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结合创业,保护非遗也能挣大钱, 栖霞探索非遗发展新模式,相关从业人员突破9000余名,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

今晨6点 2016-10-01 20:10 大字

栖霞市通过一系列举措激发非遗活力,探索非遗实业化及产、研、销一体化路径,形成非遗发展的新模式。目前,该市开发出非遗产品9大类48项,从业人员9000余名,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利税1100余万元。在非遗产品的拉动下,今年以来,该市旅游纪念品销售收入实现1.5亿元,占该市旅游总收入的7.8%。

YMG记者申吉忠通讯员林新忠王强摄影报道

推动非遗创业向服务催化转变

“走不走出去,大不一样!”栖霞剪纸传承人栾淑娟说。她过去一直认为自己的剪窗花技艺不足挂齿。近年来,栾淑娟通过政府提供的信息,参加国内外展演,她充分认识到剪纸艺术的价值,后来经过认真揣摩开发出了独具特色的“栾式剪纸”。为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推动非遗创业由群众自发向服务催化转变,栖霞出台多项政策,对优秀非遗资源的开发进行财政补贴。政府出台相关规定,对有发展思路但缺少厂房和资金的创业主体,给予提供厂房并可享受两年免房租的优惠政策。栖霞砂大碗传承人孙德民今年58岁,他16岁开始与父亲学砂大碗手艺,掌握了制作工艺。今年在政府的支持和鼓励下,他投资3万元回到臧家庄镇东山庄村创业,建起20平方米的砂碗窑一座。如今,第一窑已经于11月30日正式出窑,目前他制作的“栖霞砂大碗”和其他陶艺品销售火爆,远销胶东各地。据孙德民保守估计,他今年可获利30余万元。

手工作坊与工厂化生产相结合

栖霞面塑传承人姜振英告诉记者。“我的花饽饽讲的是货真价实。不能为了钱而以次充好,宁可少赚点,也不能砸自己的牌子。”几年来,姜振英坚持纯手工制作面塑,制作出的花饽饽以栩栩如生的造型、色彩艳丽的图案远近闻名,方圆百里的老百姓每逢举办新人结婚、孩子满月等礼仪时都向她定制。如今,姜振英的花饽饽供不应求。在经营模式上,坚持手工作坊与工厂化生产相结合,是近几年来栖霞市探索非遗产业化及产、研、销一体化的一大特色。一方面鼓励传承人坚持纯手工制作,打造精品。另一方面,在保证核心工艺不变的前提下,鼓励传承人通过引入现代化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刻瓷艺人徐磊引进多台数控刻瓷机,实现了用机器刻字、刻画,作品也由过去一个月出两三件提高到一周出三四件成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开拓非遗+实体店+互联网模式

在过去,非遗产品大多出自家庭手工作坊,销售渠道也较为单一。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非遗产品的营销之路需要多方位的拓展。栖霞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采取多种手段开拓非遗产品的销售之路。

锔艺传承人王斌原来靠走街串巷修补瓷器为生,近年来通过参观学习,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定向爆破相结合的手工方式,对破碎的紫砂壶进行艺术再造,并创造性地加入金、银等贵金属进行修饰,极大提升了紫砂壶文化附加值,一个破损的紫砂茶壶经过修补后最高卖价可达10万元。现在王斌与其子女经营了3家锔艺实体店,并在淘宝网开设网店,目前网店已赢得了良好信誉。

在非遗和旅游的结合中,栖霞充分发挥旅游景区多、游客多的优势,将非遗产品作为特色旅游纪念品进行营销。同时探索“非遗+实体店+互联网”模式,建立起立体化营销网络。采取“非遗+中介公司”模式,形成一体化营销体系,有效地提升了栖霞非遗品牌的价值。

栖霞砂大碗传承人孙德民在自家小院检查刚刚出窑的“砂大碗”。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丘祖龙门拳展演贺新年

晨报讯(YMG记者刘晋通讯员佘世烨摄影报道)烟台武术健身大讲堂走进栖霞暨首届丘祖龙门拳表演辞旧迎新贺元旦活动于12月26日下午在栖霞庄园小广场圆...

栖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栖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