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口腔医院曾为万名战士疗伤 耄耋老人王伦堂回忆支持抗美援朝往事

烟台晚报 2020-10-14 10:28 大字

王伦堂老人在介绍当年的往事。

YMG全媒体记者 曲彩云

通讯员 王晓鸽 李岩 摄影报道

“我们陆续为抗美援朝战场上归来、被燃烧弹重创面部的1万多名志愿军战士医治口腔创伤,虽然这不是救命,但对他们而言,没有了精神的压力,他们仿佛获得了新生。”日前,从烟台市口腔医院退休的王伦堂老人,为记者一行讲述了一段为抗美援朝受伤战士医治口腔创伤的故事。

9月14日,《烟台晚报》A04版《峥嵘岁月:烟台抗美援朝记忆》栏目开启的消息,打开了烟台拥有抗美援朝有关经历市民的回忆大门。今年88岁的王伦堂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个,老人家既记得在支持抗美援朝中,自家和港城市民的捐献热潮,也记得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烟台市口腔医院克服困难,辗转为归国的市区、蓬莱、长岛、栖霞及文登等地的万余名军人医治口腔创伤的往事。

烟台市民的拳拳爱国之心 危急时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解放前,王伦堂的父亲王子政在朝阳街开设了一家牙科诊所。1947年,15岁的王伦堂子承父志,成为了一名牙科医生。1950年,国家号召支持抗美援朝,“一开会一号召,大家都自觉报名,我们家捐了两个金镏子(金戒指),每个有半两重吧。”王伦堂老人告诉记者,当时烟台市民捐献踊跃,“都不要钱了,都捐了,像瑞蚨祥、洪锦祥这些大字号捐得多,小门小户的也倾其所有。”王伦堂老人还记得,当时有一位姓金的市民,相当有钱,捐款非常多,“差不多捐出了一架飞机,他们家就在张裕公司旁边有一栋独门独院的两层小楼,现在写着保护单位。”

王伦堂老人说当时美军即将打到鸭绿江,“我们都知道东北的重工业当时是国家的重中之重,美军要是来上几炮,我们不就啥都没有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烟台市民的拳拳爱国之心在危急时刻体现得淋漓尽致,提起当年支持抗美援朝,王伦堂老人心里仍是满满的自豪和感动。

没有做假牙原材料

治疗任务非常艰巨

“解放前,一家德国洋行控制着中国的重要的医学材料、设备的供应。解放以后在党的领导下,上海成立第一家最大的牙科材料厂。但抗美援朝引来美国的报复,他们用军舰封锁公海,牙科材料厂因为原材料无法运输而倒闭。”王伦堂老人回忆,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1958年,他们接到了要为抗美援朝归国的军人们治疗口腔问题的任务。

“那个时候他们身上其他的伤都已经治好了,但是敌人的燃烧弹留下的面部烧伤疤痕却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这是口腔方面的问题,不致命,只是缺少牙齿的支撑,面部变形给他们带来的精神压力很大,因为咀嚼困难甚至无法咀嚼,也影响他们营养的摄入。”接到任务后,烟台市口腔医院也犯了愁,没有制作假牙的原材料,怎么给战士们安装牙齿呢?“烟台市口腔医院决定成立科研小组,由我负责,抓紧研发出适合制作牙齿的材料。”王伦堂老人接到任务后,开始从乒乓球等塑料制品着手,可是发现塑料太软,又实验酒瓶和手表壳等玻璃制品,也没有成功。经过多次失败后,科研小组开始学习以前从不涉足的化学知识,开始了解分子式,知道做牙齿用的材料是一种高分子材料。经过和来院治疗的战士们的沟通,王伦堂了解到飞机上的玻璃非常强韧,飞机爆炸了玻璃都还是基本完好的。“这个材料就很适合做牙齿。”王伦堂眼前一亮,但是问了很多人和单位,都说这是军工材料,是保密的,只知道是一种有机玻璃。

两万多斤材料靠两人

用大板车拖到火车站

后来,王伦堂和同事郝橡君带着省里开的介绍信远赴山西长治兵工厂。王伦堂老人说是哪个兵工厂不让问名字,所以也不知道具体名字。“我们的身份经过单位审查报到市里,再上报到省里,经过层层审批,才给我们开具了介绍信。兵工厂的人说你们是第一个进到兵工厂的外人,因为你们是帮助抗美援朝的军人,才可以来。”

王伦堂和同事发现他们的任务非常艰巨,“我们来一趟不容易,想多带点材料回去,可材料太大了,得将这些坚韧的能做飞机用的玻璃的兵工材料砸到核桃大小,再送到火车站运回烟台。”因为兵工厂的特殊性,一般人很难进入,他们无法找人帮忙。“兵工厂给我们规定,我们只能在招待所、仓库、餐厅三点一线走动,其他任何地方也不能去,打水都得兵工厂的人送给我们,不允许我们进入厨房打水。而我们两个人也从来没有干过这么重的体力活。”自踏入兵工厂那天起,他们整整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凭着两把大锤,砸出了两万多斤材料,并全部处理好。要往火车站运送时又来了难题,他们无法从外面雇车,兵工厂给他们一辆大板车,让他们自己往火车站运。“从兵工厂到火车站有10多里地,一次拉1000多斤,绳子勒进了肉里,生疼,只能用毛巾或者鞋垫垫在肩上。”两个人愣是凭借着一辆大板车用1周的时间将两万多斤材料运到了火车站,又运回了烟台。

60多人忙碌了3个多月

终加工出可安装的牙齿

材料运回了烟台,不代表任务就结束了,他们还得想办法把这些材料融化,通过各种检验,再制作成牙齿。“我们跑了烟台市所有有锅炉的单位,肥皂厂、化肥厂、化工厂、啤酒厂、张裕葡萄酒厂……逐一问了个遍,最终我们决定自己动手做一个干馏器,用钢板做一个大锅,上面带一个冷却塔,下面加热,先干馏,再蒸馏5遍取得结晶粒。”王伦堂老人告诉记者,这个“火候”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材料是高分子树脂,温度高了就凝固了,温度低了还不能融化,得一边加温一边搅拌,“似粘不粘的时候就好了。”然后再通过脱水、干燥、研磨等程序,加工出做牙齿的材料。“球磨的时候我们用的是大理石,不锈钢会磨掉一层灰,颜色就弄不好。”这个材料还得经过毒性、化学和物理检验,“我们用兔子做实验,将材料埋放在兔子脊梁皮下和肚子里,过1周看看兔子有没有炎症,附近的淋巴结是否肿大,没有就是没有毒性。”王伦堂老人回忆,这个活不能用工人干,得牙科教授、大夫才能把握好尺度,“我们那会儿就是半天看病,半天到工厂里当工人,工厂在烟台山医院附近。”60多人忙碌了3个多月,终于加工出可以安装的牙齿,烟台市口腔医院也成为当时全国地市级医院第一家成功研制出假牙的医院。之后,他们就奔赴长岛、蓬莱、栖霞、文登等地,为抗美援朝归国的战士们治疗口腔问题。

“当年我们给1万多名最可爱的人安装了假牙,解决了口腔问题。牙齿不治好,不只是影响相貌,还影响精神状态。有位战士和我说,从受伤以后就不知道水果和肉的滋味,现在终于又知道了;还有的战士说你等于救了我的命,以前我觉得生不如死,现在终于有了活下去的勇气。”王伦堂老人告诉记者,有的战士结婚以后还特地到医院送喜糖、土特产表达感谢,“他们说我们这个治疗虽然不是救命,但意义也很重大,给了他们生活的盼头。”

新闻推荐

山东有30.16万名烈士,各类烈士纪念设施达581处 在缅怀中汲取前进力量

□记者齐静报道本报济南9月30日讯青山埋忠骨,英名万古传。山东是革命老区,无数齐鲁儿女前仆后继,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

栖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栖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