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吴佩孚的广安之行
广安老城杨森花园内保存完好的吴佩孚题刻。
吴佩孚。(资料图片)
□邱秋
吴佩孚,中国近代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
2003年出版的《辞海》对其作了如下介绍:
吴佩孚(1874-1939),直系军阀首领。字子玉,山东蓬莱人。秀才出身。1898年投军,曾任北洋军第三镇曹锟部下管带,第三师团、旅、师长。1919年“五四运动”时,以“爱国军人”姿态,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后任两湖巡阅使、直鲁豫巡阅使。1923年残酷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制造“二七”惨案。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被奉系打败。1926年其主力在湖北被国民革命军打败。1927年逃至四川,依附地方军阀杨森等。“九一八事变”后,蛰居北平(今北京)。抗日战争爆发后,曾拒绝出任伪职。
民国20年(1931年)春末,驻防川东一带的军阀杨森,派专使到宣汉县的下八庙,邀请客居在那里的吴佩孚到自己家乡广安一游。
当年5月30日,吴佩孚乘船抵达广安。在杨森的回忆录里,那一天,他率领文武官员和当地的名流耆彦,一直迎出郊外。广安县百姓素来仰慕吴氏大名,当时渠江边的这座滨江小城可谓万人空巷,夹道欢迎吴佩孚的到来。
在二十军司令部里,杨森为吴佩孚举行了一个小型欢迎茶话会,还邀请了部分居民代表参加。
杨森在其《吴玉帅与我》的回忆录中作了这样记述:当时的民间,对吴佩孚多有“美男”之誉,说他北人南相,五官端正,两眼炯炯有神。开府洛阳时期,更添了一份英武与凝重。民国20年,吴刚好58岁,身体强健如昔,只是由于心情抑郁,酒喝得多,昔年英气已经难见。
或许是因为到了杨森的家乡,吴佩孚在茶话会上为众人致辞时语多亲切,神情也很兴奋,盛赞广安地方市政建设粲然具备,街道房屋整齐清洁。他引用《礼记》之语说:“入其国其教可知。我今天看到子惠老弟领导的家乡建设种种突飞猛进,我也知其教矣!”
5月31日,吴佩孚应邀参观了广安县立中学。当时的广安县立中学已在州坡之上,这所学校在杨森的心里是很有地位的,其前身为紫金书院,是他12岁时读小学的地方。据杨森回忆,当时陪同吴佩孚的广安父老,向他详细介绍了广安县立中学的历史渊源,并且提起当年这里还是县立小学时,师生中就颇出了一些人才。吴佩孚听后十分赞许。他说:“胡骏是翰林,又是致力修川汉铁路的真知灼见者,顾鳌是以拥护洪宪皇帝著名的六君子之一,蒲伯英在辛亥革命时是四川保路同志会的领袖,还当过内务次长和北平市政督办。如今再加上子惠老弟文字武功冠绝全川,贵县真是得天独厚,人才辈出啊!”
杨森听后很是高兴,连称:“不敢当、不敢当。”吴佩孚笑着对杨森说:“我和贵县真是有缘呐,你看你们贵县这四位大好佬不都是我的好朋友嘛!”
按行程安排,吴佩孚在广安县立中学有一场给师生的演讲。当全校师生齐聚在大操场时,吴佩孚被请上讲台演说。他讲的题目是《教育之体用和礼教的功效》。对这次演讲,杨森的评价是:“话语中肯,感人至深,对于我县青年学子的爱护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这篇讲稿,后来全文收入吴佩孚的《蓬莱讲话录》一书中。
6月5日,吴佩孚应邀出席广安吴氏宗祠举行的公宴。在宴会上,吴佩孚发表了即兴演说,讲述了吴姓之渊源,勉励广安吴氏族人对国家和家族有所贡献。那天,吴的兴致很高,向参加活动的人问了许多地方政情以及民间对杨森的看法。之后,杨森和其胞弟杨懋修、传三陪同,去了静边寺游览,并来到铁碑坟杨森父母墓地拜谒。吴佩孚在杨森父母墓前行礼,并绕行墓地一周,勘察地脉。对这个地方,曾有人说当年曾有堪舆家来看过,说这里是脉真穴正,山清水秀,确为一处佳壤。其实这墓址是杨森二弟杨懋修自己做主选的,事前并不曾请人勘察。吴佩孚对于风水颇有研究,他很赞赏懋修的选择。
6月6日,吴佩孚来到了杨森老家所在龙台寺(今龙台镇)。杨森就是在此地出生、启蒙、成长。
当年的龙台寺门前有一对两丈高的石狮,巍然而立。看见这对巨大的石狮,吴佩孚在石狮前徘徊良久,盛赞这两只石狮“真是今古奇观”。他说自己足迹曾遍历南北,即便有什么难去的名山古刹都曾到过,却从未见过如此高大的石狮子。
吴佩孚频频问杨森,几百年前单凭人力,如此浩大的工程是怎么完成的?杨森向他说明了当年工程情形后,吴佩孚连声赞道:“真了不起!真了不起呀!”望着高大的石狮子,吴佩孚沉吟俄顷,又抬眼望着杨森语重心长地说:“子惠老弟气魄雄壮,任重道远。你对于中国,对于四川,都要像这对石狮子一样,我只希望你这睡狮快快睡醒,发声惊人之鸣,千万不要老是躺在这里,终老故乡啊!”
听完吴佩孚的话,杨森知道吴佩孚是在借这一处“今古奇观”,表达弦外之音。然而细细思量,像吴佩孚这样的一代名将,发人深省的说这些,当然也有他个人的深切感慨在内。
当年龙台寺的许多子弟都在龙台寺公立两级学校读书。那天,为欢迎吴佩孚的到来,小学生们还特地举行一个校内运动会,为客人们表演器械操和各类竞赛。杨森看后,觉得表演得相当出色。吴佩孚观看中也不禁哈哈大笑。他对小学生讲了一番话,大意是叫他们学习杨森酷爱运动发皇事功的精神,将来一定会前程无量。
6月7日,参观广安第一古刹冲相寺,这是吴佩孚在广安境内的最后一处游程。冲相寺是隋文帝开皇六年(588年)由当时郡守袁君所修建,位于县城东北60里处的肖溪古镇,堪称鲜为人知的胜迹国宝。古刹面临渠江,早先叫药寺,供奉药王菩萨,唐朝初年由皇帝题额改名冲相寺,实际就是定光菩萨(燃灯古佛)的道场。蔚为奇观的是,此寺就山削壁,在整块石壁之上雕刻了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千尊佛像,除了这千尊珍贵精美的佛像,寺中还有唐碑5座,宋代题名碑30余处,明朝的王德完、王璟和黄元白都有题咏。
吴佩孚一行乘舟前往冲相寺,舍舟登陆后,一路上只见峰回路转,水曲云深,层峦叠翠,修竹摇动,山鸟传音,好一处幽僻地点,一行人到此都感心胸开阔,思虑涤清,似乎把一切功名利禄都看淡了,顿生出世之想。身临古寺,吴佩孚、杨森等人兴趣盎然,不禁流连忘返,深感这里真是净人身心再理想不过的地方。
游完冲相寺,吴佩孚一行又乘船来到渠县,杨森部下杨汉域、夏炯、杨干才、罗润德、参谋长朱壁彩、副官长向廷瑞以及渠县民众好几百人,在县城码头举行了盛大热烈的欢迎仪式。
仪式后已是夜幕降临,众人到金禅寺晚餐,吃的是素席。寺中和尚们接待贵宾可说是使出了平生绝技,大大地露了一手,尤其是其中四味:炸茴菜、江米莲藕、粉蒸荷叶豆腐、什锦莲子羹,很出了点风头。席间吴佩孚赞不绝口,说:“我一生跑了那么些地方,不料今天却会在这个穷乡僻野,吃到平生罕见的美味。古语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话可真是一点儿也不假。”
杨森回忆说:“事后我反复玩味,他这几句话大有机锋,很可能是有感于我对他的患难相助,诚恳招待,又鉴于这是离别的一宴了。于是又借题发挥,说了几句语涉双关的话,因为那几味山蔬野藿,即使再好,也不值得他这样盛赞不已,感慨系之呀!”晚餐结束,杨森部将纷纷请吴佩孚题颁墨宝。吴佩孚那天写的,一改往日的寄情山水,咏题诗酒,全是岳武穆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正气歌》,显得格外意味深长。当晚一行人就住在金禅寺内。
6月8日一早,吴佩孚完成了广安之游的最后一个节目,登临八濛山。
位于渠县境内的八濛山,山势迤逦,直泻平阳,吴佩孚和杨森径直来到了当年张飞大战张颌的古战场。这古战场的山岩之间当时立有一块长约四尺,宽约二尺的汉碑,上镌:“汉将军飞,大败张郃于八濛山,立马勒铭。”面碑而立,吴佩孚久久不语。时至清晨,阴霾四合,强劲的山风将吴氏的长袍下摆吹得扬袂飘拂,卜卜有声,站在他身边的杨森,暗觑吴氏面部表情,觉有变化复杂。
对此,杨森的理解是:“我想他一定是在回首当年张翼德挺丈八长矛,张郃曳枪败走,八蹄奔驰,金鼓雷鸣,而两军健卒,刀枪并举,杀声震野。曾几何时,浪淘尽千古英雄豪杰,只剩下荒草漫漫,断碑残碣。曹操不是有过这两句诗吗:‘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杨森无意中瞥了一眼吴佩孚头上:童山濯濯,却早已如满天星霜,但有白发短茁。杨森不禁喃声在心底念叨:英雄自古如美人,人间不许见白头。
俄而,吴佩孚回头过来,神情凝肃,低瘖地说了一句:“我要下山了。”
吴杨二人就此话别。从杨森后来的回忆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人“叮咛至再,申谢者再。把臂不甚依依,我心中也是一片黯然别绪,因为我知道可能再也见不到他了”。
是的,吴佩孚离开广安后,将要远行。此前他曾与杨森商议过,早年他开府洛阳,青海甘肃的回教将领对他非常尊敬,因此,这一次他兴起了西北壮游之念。主意既已打定,杨森当然不便表示反对。但他提醒吴佩孚说,“你此行必须经过成都,就怕邓锡侯他们心怀叵测。”听了杨森的话,吴佩孚凄然一笑,摇摇头说:“我现在反正只剩下这一条命呐,我还怕啥?”
从5月30日抵达广安,到6月8日由渠县出发取道顺庆赴成都,吴佩孚在广安停留的时间约为10天。
今天,在广安老城渠江边的杨森花园,还可看见镌刻在石壁上的吴佩孚于民国二十年题写的“夷险从心”四个大字,每字约一米见方。从题写的时间看,正是吴佩孚来广安的那一年。
(对吴佩孚到达广安及在广安停留的时间,史料上有不同的说法,本文以杨森自己所撰《吴玉帅与我》《吴子玉先生游川回忆录》和山东蓬莱吴氏家族所编《吴佩孚先生集》记载为准)
新闻推荐
昨日,记者从烟台市民政局获悉,目前,烟台市养老机构发展到212处,建成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近1200处,各类养老床位总数6.3万张,千...
蓬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蓬莱,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