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旭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成刚 为果农搭起“致富桥”

烟台日报 2018-05-04 07:03 大字

一张黝黑的圆脸架一副用旧的黑框眼镜,沙哑的大嗓门透出一口朴实的乡音,今年42岁、穿着朴素的王成刚看起来并不像一个企业家,倒更像一位亲切的农家大叔。可就是这么一位颇具乡土个性的企业家,用自己的爱心和力量,多年来扶危济困、捐资助学,为身边的栖霞果农搭起致富的“桥梁”。昨日,走进栖霞市旭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时,只见原料厂地上,不时有满载废弃苹果枝条的大型运输车进进出出,卸载下来的枝条堆成了山。“这么多废弃果树枝条,哪儿来的?”面对记者的疑问,公司董事长王成刚介绍说,“果农家里有许多老旧果树枝条无处可放,我想能帮果农增加点收益,总比扔了划算。”王成刚的公司几年前就推出了废弃苹果枝条免费换有机肥的活动,解决了果农柴草堆无处堆放的难题,为大家带去了实实在在的优惠。王成刚的心中,时刻惦记着果农的利益。他邀请中国农科院烟台海洋研究所衣悦涛院士,亲自上门帮助进行菌种研究。实验做了数百次,终于攻克了技术难关,苹果枝条生物质有机肥也应运而生,获得了国家专利,添补了国内空白。“算上苹果枝条钱,一吨才800元,比市场价便宜了2000多元。”王成刚介绍,这样加工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在90%以上,超出市场肥料近一倍,“乡亲们就是我的亲人,能为栖霞果农做点实事,让大家花更少的钱,用上更优质的有机肥料,我由衷地感到高兴。”王成刚是个热心肠。在开公司之余,他把主要的精力都用在了帮助别人上。这几年,由于思想守旧,种植管理技术落后,很多果农的苹果品质和价格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趋势。为改变这一现状,王成刚决定为果农们义务普及苹果管理知识。

“讲课主要内容是土肥水管理和苹果的新种植技术,很多果农种植方法老化,更新管理观念很重要”,王成刚说。去年冬天,为扩大讲课覆盖范围,他从一入冬开始,一天跑3个村,连续33天跑遍3个乡镇,为100个村免费开展了管理课程。一年来,王成刚已免费为村民讲解果业管理课程600余场次,为困难果农捐赠肥料1000余吨,折合近百万元。即使不是果农,只要有困难,找王成刚也准没错,他的善良耿直在栖霞远近闻名。2015年,王成刚将种植一年的大棚蘑菇拿出来义卖,卖出的24000元全部捐给苏家店镇罹患脑瘤的18岁女孩隋雅君。2016年7月,官道镇喇叭沟村一女子严重烧伤,急需50万元救治费,王成刚立马带着刚卖出的1万元化肥款开车送到人家家里。2017年,他连续资助10名贵州省赫章县贫困学生;为观里镇观里村因火灾失去房屋的王殿彬捐款盖房;为夏季洪涝灾害中受灾严重的松山街道上艾口村捐款6000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身边的农村困难人群,王成刚不仅捐财捐物,还积极想办法帮他们增收致富。“农村没有集体收入,老百姓就很难富起来,需要有人帮他们组织起来,抱团发展”,王成刚说。2015年,他主动出资8万元帮蛇窝泊镇石角夼村购买钢构材料搭建16个种植大棚,2016年又赞助2万元帮苏家店镇集东沟村建设超大规模草莓大棚,发展集体经济。“按照现在一个大棚1年4万元的收入来算,这些大棚每年最少可以为村里带来60多万元的集体收入”,对于王成刚的帮助,蛇窝泊镇石角夼村党支部书记隋文浩非常感动。王成刚还每年免费用公司资源为村里提供食用菌、韭菜等的技术指导,帮助村民发展多种经营、增收致富。没有西装革履,没有名牌手表,新换的智能手机连牌子都不知名,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泥土气息的农民企业家,用最朴素的百姓情怀和最高尚的助人美德,为他人也为社会奉献着自己的芬芳。YMG记者徐睿通讯员王强徐菲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栖霞热心人想帮流浪女子找亲人

本报讯(YMG记者金海善通讯员荣强摄影报道)昨日上午,栖霞的王先生找到记者,希望媒体帮忙为一名流浪女子找到家人。王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冬天在栖霞市霞光路北头街上,他看到一名流浪女,女子一头...

栖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栖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