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还记得小时候 用过的砂大碗吗, 编 者 按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烟台,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文化遗产广泛,勤劳智慧的烟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灿烂的

烟台日报 2016-08-25 08:33 大字

YMG记者慕溯

提起栖霞砂大碗,许多人并不陌生。在儿时,许多家庭饭桌上用砂大碗蒸出来的“蒸虾酱”、“扣肉”等,成为一道无可替代的下饭菜,其味绝美。如今,栖霞砂大碗制作技艺走进“非遗”,也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5000年前的手艺

在申报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时,“栖霞砂大碗制作技艺”被鲁东大学兰玲教授看好:不仅是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项目有望冲击国家级非遗。物以稀为贵,可见,砂大碗已不再是寻常百姓家盛放佳肴的重要器物,其制作技艺也正逐日“消逝”而亟需得到保护。

见过砂大碗的人都记得,其造型往往粗犷、大方,与北方人的性格正相符。关于栖霞制陶业的记载,最早见于清康熙《栖霞县志》疆理卷,载:“有攻木之工,攻金之工,攻皮之工,设色之工,又有土工、瓦工、石工,与他邑略同。”其中的“土工”就是指制作陶器的工人。同时,清光绪《栖霞县志》疆舆志也载:“诸色工匠俱有,唯略拙于他邑。”其中的“唯略拙于他邑”正是符合了砂大碗的特点。如今,在栖霞的臧家庄东瓮村、东山庄村等一带,砂大碗制作技艺仍在流传。

孙德民是栖霞市臧家庄镇东山庄村农民,他出身于“砂碗世家”,16岁开始跟随父亲做坯烧窑,至今从事烧制大砂碗这门手艺已经有43年历史了。孙德民说,据老人们代代相传,砂大碗的渊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

这一“推测”有据可查:据栖霞考古发现,汉朝时就有了砂大碗。有文字记载的史料反映,到清朝初叶,技艺成熟,开始广泛在民间使用,成为栖霞人日常生活的主要餐具。“当年我的祖先从云南来到东山庄居住,生子传艺,已经历经了370多年。”关于砂大碗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当年唐太宗御驾亲征攻打高丽,途经栖霞,用翁留窑的砂大碗进膳后,龙颜大悦,故赐名“得禄”,所以在栖霞砂大碗又被叫作“得禄碗”。

泥与火的结晶

纯手工工艺制作的“胶东砂大碗”堪称“泥与火的结晶”,这绝对是门技术活。虽然制作工具比较简单,主要有轮子、坐床子、甑子、碗楦头、碗皮子等,但制作工艺则包含了原料加工工艺、器物成型工艺、阴干晾晒工艺、焙烧出窑工艺等诸多步骤。而这其中,最难的就是烧窑了。据介绍,烧窑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活儿,一般的匠人能制作砂大碗,但烧不好窑。烧窑一般在小雪之后,窑有大有小,大窑烧的时间就长,小窑烧的时间短。当地的窑都不大,一窑大约能烧2万多个碗,需要坎盆500多个。

过去,烧窑都是用山上的干松柴。后来开始试着用煤烧窑,效果也不错。烧窑是个苦差事,一般从生火那天起,要连续不断地烧上五天五夜。但这只是个大体的时间,烧窑的师傅都会看火,一般的窑都会在窑前脸旁边留有一个“尖眼”,有经验的师傅会通过这个“尖眼”来看窑内的火势。一开始烧时,窑内的火发红,窑温超过1200℃,而且窑顶的烟囱上冒出的是黑烟。而当窑快烧好的时候,窑内的火就会红里透着白。再看窑顶的烟囱,如果冒出来的是火,而且烟囱上的黑灰变成了白灰,那么窑就基本烧好了。窑顶要开一个天窗,主要是往外走潮气,一开始火要慢,烧一两天,等潮气走完,就封死天窗,大火烧上两三天,可以停火了。等把窑晾上三两天,就可以出窑了。

危机下的新活力

砂大碗制作得到空前发展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东山庄村为例,当时这个几百户的村庄共有六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至少有一处土窑,每队都有工匠10人左右。而在臧家庄东瓮村,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烧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砂大碗这种有些“土气”的餐具开始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窑倒人散后,“胶东砂大碗”出现了危机。“砂大碗品种少且单一,虽然产品走俏,但在先进的科学技术挑战下,传统纯手工工艺受到极大的威胁:劳动强度大,生产加工周期长,制作成本高,商品的价格低。说不定没有几年,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碗碗罐罐在市面上就再也寻不到了。”不仅孙德民,东瓮村90后砂大碗制作技艺传承人王浩宇也曾出现过这样的担心,“可咱不能让这个手艺活没了继承人。”

然而,在“复古”潮流来袭,及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砂大碗这种传统的餐具又重新被消费者看好,过来买砂碗的大多是些城里人,常有人开车打听着路来到这个丘陵环绕的小山村买碗。王浩宇记得,有次烟台市区一家酒店到这里看货之后,当场就拉走了3000个砂碗。这让他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希望。

如今,栖霞砂大碗制作技艺已成功入选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信,这门技艺又将在古老的历史中,绽放新的活力。

新闻推荐

全面实施创新发展战略,重点扶持20户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加快260余项专利成果的转化应用, 创新成引领栖霞发展第一动力

本报讯(通讯员王强言芳海超YMG记者徐睿)苹果也能通过拍卖来销售。日前在栖霞果品拍卖中心记者了解到,该中心本月底正式投入运营,将成为目前国内首个果品...

栖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栖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