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66万栖霞人民都过上好日子, ———栖霞市实施“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纪实

烟台日报 2011-03-08 18:43 大字

“投资1.44亿元,修建233.6公里农村公路,真正将农村公路建设成‘民心路\’、‘致富路\’;

投资4.2亿元,完成生物质热电工程项目建设,从此结束栖霞无集中供热的历史;

投资1.7亿元完成260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这是日前从栖霞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传出的声音。其实,这只是该市确定的“十件实事”的一部分,“抓重点,提效能,求突破,惠民生”已成为栖霞市委、市政府今年各项工作的主基调,2011年,该市将投入10亿多元资金用于改善民生。对此,栖霞市委书记刘广华这样说:我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和最大政绩追求,努力实现包容性增长,让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得到实惠,我们的目标就是让66万栖霞人民都过上好日子!

“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民生建设,这几年栖霞的财源状况改善了,更应该下大气力惠民生”

来过栖霞的人都会说,栖霞的一切都在变。的确。栖霞的山在变,水在变,栖霞的人也在变。山变绿了,变得秀美了;水变清了,变得净美了;人也变得精神了。

其实,变化的远不止这些。这几年,栖霞果农的腰包变得鼓了,人均收入年年增长,达到8200多元,上海《第一财经》调查显示,栖霞农民收入处于全国高水平板块;干部职工的工资提档了,自2008年以来,连续三年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津贴补贴,人均月增资1000元。

这几年,成为栖霞人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十一五”期间,栖霞投入的民生资金达18亿元,通过实施了城乡低保提标扩面、基本医疗制度、社区建设等一系列惠民工程,民生建设取得较为突出的成效: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15处敬老院改建并投入使用,城乡低保提标扩面新增近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和课本费,减轻了千家万户孩子上学负担,改造危房16万平方米;疾病防控、医疗救治“两个体系”基本建成,医疗服务网络更加健全,仅去年就投资1000万元改造建设农村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农合报销也突破5000万元;建成村村通自来水村647个,完成94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硬化农村街道186万平方米,基本实现村村通硬化公路;全市667个村建成文化大院,379个村建成农家书屋。2010年在全省组织的社会治安测评中,栖霞的群众满意度达到97%;在烟台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八项民生工作”调查中,群众满意度达到89%,比2009年上升5个位次,进入前5名。

这些变化充分体现了栖霞市委、市政府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信心和力量,同时这些变化更是栖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财源建设为主线,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城市取得的丰硕成果。2010年,完成GDP169.8亿元,增长13.8%;地方财政收入4.01亿元,增长25.2%,超出年初预期目标4227万元,增幅创五年来最高水平;可用财力达到11.4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今年1月13日,烟台市委书记孙永春到桃村镇调研时,对栖霞这几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近年来,栖霞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

持续和谐稳定,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品牌特色不断彰显,各方面工作都很精彩。”

经济发展了,财源壮大了,民生建设的步伐也更加快了。栖霞市市长刘忠义说:“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经济发展才有持久动力,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为此,2011年,栖霞市委、市政府在去年“抓重点,提效能,求突破”主基调的基础上,增加了“惠民生”的内容,在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基础上,重点确定了十项惠民工程。他告诉记者,今年将着力突出三个方面的重点惠民为民,改善民生。一是努力提高群众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实现充分就业;更加卓有成效地打造“果都”品牌,增加农民收入;市级财政在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以及新农合、新农保、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零差价补助等资金安排上,均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加。二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用两年时间完成360公里农村公路整修工程,投资5700万元,完成4.7万平方米校舍改造,为学生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全面完成262处村级卫生室升级达标,方便群众就医;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农村绿化美化和街道硬化亮化,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深入开展“邻居节”、“三下乡”等活动,用富有创意的理念、寓教

于乐的形式,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塑造“和谐栖霞”的良好形象。

“让市民吃上放心水,让农田能够浇上水,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是我们最大的责任”

春寒料峭,乍暖还寒。而白洋河畔,牙山脚下,山城栖霞处处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

3月1日,由15个镇、街党委书记和市直相关部门参加的栖霞市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维修改造和水利工程建设现场会议召开。在南岩子口河二期治理工程现场,在白洋河综合治理三期工程现场,到处是一片紧张繁忙的景象。一公里多长的河堤两岸彩旗招展,热闹非凡,铲车、推土机机声轰鸣,运土运沙的汽车、三轮车来往穿梭。这次会议的召开正式拉开了栖霞市改造村级公路和水利工程建设两项大的民生工程的帷幕。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栖霞作为一个农业大市,要保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就必须把水利建设摆到突出重要的战略地位!”栖霞市市长刘忠义非常坚定地说。他告诉我们,近年来,栖霞市委、市政府持续强化生态水系建设,“十一五”累计开工各类水利工程1800多项,仅2009年至2010年的两年间,全市水利投资2.82亿元,开工建设各类水利工程816处,修复水毁工程93处,疏浚河道98.6公里,新建各类小型水利工程126项,增加农业节水灌溉面积2.4万亩,水利设施逐步完善。同时,栖霞还围绕城市水系生态建设做文章,投巨资打造城区五大河流,“人在城中、城在山中、山在水中”城市特色充分彰显。

栖霞治水,步履紧迫。早在春节前,栖霞市就召集有关部门就水利建设做出部署。栖霞市委书记刘广华专门作出批示,要求“抓住机遇,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快水系生态建设,把烟台市水利事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正月初三,栖霞市就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水利建设工作,首次出台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意见,并继续把水系生态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口,提出构筑集水系生态保障、防洪抗旱减灾、拦蓄节水利用、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四大重点工程,要求全市上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再掀水利建设新热潮。

春节过后,随着南岩子口河二期治理工程和白洋河综合治理三期工程的开工,2011年该市规划的16项水利工程也将陆续开工。日前,记者在南岩子口河二期治理工程现场看到了该市水务局局长谢元春,他向我们介绍了今年治水规划的“四大工程”。首先是以水源地保护为重点,着力构建水系生态保障体系,在白洋河、清阳河、黄水河等流域大力建设人工湿地,恢复提高河道的自然生态功能,涵养水源,提升水质,使重点河库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搞好植被绿化和沟道拦蓄工程建设,年内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重点完成国路夼小流域治理工程,发展水土保持林62公顷,封育治理88公顷,建设集雨池、谷坊27个,整修生产路3公里。建立健全水源地保护管理机制和体制,成立专职的白洋河治理工程管护队伍,对沿河两岸的垃圾实行定点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理,减少垃圾入河量。其次是以中小河流治理为重点,着力构建防洪减灾安全体系,着力加快完善城市水系生态体系,年内完成翠屏河、文水河改造工程及南岩子口河二期治理工程、长春湖太虚宫西湖岸景观工程。同时,开工建设国家重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白洋河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河道6.5公里,完成岸坡护砌、堤防填筑、河道清淤以及4座穿堤建筑物等工程,对全长15.8公里的山东河进行治理,建穿堤建筑物10座。通过加固堤岸、清淤疏浚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河道工程防洪减灾体系,提高全市主要骨干河流的防洪能力。三是以拦蓄、节水为重点,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水资源,全年计划兴建各类农村水利项目260项。同时加快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尽快启动胶东调水相关续建配套工程。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2万亩,扩大改善水浇地2.43万亩,重点完成唐家泊镇风能提水项目,建成控制灌溉面积1500亩的高标准高效益的节水灌溉示范区。四是以老工程修复改造为重点,着力恢复提高工程效益,加快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恢复提高水库工程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年内投资3365万元,完成列入国家计划的11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2400万元,完成10座列入水利部重点项目的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以新建和改造升级为主要手段,解决农村1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谢元春局长还告诉我们,“十二五”期间,栖霞投向水利的资金将达到10亿元以上,到那时,全市所有的耕地和果园的水浇地面积可到达95%以上,将为农民增收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果农都能走出山,让苹果都能运出山,让农民群众的腰包都鼓起来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在栖霞农村,困扰广大果农的还不只是水的问题,还有一个更大的瓶颈就是路。

栖霞一直重视公路建设。据栖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杨华波介绍,“十一五”期间,全市公路建设完成总投资4.02亿元,新改建国省干线146.6公里,新改建县级公路153.3公里,新改建乡村公路402.5公里,新增通硬化路村124个,全市通车总里程达到1836.96公里。特别是农村公路发展迅速,全市累计硬化农村公路1528公里,农村公路硬化率达到99.6%,全市953个行政村已有949个实现了“村村通”,剩余的4个村将在2011年全部得到硬化。

迅速发展的公路事业,让栖霞果农得到了实惠,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但经过几年的运行,一部分村路已达到和接近设计服务年限,一部分由于建设初期工程质量差、车辆超载、开放早等原因,出现不同程度损坏和失修,影响了群众出行交流和生产生活。特别是每到秋天苹果下树的时候,许多村因为路况差,丰收了的苹果运不出去,给果农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去年,在了解到这种情况以后,杨华波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到基层调研。在松山街道东鹿头村查看了路损情况后,他当场拍板由交通部门出资,将原来破损的路面全部铺上了沥青。如今从东鹿头村到南庄村的6公里村路平坦如镜,沿路村民没有花一分钱。紧接着,十几条破损的村路整修工程又陆续开工,得到百姓交口称赞。去年5月,当上王线大修工程竣工的时候,上刘家村40余名村民敲锣打鼓,扭着秧歌,将“为民修起致富路,共谱和谐新篇章”的锦旗送到了市交通运输局。

为了真正把人民群众关注和关心的事情办到实处,2011年,栖霞市委、市政府把全市农村公路损毁路面大中修列入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市委书记刘广华在动员会议上深情地说:66万栖霞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作儿女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还要求公路交通部门要错开农忙时节,科学安排工程时间,不能把为民的事办成扰民的事。

杨华波告诉我们,该市的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将分两年实施,总投资5380万元,涉及全市311个村,总里程达363公里。其中2011年,将对59条村路进行改造,涉及全市175个村,总里程达206.8公里,投资3171万元。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该市交通运输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工程监管力度。记者了解到,新整修的路根据路况实际,确定采取水泥罩面或是沥青罩面,条件允许的,还要解决好排水沟的问题,而且路面宽度要在3.5米以上。在施工力量上,不搞“大呼隆、一窝蜂”,由交运局统一组织专业队伍施工。在责任落实上,层层签订《责任状》,成立专家评审小组,聘请质量监督员,跟踪评审,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坚决杜绝分包、转包,力争在9月底前全面完成59条村路的改造任务。

最后,杨华波还告诉我们,之所以要把工期赶在9月底,是因为那时候正好是苹果下树的季节,路修好了,苹果能够安全地运出去,也好让咱们农民多卖几个钱!

“楼房供上了暖,天然气进家门,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们最大的梦想”

家住民生路的王先生这几天特别高兴,因为就在几天前城区地下管网改造工程民生路段开工建设了。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激动地说:没想到我这么大岁数了还能享受到政府集中供热的温暖!

在施工现场,栖霞市住建局领导告诉记者:今年地下管网改造工程主要包括山城路、民生路、跃进路及翠屏路,改造项目为雨水、污水、自来水、供气、供暖、弱电管线入地,总投资1731万元。10月份完工后,部分居民小区将进行集中供热。

城市地下管网改造是栖霞市打造“惠民工程”的一个缩影,也是该市提出“城市面貌三年大变样”的序幕之作。从2009年至今,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栖霞围绕城区基础设施配套、旧城改造和新农村建设、长春湖旅游度假区资源开发等,投入27亿巨资,进行城市改造,打造独具特色的山水名城、苹果之都,建设生态宜居宜业城市。

经过几年的发展,栖霞城市框架已基本形成。栖霞市住建局局长孙立强向我们描述了栖霞城的美好前景:规划中的新城区约60平方公里,南至翠屏山,北至松山高速路口,东至文三线迎祥路,西至艾山温泉,主要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庄园路以南已有的建成区约12平方公里,我们称其为老城区;庄园路以北至长春湖区域约9.5平方公里,我们把它划为城市发展新区;长春湖以西以北为远期规划区。2011年至“十二五”末,这五年我们将重点打造城市新区这9.5平方公里的区域,长春湖区域将成为烟台市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到那时一个美丽富庶的新栖霞将会呈现在人们面前。

孙局长告诉我们,前景是美好的,可是这个美好蓝图需要我们用巧手去绘制。2011年将是栖霞民生投入非常大、城市面貌大变样的关键一年,重点规划了30多项民生工程,主要分三大类。一是国家拉动内需类工程。包括城区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工程,总投资4730万元;自来水主管网升级改造工程,总投资5697万元,从龙门口水库至城区新铺设一条长21公里供水管线,确保城区用水实行双回路,改善更新自来水场处理设备,保证城市饮水安全;松山-臧家庄段污水管网铺设,全长14公里,总投资430万元。二是基础设施类工程。包括总投资1731万元,全面完成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城区腾飞西路、庄园路、文化路、东山区域北至消防队路口,南至教育局路口的整体沥青罩面,总投资654万元;三是重大民生工程。包括总投资4.2亿元的生物质热电厂续建项目,于今年正月十六日正式开工,主厂房运转层已经浇筑完成,锅炉钢架(2台)已完成吊装,预计今年供暖期将向部分小区和单位实行集中供暖;其次进一步扩大城区天然气集中供气的范围,真正让市民用上放心气、方便气。

“惠民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日前,记者在该市棉纺厂区域拆迁改造现场看到,当初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家家住“黑楼”的棚户区已经夷为平地,再过18个月,497户职工将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建设部门的同志告诉我们,今年将有翠屏街道向阳社区二期工程,南三里店、二里店合村并点打造瑞昌国际苹果交易市场项目,庄园街道棉纺厂区域改造项目,观东村部分区域改造项目以及迎宾路西侧部分旧厂房改造项目等陆续开工。同时,栖霞还将投入2000多万元,对翠屏河、文水河、南岩子口河、小清河等生态水系以及环湖路区域、城区北出口、凤彩山等处进行绿化美化,为发展城市经济、建设“果都栖霞·山水名城”,创造良好环境。

民生最是暖人心。站在“十二五”的新起点上,栖霞市委、市政府响亮地喊出了“让66万栖霞人民都过上好日子”的口号,这是一种情怀,这是一种魄力,这是一种境界。在它的背后,折射出的正是栖霞市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关怀民生的情怀。一座座民生大厦,架起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一幅和谐的社会画卷正在栖霞大地徐徐展开……(林新忠王强蒋言芳)

新闻推荐

栖霞摸底调查餐饮行业六单位获示范推荐

本报4月15日讯(YMG记者仲海通讯员尹拥军)日前,栖霞市食药监管局对辖区内800多个餐饮、保化单位进行了摸底,目前已摸底调查餐饮单位100多个,对19个学校食堂、幼儿园...

栖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栖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