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来信的日子

烟台日报 2020-09-10 10:03 大字

□北芳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小时候很少有机会接触报刊和书籍。我与《烟台日报》结缘,是从二十多岁才开始的。

那时候,我在村里做代课教师,学校订了一份《烟台日报》,邮递员每周送两次报纸,教师们抢着阅读新闻,而我钟情的是每周一次的副刊文章。摘抄优美的语句,收藏副刊版面,成了我的业余爱好。偶尔也写几篇小散文邮寄过去,然后,便是望穿秋水地等待。曾经,邮递员的摩托车一响,坐在办公室的我,立刻起身迎出门口,接过一摞报纸,迫不及待地查找有没有我的信——哪怕是退稿信,也比杳无音信好。

后来,我不做代课教师了,家里不方便订报,就隔三差五地往村头的小商店跑。小商店订了一份《烟台日报》和一份《烟台晚报》,我从店主那里把副刊借回家,如饥似渴地阅读。店主不要的,我就收藏起来,集腋成裘,装订成册。在没有书读,又没有电脑网络的时代,我啃烂了自己装订的精神“面包”。报刊里的精华,慢慢滋养了笔尖的灵气,我开始动笔写乡村见闻和民风民俗。

三十多岁时,我结识了南方的几位老作家,他们帮我修改文字,发表作品,我们的联系,一直保持到现在。

四十多岁时,我有了电脑,开始给《烟台日报》等几家本地报纸网上投稿。一边写,一边继续过着等信的日子。

2012年1月,我的电子邮箱突然收到一封《烟台日报》副刊编辑胡文君老师的来信,问我寄的文章是不是原创的,我急忙回信说是原创的。

我掐着指头,愈发迫切地等待邮递员送报的日子。

终于,我在《烟台日报》的副刊上,看到了自己的两首诗歌和一篇散文。万般激动无法言说,十多年高不可攀的副刊,如今终于如愿了。后来我学会了在搜报网上查已发表的文章,查出我在《烟台日报》上的第一篇文章,是2011年8月发的《梁祝之爱》。在编辑的认可鼓励下,我马不停蹄地写稿、投稿、等信、查报。城里的副刊编辑,从胡文君老师换成了李凤老师;农村的北芳,那段时间,继续过着从家里到报刊点走读的岁月。

我开始博览群书,给自己充电。不管农活和家务琐事多么繁忙,我都会如期交稿。“走读生活”栏目持续的两年多,也是我写作成长、广交文友的关键两年。

那时候,文章发表了,许多样刊找不到,烟台几位文友便帮我收藏着,攒得多了,就寄给我。

2015年,《烟台日报》副刊迎来了可敬可爱的李编辑,承蒙她的厚爱和支持,我的文章经常在《烟台日报》的副刊上开花,我也常把一些文友的文章推荐给日报和晚报发表。我和李老师至今从未谋面,却像故人一般。至此,我与许多编辑的联系方式更加直接,有时一些稿件在微信直接发给编辑,而《烟台日报》和《烟台晚报》的各个栏目也都有了公众号,每天在手机上就可以阅读文章。

转眼间,我已年过五十,在匆忙的农活间隙、打工之余,仍然坚持写点文字,并出版了两本散文集,苔花虽小,也在用心成长,为世间留一抹芬芳。

今年正值《烟台日报》75岁华诞,回忆历史,开拓创新。

远观,75年前的9月18日,这份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张解放区沿海城市党委机关报,在烟台山下创刊。经历硝烟战火,与共和国一起成长,见证改革开放,记录时代发展变迁。

近看,我与《烟台日报》多年的通信经历,见证了她日新月异发展的辉煌历程。从手写邮寄到网络联系,从邮递员传送到网上传阅,我在等信的日子里,收获着属于自己的特别记忆。

《烟台日报》是千万读者的精神家园,是我一个习作者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平台,感谢编辑老师们对我的指导和关爱。新时期,我们与时俱进,和《烟台日报》一同谱写壮丽的新篇。

(作者系栖霞市亭口镇占疃乡占疃村村民)

新闻推荐

居住有保障 设施更完善 环境更优美 兰州新区书写宜居宜业宜游民生答卷

新区高楼林立栖霞湖畔乐悠悠2010年,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从2012年成立到今年,兰州新区始终将“民生之问”牢记心间,坚持科...

栖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栖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