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瑶贝珠丁

烟台晚报 2016-12-16 00:00 大字
李心亮

上初中的时候,接触第一部武侠小说,是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其中有一个细节,至今还记得:郭靖第一次邂逅女扮男装的黄蓉,请黄蓉吃饭。黄蓉点了几个精致的菜品,其中有一品江瑶柱。黄蓉却嫌店家的瑶柱是三年前的陈货。当时不明所以,不知道瑶柱是什么。上世纪90年代中期,烟台地区大面积养殖栉孔扇贝,凭感觉,觉得瑶柱就是干制的扇贝丁。但,金庸先生是浙江宁海人,他写成《射雕英雄传》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事情,又模模糊糊觉得,说瑶柱是扇贝丁干制而成的似乎说不通。这个疑惑,一直存在心底。

诗文瑶贝显芳华

年岁渐长,书读得也多了些。直到几年前才知道:瑶柱是江瑶贝的贝丁,不是现在的栉孔扇贝的扇贝丁。江瑶贝,是中国沿海盛产的一种贝类。南方多于北方。尤其是东海南海沿岸的闽浙粤三省,吃江瑶贝有上千年的历史。北宋的大文豪苏轼,被贬到惠州、儋州、琼州时,就不止一次吃过江瑶贝。在惠州时,吃惠州的荔枝,还用琼州的江瑶贝做比喻。其诗曰:似开江瑶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用洁白莹净的荔枝肉与江珧柱、河豚腹相比较,真是别具一格。南宋的文学家,词人刘子翚,字彦冲,号病翁,是理学大师朱熹的老师。他是福建崇安人,有不少的海味诗传世。其中有一首《食蛎房》,诗曰“江瑶贵一柱,嗟岂栋梁质”,更是极力推崇江瑶柱的名贵与鲜美。南宋宰相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谥清献,先世是河南汴京(今开封)人,其曾祖因乱南迁,后人先后徙居江西宁都、广东河源,至其父始定居广州增城。做《西江月》词曰:“名与牡丹连谱,南珍独比江瑶。闽山入贡冠前朝”,也是极力夸赞南方的名果荔枝肉的洁白娇嫩堪比江瑶贝柱。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介二·海月》记载:“浙江奉化,四月南风起,江瑶一上,可得数百。如蚌而大,肉腥韧不堪食。惟江瑶柱长寸许,圆似钉珠,白如雪珂”。这描写的就很是详尽了。不得不佩服六百年前的李时珍,做学问做得扎实,把江瑶柱的形状、颜色描绘得栩栩如生。苏轼、刘子翚、崔与之、李时珍这些古人,描写赞美的都是东海、南海的江瑶贝,不是咱们胶东半岛渤海湾的江瑶贝。我翻阅查找了清代学者郝懿行(栖霞人)所著《记海错》,其中却没有江瑶贝的记载。难道咱们胶东沿海不出产江瑶贝吗?

答案是否定的。咱们胶东沿海各县,尤其是蓬莱和长岛两县,是最近二十年中国最好的最优质的江瑶贝的产区。那为什么古代的胶东人不吃不识江瑶贝呢?

蓬莱的江瑶贝捕捞历史起源于1999年左右,鼎盛于2011年前后,最近三四年产量下滑得厉害,可以说是近海探明的资源已经捕捞几近枯竭了。胶东人为什么在古代不重视江瑶贝呢?其一,咱们胶东自古以来就是鱼虾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烟威(烟台威海地区)渔场是中国的第二大渔场,地位仅次于舟山渔场。上世界90年代初,才发生了资源枯竭、鱼虾匮乏的局面。在有鱼有虾捕捞的情况下,丰富的江瑶贝资源根本就没有人理会重视。其二,与生产工具的进步有很大关系。闽浙粤三省的江瑶贝一般生长在浅海的滩涂上,三四米深浅的海水中;而蓬莱的江瑶贝生活在渤海的深水中,一般是十米以上的水深,才有江瑶贝的踪影;而长岛县的江瑶贝的主产区大钦岛、小钦岛一带,水深更是到了二十五米到三十米才是江瑶贝大面积生活的地带。所以,这两个原因,造成了江瑶贝一直以来不被胶东沿海的渔民看好,也成不了胶东渔民主要的捕捞品种。犹记得三十多年前,那时候蓬莱沿海的渔船拉对网作业最为盛行,一般在蓬莱阁田横山以西,水流比较平缓的沿圈江一带的泥沙底海域拉网作业。偶尔,就能有一网拉上三个五个大江瑶贝。蓬莱人说话有点土,那时候都管这个江瑶贝叫“大骚蛤子”,拉上来,一般也没有稀罕吃的,又都扔回海里去了,或者捎带到岸边,给孩子们玩。确实是,江瑶贝肉又腥又老,江瑶柱也老得发艮,咬不动,基本没有稀罕吃的。

胶东瑶贝实可夸

渤海湾的鱼虾资源在2000年左右产量达到了历史的最低点。有一些比较有头脑的渔民就想尽一切办法开发新的捕捞品种,这个时候,捕捞江瑶贝这种生产方式诞生了。

渤海湾的江瑶贝,其实是味道很鲜美的,一点也不次于栉孔扇贝的扇贝丁,而一粒江瑶贝的瑶柱能有十到十五粒扇贝丁那么大。原因是,咱们渤海湾的江瑶贝是冷水类贝类,而闽浙粤的江瑶贝是暖水类贝类。它们那里的江瑶贝口味发酸,而我们渤海湾的江瑶贝的口味是鲜甜的。但是在闽浙粤南方几省的沿海地区,都特别喜欢吃江瑶贝,都把江瑶贝作为宴席上的高档菜来对待。尤其是福建沿海,新人结婚的最后一道菜,必须是各种各样烹调手法做出来的江瑶贝,没有江瑶贝的结婚宴席是最被人瞧不起的。福建人还给江瑶贝起了个有地方特色的名字:带子。我估摸不透这个名字的由来,还请有知识的人教我。

胶东半岛渤海湾的江瑶贝,最近二十年间,也屡屡上了北方各大宾馆酒楼的餐桌,也渐渐被胶东人甚至整个山东人认可。咱们烟台人最喜欢的吃法是鲜嫩的刚打捞上来的江瑶贝丁切极薄片(注意切江瑶贝必须横着瑶贝柱的丝来切),蘸辣根。据说这是从外国传过来的吃法。比较家常的是韭菜炒江瑶贝片,或者芙蓉江瑶贝片,价格也是不菲。一盘以江瑶贝为主料的菜,售价没有低于五六十元的。我们蓬莱的沿海人家,在收获江瑶贝的每年的春夏秋季节,最常吃的就是江瑶贝丁饺子、江瑶贝丁韭菜饼。一般的沿海人家,就算自己家不打鱼,也有打鱼的亲戚朋友。一到收获的季节,很多的冷藏厂就雇佣附近农村的妇女们,往往挑灯夜战,没日没夜地剖江瑶贝。剖下来的残江瑶贝丁,不合格的过小的江瑶贝丁,都会贱价甚至白送给剖江瑶贝的妇女们。这时候,就会有亲戚朋友送来尝鲜。江瑶贝丁饺子和扇贝丁饺子相比较,基本没有什么大区别,一样的鲜美嫩滑。

蓬莱瑶贝血泪洒

咱们胶东沿海的江瑶贝丁,虽然是“入口浓鲜,甘爽韧滑”,但捕捞江瑶贝,确是所有渔业生产活动中最危险的一项生计。

蓬莱的江瑶贝,主产区在田横山以西,栾家口港以东,沿圈江(渤海里的一条江流水道名称)以北的方圆二十多平方公里的那一片海域。那一片海域,水流平缓、风浪小、水面平静。水深在八米到十五米之间,海底是半泥半沙底子。这片水域之下,就生活着千千万万头江瑶贝。江瑶贝属于双壳贝类。它的贝壳大而薄,前面尖尖,越往后越宽,呈楔形,就像是海虹的一百倍放大版。颜色淡褐到黑褐,年头越久,颜色越深。当年生的小江瑶贝带点黄褐色而略透明。江瑶贝是用壳的尖端直立插入泥沙中生活,全是淤泥的海底没有江瑶贝,它撑不开两扇薄薄的贝壳;全是沙子的海底也没有江瑶贝,它赖以扎根的足丝抓不住可以固定身体的东西。江瑶贝用足丝把自己固定在半泥半沙的海底,成群成帮,密密匝匝,一个挨一个,在海底就仿佛是一片石林。江瑶贝一经定居以后,就终生不再移动。它是一大半身子埋在水里,上部四五厘米露出在水面,以单细胞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物。江瑶贝记得住自己的年龄,着床成型之后,一岁的江瑶贝长得特别快,在一年内能长到半尺长短,以后每年长一圈,就像是树的年轮一样,越往上,圈越密,长得越慢。口味最鲜嫩的江瑶贝柱是两年到三年之间的。超过了五年的江瑶贝,瑶柱就发老、发艮,就不受吃。江瑶贝是贝类中的老寿星,最大的能长到将近三尺(一米)多长,二十多岁,这样的江瑶贝柱,没法吃,老得咬都咬不动了。江瑶贝的产卵期在七月的中旬左右,我们蓬莱人有个专门说贝类产卵繁殖的名词叫:放浆。公的江瑶贝和母的江瑶贝排出了卵子和精子(和扇贝里面的黄黄红红的子一样,但比扇贝的要大得多),随波逐流,遇到适宜的温度和地方,就孵化成一片一片新的小江瑶贝。江瑶贝还有个特点叫:烂滩。就是生长到一定的年龄,七八年左右,就成片成片地自然死亡了。江瑶贝贝壳经过风浪磨砺,经过岁月的淘洗,又变成了砂砾。这又是江瑶贝的一个轮回。

每年清明节过了,蓬莱捕捞江瑶贝的大船就昼夜停泊在海里,船上装着淡水,食品,最多的是氧气瓶。旁边一般都停靠着两三艘小快船,预备往岸上冷藏场运送捕捞上来的成品。捕捞江瑶贝的渔人,我们蓬莱人叫“猛子”,以东北人居多,当地人干的很少,很多身体棒、水性好的东北小伙,都愿意干这个来钱快的行当。一个猛子一年干七八个月,能有二三十万的收入。报酬一般都是按个头算,捡上来一个江瑶贝船主付给猛子多少钱,多劳多得。这路活计,虽然挣钱很快、很多,但危险性太大了。一来,咱们蓬莱这里的水深,水压大,长时间的水下作业,风湿类风湿,使身体很容易变形。我认识几个东北的猛子,年纪轻轻的,手脚都勾勾在一起,就是捕捞江瑶贝落下了病根;二来,水下作业,意外太多,一不小心,很容易送了性命。每年都能听到,谁家雇的猛子憋死了或者别的原因死于水下。就算是赔个几十万,人命都没了,要钱还有啥用?

我亲亲的渤海湾!鱼少了,虾少了,现在又瞄上了在深海海底繁衍了几万年的江瑶贝,当自然资源被一寸寸掠夺干净的时候,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也在一步步地加剧。

新闻推荐

雄安酝酿金融构想 泛金融板块大涨

4月13日,雄安概念的子概念——泛金融概念大涨。下午一开盘,栖霞建设便直拉涨停,其后,宝硕股份、泰达股份、海航投资、常山股份等多只个股涨停。昨日,有报道称,雄安新区将大力引进金融机构,打造...

栖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栖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瑶贝珠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