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妙哉!巧哉! 文旅博览会烟台展区火爆

烟台日报 2020-09-19 09:09 大字

YMG全媒体记者 刘晋 济南摄影报道

昨天的首届中国国际文旅博览会游人如织。在烟台展区,剪纸、面塑、绒绣等展台引来大批游客驻足。匠人们用巧手,创作出一件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不少游客竖起大拇指,赞叹烟台匠人们的精妙技艺。

美哉!烟台剪纸

“你看,我可以不看,直接剪。”64岁的烟台剪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栾淑娟说完,就将眼睛闭起,剪刀飞舞,或细如发丝,或顺若流云,济南市民倪新民凑上前去仔细端详一番,然后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烟台剪纸,技艺精湛。”

栾淑娟是栖霞市臧家庄镇后高格庄村人,自幼生活在剪纸世家,她的奶奶、妈妈都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剪纸高手。小的时候,她就常常坐在小凳子上,双手托着腮,不眨眼地看着奶奶拿起剪刀顺手那么一剪,鸟啊鱼啊就都活灵活现地跃到了纸上,这让栾淑娟感觉非常神奇,小小的心里从此种下了剪纸的种子。

最早拿起剪刀剪窗花是在栾淑娟7岁的时候。栾淑娟家中有姐妹五个,在妈妈和奶奶的影响下,个个都痴迷于剪纸,尤其是栾淑娟和小妹栾淑荣,更是展现了超人的天赋,废作业本、废报纸一到她们手中,很快就变成了漂亮的“纸花花”。

“此次到济南,就是要让更多人了解烟台剪纸,喜欢烟台剪纸。”栾淑娟说,“看着剪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继承好、发扬好,并原汁原味地保持下去,我觉得很踏实!”

妙哉!烟台绒绣

在绒绣展位,华艺绒绣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石岩正在向往来游客介绍着绒绣的特点和用途。

石岩说,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亲自参与体验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动手需求,今年华艺绒绣带来了绒绣DIY套包,套包内配有纯羊毛线、网格布、绣花针、色卡、图纸等。

“相比于大家熟知的十字绣,绒绣套包不仅所用材料不同,针法也更简单。绒绣采用的是纯羊毛绒线和上浆后硬挺的棉质网格布,俗称钢丝布。毛线因其具有颜色深沉、不反光等特点,绣制出的图案立体感强、层次分明,与十字绣相比更加高雅大方。绒绣DIY套包所采用的是绒绣的基本针法——方点针,就是传统的斜针,绣制时比十字针更加简单。绒绣的网格布因布眼较大,绣起来也更容易一些。”石岩说。

石岩介绍,今年的另一款特色绒绣产品是创意便笺夹,十二生肖的样式活泼可爱,既可给留言条增添一点生动的色彩,又可以作为小收纳盒,存放小物件,一举两得,小朋友大朋友都很喜欢。

巧哉!烟台面塑

短短几分钟时间,一只“愤怒的小鸟”就从她的手中“诞生”。对于“山花奖”获得者王晓燕来说,面塑早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闲下来就会做点东西。”王晓燕告诉记者,获得“山花奖”之后,自己接触的东西多了,看到的东西多了,眼界也就开阔了。“在做工上越来越熟练,技艺也一直在不断提高。创作的主题多了,面也宽了。以前以仕女为主,现在开始做一些符合大众口味的小物件。”

为了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王晓燕在做一件作品之前,会将人物个性以及经历先了解透彻。“林黛玉性格是多愁善感的,所以在制作时,就要含蓄表现,以冷色调为主。王熙凤性格比较张扬、豪爽,在制作时我便用了红色来衬托……”王晓燕介绍,一件作品单从酝酿到设计制作,就需要十几天的时间。

而对于民间文艺工作者来说,也需要将好的东西传承下去。“而传承,首先要让孩子们有兴趣,这就是我为什么现在会选择一些符合大众口味的作品,创作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作为创作原型的原因。” 同时,王晓燕也在不停总结,“这段时间,自己也在反思,已经很久没有创作优秀作品了。是时候静下心来,创作一些精品了。”

新闻推荐

电商平台拓宽烟台农产品内销通道 从外销“一条腿”到内外“双循环”

□本报记者王琛今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企业和商家的新年商业计划,却催化了电商领域的“云端”新机遇。国家统计局...

栖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栖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