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60岁的手艺人孙文政说,做碗手艺在他家传了百余年,如今面临失传困境。三十年来,孙文政连一个徒弟也没收到———, 胶东“沙大碗”谁来传承?

烟台日报 2012-01-18 18:29 大字

用惯了精美瓷碗的城市年轻居民,说起沙大碗,陌生一点不奇怪。在栖霞市,有一位60岁的老人,几十年钟情于烧制沙大碗,在经历受人青睐、销售红火,继而无人问津,到再次被消费者看好的过程后,老人似乎看到了沙大碗的希望。但遗憾的是,这项在家族传承了百余年的制碗手艺,如今后继无人。尽管老人愿意毫无保留地将手艺传承给年轻人,但30多年来,连一个徒弟也没有收到。

1月14日上午,栖霞市臧家庄镇北麓的东山庄村,听说有人慕名从烟台找寻“沙大碗”,已经60岁的孙文政早早等在村口。

孙文政有两栋房屋,一个用来居住,另外一个老宅用来制作沙大碗。

轻轻叩开老宅的大门,院子里除了枯草,就是墙脚堆放的被茅草覆盖的一摞一摞的沙大碗。

沙大碗,过去胶东农村家家户户都使用,它是一种用黄泥烧制而成的非常普通的碗。

这种碗表面粗糙,没有什么色彩,不用上釉,颜色就是直接从窑里烧制出来的样子,黑红或是桔红,看起来很丑,用手摸上去好像有沙粒似的。老辈子的人们用它来熥菜。据说,同样是碗,用“沙大碗”熥出来的菜,味道特别,与其它的碗就是不一样。

孙文政说,做沙大碗一般是在清明前后,天暖了,开始制作泥坯碗,然后要在封闭的屋子内晾晒半年,等入冬小雪后开始烧制。用的泥土都是采自地下几十米,除了加水,不添加任何东西。

在孙文政的记忆里,30年前,村里做碗的人很多,每逢赶集,他和同伴们推上一小推车的碗盆,很快就卖完。如今时过境迁,沙大碗已经无人问津。

“卖不动,但是手艺没撂下。”孙文政说,一辈子就会这一门手艺,撂下不忍心。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完全“土造”的沙大碗,在外来的精美瓷碗面前,只能低下曾经高昂的头颅,逐渐被遗弃。

在孙文政老宅的厢房里,堆了一屋子的沙大碗。这些纯手工制作的碗按大中小三个型号,价钱分别是6元、5元、4元,一窑下来,毛利不足10万元,除去煤钱、租窑钱,如果功夫不算钱的话,一窑下来,能挣个七八万元。在农村,这样的收入还算可以。即便如此,还是很少有人喜欢做这一行当。

如今,孙文政成了全村唯一一位坚守者。他告诉我们,他的父亲孙宝喜、爷爷孙稀法都是当地有名的高手。他17岁就在生产队里学习烧窑,至今40多年了,对沙大碗深有感情。

目前在胶东地区,手工制作沙大碗的工匠凤毛麟角。孙文政说,他知道的老匠人都离开人世,这项手艺在他家传了几百年,他真的不想断送在这一代人手里。孙文政说,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已经放弃传承。几十年过去,连一个学生也没收到。

令孙文政感到欣慰的是,随着人们环保和保健意识的增强,沙大碗这种传统餐具又重新被消费者看好,而且销量有所增加。“许多人慕名上门来购买,常常一买就是七八个。”

一方面是沙大碗重新受到青睐,另一方面是沙大碗制造工艺乏人传承,孙文政的愿望能在新的一年实现吗?

YMG记者夏红尧通讯员林新忠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市领导在点评栖霞市桃村镇创先争优活动时要求, 积极创先争优增强发展动力

本报讯昨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良在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下,到栖霞市桃村镇调研点评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情况。他要求各级进一步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

栖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栖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