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规模化经营让农田实现高效

大众日报 2018-01-22 04:53 大字

□本报记者隋翔宇

本报通讯员王强玉光海超

隆冬时节,走进栖霞市蛇窝泊镇下范家沟村,最引人注目的是村口不远处连着的5个温室大棚,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大棚表面熠熠生辉。

走进一座大棚,映入眼帘的是生机盎然的黄瓜藤蔓,轻轻掀起绿叶,一根根带着露珠的黄瓜有的已经成熟,有的刚开出嫩黄的花蕊,甚是喜人。

“无需水洗、轻轻一擦,咬一口清脆甘甜。”见有人到访,正在田间忙活的村党支部书记李明起,一边随手摘下几根黄瓜,一边介绍。“一个棚占地一亩多,产量能达到1万多斤,收入可达5万多元。”李明起说。

与火龙果大棚相比,黄瓜大棚算是小巫见大巫。隔壁的火龙果大棚,种植了约千棵火龙果幼苗,一年后即可少量挂果,两年后进入盛产期,亩产5000斤左右。“按现在市场价格计算,一个棚收入15万元不成问题,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李明起介绍。

据了解,此前大棚所在的农田,采用的是传统的分散经营方式,种植粗放、效益低下,当地村民忙活一年,挣不了多少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下范家沟村两委在2017年号召村民成立了鸿源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托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实行土地规模化经营,共吸纳60余农户以土地方式入股,目前已流转土地100亩。对于土地入股的村民,村委按照每亩每年2000元的标准予以补偿。

流转过来的土地,合作社建起了现代化苹果示范园80亩,采用宽行密植集约化栽培、高纺锤型修剪、行内覆盖、机械化作业等先进技术,栽植了矮化自根砧苗木,发展纳爱斯苹果、烟富系列、2001等优质苹果品种,预计进入盛产期后每亩地每年可增收3万元。

对于余下的20亩地,在栖霞市委组织部下派包村第一书记李清哲的带领下,村两委先后到青岛、河北等地进行了参观考察,最终决定进行高效农业种植。

“发展大棚种植,除了考虑到产值高、效益快外,也是因为冬季农闲,村民有时间、有精力”,李清哲说,“为此部里2017年多方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帮助村集体先期建立了5个果蔬大棚,加上水利、基建等投资接近200万元。现在来看效果非常明显,预计这5个棚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近60万元,并且可带动20多位村民实现就业。”

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加集体收入,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下范家沟村还在村中心大街两侧栽种了猕猴桃树苗,交付周边村民管理,所得收入集体、村民按比分红。村合作社将每年提出20%的收益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其余用于果农入股分红及合作社自身运转,预计年可增加集体收入60万元,平均每户百姓增收4000元以上。

新闻推荐

“中国好人榜”山东连续四年夺冠 ◆去年山东上榜人数123人◆截至目前共858人入选

□记者赵琳报道本报济南1月10日讯今天下午,2017年12月“中国好人榜”发布。记者梳理榜单发现,山东全年共有123人登上“中国好人榜”,居全国首位。截至目前,山东入选“中国好人榜”的...

栖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栖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