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字辈谱

烟台晚报 2016-12-16 00:00 大字

郑伟基

我的老家在蓬莱市小门家镇上炉村。据老人说,祖宗叫郑黄举,清朝道光年间从蓬莱城(时称登州府)挑着担子来这里安家,繁衍生息,形成颇具影响的郑氏家族。家族一向尊师重教,历代出了很多教书先生。民国时期,在东北长春经商的郑学治(商号“新民行”),捐资在村子里建起一所当地最大的学堂,后人都称“大学堂”。前几年回家,族人提议整理家谱和续订字辈谱,让我和一位堂兄主持。经过走访老人和查阅资料,我对家族历史特别是字辈谱有了更完整的了解。

由于郑氏字辈谱的编修时代是在唐宋郑姓人大搬迁以后,编谱时不可能把天下郑姓人都集中起来确定昭穆次序,因此大多是根据各地的习惯,把血缘关系完全可以考知的人集中在一起编订,而对别的地区的郑姓人就无法编入了。我村郑姓祖宗郑黄举来此安家后,生育3子———郑衍仕、郑衍佩、郑衍任,自第三代始编订字辈谱。

郑姓的字辈谱独树一帜,它是按“金、木、水、火、土”部首顺序择字,五代一个循环,使用起来灵活多样,每一代都有自己的特色。从郑氏家谱各代人的取名上,足见郑姓家族文化底蕴之丰厚。

第二代虽未确定字辈谱,但兄弟3人的名字极富内涵,第二字是“ㄔ”部首的“衍”,第三字则是“イ”部首的“仕、佩、任”。第三代人开始用“金”部首择字,兄弟4人分别是郑録、郑镒、郑铎、郑锜。而第四代人择“木”部首的字,但中间须是“国”字,如:郑国枫、郑国松、郑国桓、郑国材、郑国梓、郑国桢等。第五代人择“氵”部首的字,但中间须是“学”字,如:郑学瀛、郑学润、郑学江、郑学澍、郑学鸿等。第六代人统一择“火”部首的“炳”字,如:郑炳耀、郑炳书、郑炳华等。

第七代即我这辈人,统一择“土”部首的“基”字,用于名字的第三个字。而家父在为我兄弟3人取名时,中间取了都是“イ”部首的“传、伸、伟”3个字。

至此,五个部首的第一组依次用完了,然后又按“金、木、水、火、土”的顺序续订了六组字,分别为:一、“金、树、鸿、焕、培”;二、“钦、楠、泽、煜、圣”;三、“钧、栋、沛、烜、坚”;四、“钊、杰、澎、烨、坤”;五、“钰、朴、瀚、灿、增”;六、“锋、彬、澈、烁、堂”。这样,字辈谱可延续至郑氏家族的第三十七代孙。

新闻推荐

朱德发去世,弟子追忆恩师 他去天堂讲“现代文学史”

朱德发老先生的书房(朱德发学生供图)2018年7月12日,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资深教授朱德发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山...

蓬莱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蓬莱,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