醒了睡梦中的男主人,说是迟那时快,他顾不得唤醒沉睡中的老婆孩子,奋不顾身地从窗口跳到楼下,跌断了双腿,结果老婆提出离婚。当时编辑和有关领导一时对来稿能否见报拿不定主意,直接请示到我这里,我当即表态,只要事实准确,照发不误,结果稿子下午见报后,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
事实证明,七修发表在晚报上的几篇文章虽然是讲述发生在“烟台街”上的旧故事,但能赋予现实意义,贴近生活,富有情趣,依然富有教益,受到读者欢迎。
综上所述,足以见出李七修同志无论是写新闻报道,还是从事文学创作,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他身兼记者和作家两职,尤其在文学创作方面,紧跟历史前进的步伐,做受群众欢迎的歌者。
我最早读到七修的文学作品,是本世纪初发表在《胶东文学》上的短篇小说《七饼》,后来收入作品选集。当时我没读过这篇作品,是烟台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烟台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姜兴才同志,特地打电话向我推荐的。他在电话里说,有一事求我帮忙,我心里诧异,本人已退休多年,连“余权力”也没有,我能帮别人什么忙?要说朋友请帮忙,而且他是我女儿的直接领导,我义不容辞,后来兴才同志言明,是七修有一篇小说,他读过,认为写得很好,但他对文学是外行,希望我这个写过文学评论的行家,看一看,评论评论,鼓励一下这位年轻人。于是我马上找来这篇小说,认真一读,感到《七饼》这件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紧扣时代脉搏,抓住深化改革后,发生在城郊接合部的社会新问题,产生的新矛盾,亦即随着城市的扩大和面貌改变,城郊的农民失去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面临着一个何去何从的新矛盾和生活的新选择,作家通过塑造“七饼”这一鲜活的艺术形象,深刻揭示了这一社会问题,由此我不禁联想到中国著名作家李准在土改后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通过典型艺术形象宋老定提出的严肃社会矛盾,很快写出有关评论文章《新时期文学应有新作为》发表在2018年3月18日的《烟台晚报》“文学角”副刊上,算是对姜兴才馆长求托之事的一个交代,并因此与李七修这位同行和老乡结交为朋友。
最近,我又从5月份《时代文学》“新鲁军”栏目上,看到七修的小说新作《活法》,是以烟台 SOS儿童村的几个妈妈的感人故事为背景, 成功塑造了没有婚姻的妈妈杜华娥的艺术形象, 奏响了一曲奉献青春的母爱之歌, 让笔者从中领略了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到文艺创作的艺术真实的升华和典型塑造的奥妙。
2015年10月,李七修在中国报告文学权威杂志《时代报告》上发表了报告文学《为了失去父母的孩子们》,真实地记录了张雨霄、李桂英、郑忠燕、于秀兰、孙爱丽、张春泓六人为失去父母的孩子们甘愿不结婚,全心全意抚育这些无父无母的孤儿成长,无私奉献人间真爱的高风亮节,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广受称赞。现在,七修经过思想沉淀,对已有的生活素材反复进行比较分析和浓缩,集中塑造了杜华娥这个典型形象,赋予其鲜明的个性,以一当十,凸显了一种忘我的时代精神,从而完成了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从新闻报道到文学创作的转变过程,给人以深刻启迪。同时,也以实践证明新闻与文学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记者与作家可以比邻而居,新闻与文学可以殊途同归。由此让我联想到,为什么文科大学将新闻与文学学院合二为一的道理。
发表在2017年5月《时代文学》上的中篇小说《女主播和她的栏目》,七修更是以他自己在广电部门工作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为基础,以熟悉的生活为背景进行创作,描写了几位女性的敬业精神,富有时代气息。但以笔者拙见,针对前一时期影视界的乱象和黑幕,如果作家能拿起文艺批判的武器塑造出有关制作人和导演以权谋色的反面形象,加以鞭挞,从一个侧面揭露有关领域的不正之风,可能更有社会教益,当然这只是局外人的主观猜测,不一定能当真,说说而已。
综观李七修同志的文学创作路,他是新闻与创作,两手抓,作家与记者一肩挑,是一个作家与记者的“混血儿”,客观地说,他更合适从事报告文学写作,因为他既具有记者的眼光,善于观察生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又具有较高的艺术感受力,善于从视觉、听觉、嗅觉等器官感受和把握人和事物的个性特征,富有审美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七修具有天然与人交往的亲和力,那浑圆的脸蛋,慈善的面庞,笑容可掬,与生俱来一副胶东人的厚道相,让人乐于同他接近,交往,结交朋友遍及方方面面,天然的人脉网络得天独厚,拥有获取信息和创作素材的优越条件,不像有的人拒人于千里之外,只能独来独往,做孤家寡人。
李七修正是充分利用自己拥有的客观条件,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砥砺前行,在小说创作,特别是在报告文学方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笔者近几年先后从《时代报告》上拜读了其两篇大作:第一篇就是发表在2015年10月份的《为了失去父母的孩子》,刊物同时将笔者为之撰写的评论文章《一曲奉献青春的母爱之歌》一并发表,隆重向读者推出这篇报告文学力作。
2018年2月份又发表了《一个人的 GDP》,高度礼赞了安家正先生为总结宣传推广烟台地域文化不遗余力的高尚品格,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表现了传统文化对推动一个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贡献。
李七修的文学创作,特别是在报告文学写作方面,是继李玲修、李延国之后,又一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学新人,而且他同前两位一样同为牟平籍,与报告文学家李玲修是亲姐弟,可以说是出自报告文学之家,姐弟俩有着共同的追求,弟弟踏着姐姐的脚印前行。
衷心祝愿七修再接再厉,趁现在还年轻,奋发有为,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不负韶光,老翁拭目以待……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刘海玲)眼下正是红富士苹果采摘、收购、上市的季节,记者探访得知,农贸市场上80#以上的红富士二级果十元...
栖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栖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