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的家人们
康有为参加“戊戌变法”仅百日就失败,谭嗣同等六人被斩,康有为流亡国外,民国成立他才回国。1917年,在青岛的逊清学部副大臣刘廷琛策划张勋复辟,为复辟政权,刘廷琛任议政大臣,康有为任弼德院副院长,仅一周,复辟政权失败,刘廷琛重回青岛,康有为也来青岛,在青岛他拜访了刘廷琛,谒见了恭亲王溥伟。并写了《丁巳冬至日游青岛并谒恭邸于会泉》一首长诗,其中写有:海上忽见神仙山,金碧观阙绚其间。晓暾乍上映紫澜,楼观飞惊抗情恋。楼阁倚山临海滨,碧波浩荡通天边。吾时伏阙力争焉,大陈利害言万千。
那天正好是冬至日,恭亲王溥伟留他吃了馄饨。
恭亲王溥伟是清朝末年皇族中的少壮派领袖。
另外,康有为还游览了当时青岛第一景观会泉角,当时是青岛的第一游览景点,小山上依次排着5座德国人建的大炮,他游览之后又写了一首诗:《青岛会泉石矶望海观潮高至数丈异观也》:海水溟濛望石矶,怒涛高拍入云飞,飞帆渺渺和云水,岛屿青青日落时。这时期的青岛是在日本占领之下,所以他只停留了几天就离开了青岛,他当时住在什么地方不知道,只说青岛之旅馆费甚贵。
陈干(字明侯),康有为的门人,他参加了“鲁案善后委员会”,与日本人谈判收回青岛问题,终于达成协议,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青岛,当时叫胶澳商埠。
陈干留在青岛,住在观象一路5号,他说:“康有为先生1923年来到青岛,初居于我家中,每天冷水洗浴,后来,他买下了一座房子,将家人迁来青岛,他的子女在英国人办的小学读书。 ”
这座英国人办的小学,在现在的栖霞路上,与康有为故居很近。
康有为住在青岛,原想办一所学校,他看中了德国人建的俾斯麦兵营,他写道:“抚杖看云之余,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与乐乎!”但当时俾斯麦兵营住着北洋五师,他无能力使他们迁走,没有办成,所以康有为去了上海办学,不久之后吴佩孚的部下高恩洪任胶澳督办,他于1924年在俾斯麦兵营建了青岛大学,从此东关街才改叫大学路。
康有为墓始末
1956年,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全国政协委员)来青岛扫墓,青岛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张镜芙先生全程陪同,康有为墓当时在李村枣儿山(象耳山),往返途中,康同璧讲了许多往事,康同璧讲:“1927年,康有为在青岛著名粤菜馆,喝了一杯橙汁,回家腹痛,第三天病逝。 ”又讲:“康有为懂堪舆之学,生前经李村象耳山(枣儿山)时说:‘此为风水宝地’,他死后家人有争议,是葬于青岛还是回葬广东南海,当时就先暂厝青岛,后发生抗日战争,回广东已不可能,才正式下葬。 ”
1966年,青岛市图书馆与青岛市博物馆共同在鱼山路37号,两家是一个党支部,共用一个食堂。这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康有为墓遭到破坏,造反派把康有为的头骨和吕振文撰写的墓碑送到市博物馆,市博物馆举办了“造反有理展览会”,把康有为的头骨陈列在里面,上面写着中国最大的保皇党头目,把他的墓碑放在食堂旁边,把他冲洗干净,下面垫上砖当作一个桌子。夏天,有些同志嫌在食堂吃饭太热,就在这个“桌子”上吃饭。有一天,有两个青年从这里走,看见上面写着“南海康先生之墓”,有一个青年说:“南海康,还有姓南的?”另一个青年说“红色娘子军中的南霸天不就是姓南吗”现在想来是一个笑话,后来康有为的头骨和墓碑都保存在市博物馆里。
改革开放以后,决定重修康有为墓,当时,象耳山的原墓址已经修成道路,决定在浮山南面重建,市委副秘书长张心语带领市博物馆王梦凡等人和麦岛村支部书记,共同到浮山选择墓址,最后选定了浮山上的茅岭,于是在这里新建了康有为墓,墓前立着康有为的弟子、刘海粟先生题写的墓碑,墓后种着六棵柏树,代表戊戌变法牺牲的六君子,旁边有吕振文原撰的墓碑,落成之日,许多康有为的后人也参加了仪式。
李云光
康有为的另一个女儿是康同环,他的女婿叫李云光,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1980年我读了他写的一本《康有为家书考释》,其中康有为给方子节的信中说:“青岛,青山绿树,碧海蓝天,中国第一”。另外,李云光写道:“康有为在青岛买下了德国的提督楼”,提督楼现在译作总督楼,现在作为总督楼旧址博物馆。我看过这本书以后,立即给李云光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康有为买提督楼是不可能的,这座楼相当豪华,康有为没有这么多的钱可以买下它,即使他有这么多钱,政府也不会卖给他。”他回信说:“我有证据,其一是康有为的一首诗:‘截海为塘山作堤,茂林峻岭树如荠。庄严旧日节楼在,今落吾家可隐栖。’”“节楼”在清代就指军事领袖的住宅,德国在青岛的总督都是海军上佐,应该指德国总督的住宅,另外,他还寄来康有为的一封信 (复印件)其中写道:“吾今得宅,即德占初期的旧提督楼。”我看了以后,又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注意其中两句话,德占初期,旧提督楼,现在的总督楼是1908年建成的,提督楼是在总督楼建成以前的住宅,所以康有为写道是旧提督楼”,李云光又回信说:“非常感谢你,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当时住在青岛福山路4号,是否能拍张照片寄来,因当年德占青岛,康有为第五次、第六次上书光绪皇帝,光绪皇帝才下决心‘明定国事诏’开始了维新变法,在青岛能保护康有为的故居,是十分有意义的。 ”于是,我把福山路4号拍了照片寄去,他又回信说,“我给岳母(指康同环)看过,她说:“不对,请你再把福山路一带的房屋全部拍成照片寄来”,这是不可能的,无法做到。李云光又回信,寄来5张照片,但全是室内的照片,是康有为子女们在室内活动的一些照片,但是他的窗户和地板都清楚。我与李云光的往返信件都给青岛文物管理委员会看了,于是我们开始了寻找康有为旧居的漫长之路。
我们按照室内照片提供的一些情况,还有从其他方面得到的消息,觉得福山支路5号比较相像,后来,恰巧遇到一位曾在他家做过佣人的老人,她也说,这就是当年的康有为故居。于是,我又拍了照片寄给李云光,李云光看了十分高兴,同时附了一份在台湾的杜昭麟先生的一封信(复印件)杜昭麟先生在信中说:“……当时,我随南海先生住在青岛,他买下旧提督楼,但只有正房三间,不敷居住,于是,我奉他之命,把总督的马厩,加盖一二层楼,与原提督楼合在一起”,又说:“当年提督楼在原中国总兵衙门办公,提督每天骑着马去上班,所以才有较大的马厩。 ”这就是今天的康有为故居纪念馆。李云光又一次给我来信,他说:“会泉海水浴场的沙滩还有康有为的更衣用小房子,可有遗迹? ”会泉海水浴场现在叫汇泉海水浴场,也叫第一海水浴场,过去有很多木板制作的更衣室,但是经过几次重建,一次是青岛经过台风,被巨浪冲毁,一次是1945年日本鬼子在青岛大修碉堡,拆了海水浴场的木板作为钢筋混凝土的壳子板。解放后又新建几次,被上海《文汇报》称为“童话世界”,现在已经全部拆掉了,康有为的木板更衣室,早已不复存在。
康同环
我们在寻找康有为故居期间,李云光可能把我的信给他的岳母看过,所以康同环给我来了一封信:“……我已年老体胖,想去青岛,能否不挤公共汽车? ”我把信给了青岛市领导,但青岛市领导没有邀请她来,所以没有给她回信,过了几天,她又来信:“……当时我家住在凌道扬先生家对门,现在又在香港与他住对门,他创办了香港中文大学凌基学院。 ”
凌道扬是林学家,中国收回青岛以后,他担任农林事务所所长,林务局局长。他还是中国林学会会长,正是凌道扬建议,中国应该有植树节,中国政府采纳了他的意见,所以中国有了植树节。
这封信对我和文物管理委员会起了一定的作用,先查找凌道扬在青岛的住址,然后再找他的对门,最后才确定福山支路5号。康有为在另一封信中说:“吾虽卑小,而园很大,望海碧波,仅距百步。”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康有为故居的园子并不大,当年我父亲也跟我说过,过去青岛人称康家花园,但是今天看,园子已经很小,那些建筑是什么时期增加的,不得而知,当年康有为住在此处时与恭亲王溥伟是邻居,溥伟1933年迁居东北,把一部分家具送给了康有为。
有一年,当时的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宣,让我去市人大讲述青岛历史,这其中我讲到康有为在青岛的生活过程和他的故居,所以市人大决定,把康有为故居作为纪念馆开放,山东省也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庞 莲
有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说,康有为的墓在广东南海县,我觉得不对,就把康有为在青岛的生活情况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 《上海文史资料》上,又被《澳门日报》转载。康有为的儿媳庞莲当时是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她看到了这篇文章,就给我来信表示感谢。我当时还没有查到康有为故居,就问她康有为在青岛的故居在什么地方?她回答说:“我和同凝结婚时,先公已经逝世,我没有见过先公,也没有到过青岛,很抱歉,我不知道。”从那以后,我们先后有过4次往返封信,其中一封信说道:“鲁海同志:您好!来函敬悉,前给青岛文物管理委员会的信,的确,我也认为不对了,所以他们也无法复我,昨日适两位上海市文史馆内高级人员来访,我就将关于先公墓地复修的情况相告,将您给我的信给他们看了,他们即代我起草,写了一份给青岛文物保管委员会,他们说若再不复,后再由上海市文史馆出信了。 ”
1982年5月19日,庞莲又来信说:“鲁海同志您好!十六日来函敬意,您为了我先公复修墓地之事奔走,于心不安,将来待墓地完成后,我定来青岛扫墓,面谢!同志,我和您是素不相识,不知您高龄,可否相告,还是年轻人,照我推想,您一定是年老人,港地亲戚是很多,我皆去信通知,希望均能回来扫墓,这是对于康家一种非常光荣的事,对吗?专此草复,敬礼!安康。庞莲1982年5月19日”
还有一封写道:“……昨接我甥婿李云光由港来信云,就是关于青岛提督楼租购的资料,以及和小恭亲王溥伟有关的两首诗,加上罗荣邦著《康有为》一书中,南海先生墓的照片等已由港直寄给您了,并说,请我放心,(罗荣邦也是我康家的外甥,即同壁二姊之儿子,一直在美,前面已在美病逝)现我再去信给青岛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今幸得您的关心,先公自称天游化人,在天之灵,定能感激您的,我虽年老,体力尚健,在有生之年,作为康家的媳妇,能尽一份力量,也是应该的。祝安康!庞莲 1982年5月29日早”
还有一封信,是庞莲写给青岛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负责同志的,也请我转交。
信中说:“我叫庞莲,是康有为的儿媳,近悉,党和政府重修先公在青岛之墓,内心十分感动。不知修墓之事进展如何?祈能早日完成,我将前来青岛扫墓,我已去信先公在港台及美国的亲属,他们来信表示,一旦先公墓修复,将即赴大陆扫墓。盼复,此致,敬礼! ”
实际上,康有为新墓落成之时,康有为在美国和中国港台的亲人,没有前来,而庞莲应邀前来青岛。
康有为与崂山
康有为1923年,去游览了崂山,并写了一首诗与跋,镌刻在太清宫的崖壁上,改革开放以来,太清宫进行了修复。
1979年,山东人民出版社组织我们几个人写一本《青岛风采》的书,当时就住在太清宫。一天,邓小平同志来太清宫视察,游客们都沸腾了,我们也跟着看,当小平同志看到康有为的字的时候,他用浓重的四川话说:“好得很! ”
这首诗为:“天上碧芙蓉,谁掷东海滨。青绿山水图,样本李将军。神仙排云出,高台照金银。芝旗与松盖,光景蕤五云。群贤能冒险,渡海咸欢欣。楼船两飞轮,破浪入山根。山下太清宫,万竹夹道分。道人多道气,长须迎缤纷。殿前两百果,老树霄汉干。阶前一耐冬,千年尚郁蟠。蔽山弥万绿,涧流屈潺暖。直上崂山巅,夹道万卉繁。奇石起攫搏,或作虎豹蹲。老熊当道卧,异柏挂岩丹。苍松亿万千,漫山洪涛翻。应接目不暇,清赏心所安。欹岖过岭后,荦确石山赞山元。盘蹬登上清,惊看飞瀑喧。渐度山兀山臬山献,峰头草成茵。至正余摩崖,抚起感心颜。虽赏丘壑美,稍惜草木删。俯望碧海浸,超然十洲仙。吾生诸天游,世界等微尘。方士采药来,自此求神山。云昔秦始皇,登道随山刊。方壶与园峤,水中浮碧寰。白银为宫阙,仙人缟衣冠。楼阁倚缥缈,度劫亿万春。今岂有真人,玉宇琼楼寒。深恐六鳌动,铁围漂荡艰。龙伯国大人,提掷出九关。且游播耨迦,复欠晃昱还。何处非天际,暂复留人间。 ”诗之后附有跋,其文为:“癸亥五月康有为来青,偕张志易吾、崔世善修如自济迳来。与邹文蔚敬安、王大祯艺生、方作霏雨农、丁延龄晓帆、秦曾源云稼、王天伟幼云、戚运机愚勤、门人陈干明候、江希、张慕渠游崂山。警察厅长成维靖逸广率警卒三十余人护行,调金星轮船及一小轮,自沙子口渡海,电局牟钧德幼南,通电预办,乘月乃归。康有为赋诗写记。 ”诗刻于崂山太清宫后巨石上,诗与跋皆为康有为亲笔所书。原书于四张四尺宣纸上石镌刻,书法与镌工均精绝。癸亥年为公元1923年,康有为时年65岁。
结 尾
德总督于1908年迁往今龙山路总督官邸。值得注意的是,在楼北也有一个颇大的马厩,此马厩在中国收回青岛后为民居(现已拆)。至于总督从旧楼迁走后,德国还在青岛有五年时间,可能是总督副官居住。
新闻推荐
衣成龙黑夼,栖霞市庙后镇南端,一个深山里的村子。全村二百多户,山地六百多亩,山峦一万多亩,二十余条大山沟,沟深林密,长的主...
栖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栖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