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压缩审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 栖霞“一次办好”服务再加速

烟台日报 2019-03-25 07:02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海超倩倩国强YMG记者姜乾)“来之前,我通过手机咨询了卫健窗口的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材料,现场一次性办好执业变更注册业务,窗口人员服务特别热情。”一直在民营医院工作的张伟通过公开招考,在一家公立医院找到了新工作,日前她到栖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顺利办理护士变更注册业务,实现了“只跑一次”办好证件,这一快捷服务让她赞叹不已。

造就栖霞优质服务“金字招牌”,该市不驻足、不停歇,持续创新突破精简行政审批、改善社会服务等重点领域改革,打造“一次办好”改革升级版。“我们通过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推进综合监管和智慧监管,加快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营商环境,让行政审批服务再加速。”该市相关负责人说。

服务质量如何,跑腿次数多少是一个重要衡量标准。过去,栖霞服务窗口受理中,常有群众、企业因“少带证”造成来回跑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该市开展“容缺受理”服务,对符合要求的主要材料先予受理,部分材料经办理人签字后,可以选择快递寄送或者现场审查人员代为收取,为群众带去便捷。

“企业办理业务难免会有遗漏,就因为一份材料来回跑腿实在太麻烦,现在‘容缺服务’这么人性化,省去我们不少麻烦!”栖霞电业路一家口腔诊所负责人说,几天前他提交执业地变更申报材料时,发现缺少一份业务用房平面图纸,窗口人员针对情况实行“容缺受理”,图纸可以在后续现场审查时补交,特别暖心。“你好,我想咨询一下办理卫生许可证要准备哪些材料?”“我们诊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到期了,校验需要准备什么?”……如今,QQ、微信等线上咨询答复早已成为栖霞行政审批服务窗口的日常工作之一。办事群众只需打开电脑,通过全省社会组织管理平台,可在线提报预审申请材料,实现群众办事由“个人跑”变为“部门跑”、由“群众跑”变为“信息跑”,仅去年该市网上受理各类审批事项达300多件。

纠正申请人和经办人对告知材料理解的偏差,避免多头跑、重复跑、盲目跑,栖霞充分借助新媒体和互联网,运用窗口电话、政务服务网、医疗机构管理微信群、QQ群等多种模式,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和指导,办事群众可以在群内咨询业务、预审材料、预约办证、咨询办理进度,真正实现“互联网+政务”,提升了服务效率和质量,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新闻推荐

县市区可搭乘免费直通车 2019春季车展于4月11日至15日盛大启幕

本报讯(YMG记者逄苗)2019春季车展将于4月11日至15日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此次展会力求在4月为港城消费者呈现一场最...

栖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栖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