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手榴弹头重现战火中的兵工厂

烟台日报 2014-01-09 17:49 大字

在残酷的抗战年代,兵工厂不但经常遭到日寇的“扫荡”和“围剿”,还不时受到伪军的侵袭和干扰,厂房被炸毁烧光,设备物资被抢走破坏,人员屡遭残害,厂址不得不经常搬迁。作为胶东兵工厂的遗址之一,栖霞市桃村镇新庄村老庙沟的村民们,经常会在山里发现抗战时期兵工厂土造的手榴弹头,为研究胶东的抗战史提供了大量实物史料。“这个是在河沟里发现的,基本上每年都会找到几个手榴弹头。”栖霞市桃村镇新庄村老庙沟的村民赵启建指着一个满是锈迹的手榴弹头告诉记者,去年7月份他出门干活时,在家门口的河里发现了这枚手榴弹头,“可能因为连续下雨,才被冲了出来。”赵启建告诉记者,由于村子原来曾是胶东兵工厂的遗址,这些年来他经常会发现手榴弹头,每次他都会有意识地存放起来。“兵工厂在村里一共才二三个月的时间,就被国民党顽固派蔡晋康等烧毁,由于八路军部队迅速撤离,兵工厂制造的很多手榴弹头都遗留在了村子里。”赵启建告诉记者,胶东第一兵工厂于战火中诞生,战争逼着它必须迅速长大。1938年3月,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大队在黄县城东南的圈杨家创建兵工厂。8月,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兵工厂发展到500多人。1939年3月,因日伪军扫荡蓬、黄、掖根据地,兵工厂经蓬莱、栖霞、招远、莱阳边界,大部分迁至平度县涧里村,另一部分转移至莱阳县明山村,此时归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领导,因而改称五支队兵工厂,后定为第一兵工厂,也就是现在所称的“胶东第一兵工厂”。6月,该厂迁至栖霞境内庙后高家沟村。8月,为扩大生产规模,又迁至回龙夼西南3华里处的老庙沟里。

作为胶东兵工厂的遗址之一,老庙沟村的许多村民都有发现手榴弹头的经历,人们在锄地、种树的不经意间就会收获“惊喜”,但像赵启建这样细心保存的人却不是很多。“每次发现弹头,我都会把它冲洗干净,然后晾干,用塑料纸包好之后再放在家里存起来。”赵启建说。“第一次发现弹头是在18年前,当时家里盖房子挖地基,一下子挖出20多个,觉得新鲜就给收拾起来了。”赵启建说。从1995年至今,赵启建已经发现了50多枚手榴弹头,这期间有好多人来村里搞研究,大部分的弹头赵启建都捐了出去。文/YMG实习生逄苗图/YMG记者唐克

报料台

本栏目欢迎广大读者提供史料线索,向我们讲述你所了解的红色史料背后的故事。读者可以拨打市胶东红色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6789282、6789290或本报24小时读者热线96110,提供红色史料征集线索。也可将相关线索发送至liujie@ytdaily.com或121837980@qq.com。

新闻推荐

牙山山火全部扑灭

本报讯3月14日下午,栖霞市唐家泊镇西上寨村发生火情,导致牙山森林火灾。灾情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出动力量进行扑救。救火期间,一线军民人员达到1...

栖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栖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