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北林院贺氏故居

烟台晚报 2016-08-18 13:36 大字

积财行善留口碑

正房东北角偏东4.3米的位置,是一栋南北向的两层绣楼,上下各三间。此绣楼为西洋风格,与前面的传统中式民居风格迥异。一架实木楼梯于南侧依墙而上,一、二层有檐廊,二层檐廊红漆罗马柱护栏,实木楼板。楼梯下南北两根粗木方柱(已改为水泥)。二层七根木方柱支撑屋檐。一二层的南、北向山墙开有窗户。腰线以下用火山石做不规则拼图处理。两层之间用实木楼板,二层屋顶的东北角留有方口,可以上屋顶,屋顶为水泥顶,四周建有青砖砌的花墙,以前站在这里可直接看到大海。二层绣楼在乡村罕有,贺氏闺女出嫁后,此楼为贺夫人所居,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村中与其交好的妇女会获邀登楼玩耍。绣楼的前方院中原本有一方形鱼池。三进院的北面曾有一面院墙,在偏西北方向有一月亮门,四进院子最后一排房子是当年的花房。

蓬莱北沟镇北林院村,有“周车贺李杨王、聂高史隋陶姜”十二姓。现村委办公地,便曾是贺姓人家的住所,主人姓贺,名鸿乾,兄弟排行老三。贺鸿乾的这套宅子,即便在历史悠久的北林院村(村北有建于宋元时期的北林寺,遗址出土的青铜千佛莲台,俗称“千佛缸”,现收藏于登州博物馆)也是数一数二的。贺鸿乾自小家里贫穷,曾三次出去谋生,第三次于清末闯关东,在哈尔滨创办粮食加工厂,引进西方先进磨面设备(俗称火磨),规模宏大,日进斗金。发财后,贺鸿乾回老家买了穷人的破房子,拆了建豪宅,跨前后两条街,现只保留一处四进院落。这处宅子的倒座已经拆毁,进门迎面是一面山墙照壁。照壁一半靠在二进院的东厢房南山墙上,一半伸在院中。蓬莱古为登州府,现存的古民居中,门楼和照壁特别讲究,这两个地方即是房子的重要部位,也是一户人家的门脸。照壁的下面,用几十块打磨平细的青砖拼成一个三弯腿供桌的形状,供桌的腿部之间,用村子南面迎口山上所产的黑色火山石凿刻平整拼砌。供桌的上方和照壁心之间形成束腰,用数块雕花砖拼成一个二方连续。照壁两侧留青砖砌的撞头。靠近撞头部分,左右各有一根青砖做的半圆形柱子,柱子下面是鼓形青砖柱墩。柱子顶部为盛开的花朵砖雕。再往里侧是一圈素面青砖边框,边框里侧是一圈卷草纹线枋子装饰。四个角有三角形砖雕装饰,被砂灰糊上了。中间的照壁心为素心刷白灰。大枋子上面硬山屋顶,仰合瓦覆面,上下两排仿木砖檩。整个照壁由外而内由复杂到简洁,繁简对比,艺术效果浓烈,作为整组建筑的前奏,起到了点睛的作用。一进院的东侧有一堵墙,墙上开有圆形月洞门,系通往东面院子的通道。院子的二道门是一座垂花门,已拆不存。一二进院子的地面斜铺小水泥砖。两侧各三间厢房,仔细看在对称中有变化,在细节上有所区别。窗台即腰线部位,皆用花岗岩条石,以下为黑色火山石,勾细小的白缝。门及窗青砖做框,上面用四层砖作拱券。门为一大一小的子母门。五间出厦的正房,窗户之间墙面用砂灰凸起一层,四角做倭角。四扇窗户的下面留有四个方洞,为冬天屋里温度低烧火取暖用。屋顶的冰盘檐部分做成砖椽。正屋南向的墀头砖雕素面,仅做表面打磨平整处理。屋门位于正中间,门上有一个方形的花格镶嵌玻璃,以便增加屋内采光。屋里地面用红色的小水泥方砖斜铺。历经80多年的时光,颜色有磨损,但水泥至今无裂纹、起皮现象。出了北门便是第三进院子。东西两块墀头砖雕,西面的是阴刻行书“吉”字,东面的是“庆”字。博风砖雕为石榴和寿桃。建房的瓦匠多出于本村和邻村,木材则为东北运过来的海木。贺氏故居用材简单,加工精细,只在关键部位做精雕细刻,繁简有度,大气利落,是典型的古登州蓬莱民居风格。房子建好三五年后,贺氏便在东北去世了,在老家出的殡。贺氏热心公益,行善积德,村民有难,有求必应。他曾为村里捐资建校;捐款打井,井用石头砌成,井口水下不深处留有一个铁篦子,防止小孩子掉下去方便捞救。又曾在东北救过一家乡流落妇女……其一言一行,惠及后人,至今仍为村人津津乐道。解焕新

新闻推荐

蓬莱市委宣传部参观通伸红色文化建设

本报讯(YMG记者于禛祎通讯员刘亚迪)近日,蓬莱市委宣传部以及蓬莱市各乡镇、街道工作人员到通伸街道参观学习红色文化建设工作以及社区各项工作建设情况。...

蓬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蓬莱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北林院贺氏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