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哄老婆的态度干“农电工”

烟台晚报 2013-08-11 19:17 大字

讲述:刘大喜记录并摄影:YMG特约摄影师峻瑛

凡是当上农电工的,不干收费员,就干架线工,这些行当必须肯吃苦,能受累,腿要勤,嘴得甜,还得和客户搞好关系,以农电工的身份入职十三年的刘大喜,笑着说:“问我干农电工的经验啊,简单!就是能干活,会哄人。”

把村民当成自家人

1972年出生的刘大喜,4岁跟着当电工的父亲去厂里玩,看到灯一按就亮、马达一按就转,他就爱上了电,家里的电器没有他不拆的,拆了经常装不起来。父亲不说,母亲很生气,指着一堆“破烂”说:“这可是咱的传家宝,将来传给你!”等他上了中学,开始把精力转移到了书上,省下伙食费,买刊物、订杂志,把自己学成个“电器专家”。

2000年山东省电力体制改革,蓬莱市电业局招农电工,刘大喜考了第一名,在北沟镇北王绪负责栾家口村的抄表收费,“交费的时间就两天,我坐在村委的小屋子里收,但好多人想不起来交,我拿着发票挨家收,这个村有一千多户,腿跑细了,但任务经常完不成。”

为了改变这个局面,刘大喜决定改善和村民的关系,所以逢叫必到,就算是大半夜来信儿,他也是爬起来就走,“老百姓睡得早,有事都是九点前找我,企业不行,他们连轴转。北沟有好多小厂子,做橡胶胶底的、机加工的,他们自个没电工,有事都找我,所以,我经常要干通宵。”

人心换人心,时间久了,从没拿交电费当回事的村民们,体谅起他来,“别一趟一趟地跑了,怪累的,先给你二百块钱,不够来电话。”在企业也有了“面子”,有一次供电站要在厂里栽电线杆子,厂长嫌碍事,谁说也不行,“我去了,说:哥,怎么办?这就是我的事,厂长就点了头。农村有农村的理儿,你敬我一尺,我就敬你一丈,我在乡下这些年的体会就是———想把服务干好,就得当成他们的自家人。”

2002年蓬莱市供电公司在城区成立紫荆山供电所,把刘大喜调了过来。

到了城里,刘大喜遇到的第一个新问题居然还是收电费,“人家一听收费挺不乐意,说我做买卖的能大清早就向外掏钱?这种情况我就下午再来。可有的人老说是电表不准,我就把表拆下来,送公司校。最后表没问题,钱还是收不到,就得说好听的,磨半天,基本能解决,个别的也解决不了,要反复上门沟通。”

面对种种实际情况,刘大喜坚持把服务做到实处。有时候遇上对方的家电坏了,他就用自己专业的角度指出毛病,告诉他们一个公道的维修价。没多久,刘大喜又成了大家的“自家人”,收费当然就顺利多了。

风雪天冻得全身没知觉

2004年,蓬莱市供电公司实行农电工竞聘供电所所长的岗位,成绩优异的刘大喜,当上了小门家镇供电所的所长助理。

在小门家有个老欠费户,以前在村里干电工,因为有偷电的事,不能考农电工,心中有气,欠了四千多元电费,硬是拖了一年多不交,刘大喜奉命去下断电通知,“我说你老不交电费,俺得断电。结果他拾起铁叉就叉我,我一边躲一边和他争论。同事知道后,说你胆真大,可咱干什么工作就得想法干成不是?”

收费难,但若比起线路维修,真是小巫见大巫。2005年正月十五,蓬莱遇上风暴潮,雪落到地上就结冰,四驱的吉普都打滑,遇上急刹,要么原地转,要么翻车,这也得走,停电的滋味大家都知道,“让千家万户亮着,是我们的职责”。冬天是最难熬的,刘大喜等人经常连着三四天在外面冻着,衣服冻得像铁,手指开始时像猫咬,后来全身都几乎没了知觉,全凭着感觉干活。按工作规程,风雨大雪天不能上杆子,但如果不上,老百姓就没有电,“这种情况没啥说的,就得硬着头皮上。杆子冻得滑溜溜,铁鞋穿不了,就架梯子上。电线杆高十二米,一架梯子六米,把两个梯子绑起来上,大风吹着,梯子颤悠悠的,真挺险的。”

2009年,山东省电力集团公司设立了电力彩虹服务热线,从事报修服务,蓬莱市供电公司的秦经理考虑到地域特点和百姓心理,起名为仙境彩虹便民服务队。谁来当队长?当然得找服务态度好的,秦经理想到了在烟台市举办技术大比武中,获得第二名好成绩的刘大喜。

哄老婆也没这么哄过

没电都着急。但好多家没有电,就得排着来。“我们这个队伍最大的五十岁,最小二十七岁,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经常和客户打起来,客户就向省里的彩虹热线投诉。光口头上批评没有用,我只好每个班都跟着去,算是做个榜样。”

省里对彩虹服务的要求是三十分钟到现场,刘大喜为了提高服务质量,缩短到二十五分,如果规定时间内去不了,二十五分钟后必须给客户打电话。想达到这样的标准,说易做难。蓬莱城守着海,盐碱度本身就高,再遇上特殊天气,雪崩断、风刮断太多了,个个忙得团团转,根本回不了家。有一次全市集抄表改造,请的外协队施工质量不好,“人家干完走了,老百姓就打电话找我们,一晚上工单能来三十多张!别说吃饭了,觉都不能睡。”只要有活,哪怕刚坐下吃饭,刘大喜和同事们扔下饭碗就走。“工单就是命令!时间一久,我们服务队的人,百分之八十得上了胃病。”

蓬莱是旅游城市,地理优势让好多人干上了渔家乐。有个抹直口村,每年进了八月,一夜就能住下一万多人,电负荷特别高。当初上的供电设备,基本照着正常的生活用电,可现在家家有空调,有的人家能有十四五台,设备根本受不了,到了晚上,经常出现跳闸、烧表,“空调打不开,屋里黑洞洞,客人就要退房,当老板的自然不舒服,见了我们就骂,我们还不能还嘴,光说好听的,同事们都说真是哄老婆也没这么哄过。”

能拉一把就得拉一把

说起家,刘大喜对家人有好多愧疚,“家里事全交给老婆了,外面让客户骂了,心里也不高兴,经常把情绪带回家,打过孩子,和老婆挂过脸子,自己也常后悔。时间久了,老婆能理解了,看我发火也不跟我计较,开始心疼我,说换个工作吧,累坏了怎么办?”刘大喜最大的业余爱好还是看电器类杂志,除了这些之外,他最大的特长就是包饺子了,有空的时候,他就给家人包饺子。他这个特长还用到了敬老院。2010年,刘大喜加入了蓬莱市志愿者协会,只要周末没事,他就跑到蓬莱市紫荆山敬老院,给孤寡老人们包饺子,还帮老人检修电器。看到老人外出理发不方便,他就买了理发工具,自学成了个理发师,“水平实在太次,也就是老人不嫌弃,哈哈……”他还和孤寡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并在仙境彩虹便民服务队成立了一个零钱募集制度,方便给老人买点必需品,积攒多了,就拿去捐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人生不易,谁都可能有个不方便,能拉一把就得拉一把。”

检修电路一丝不苟

新闻推荐

潮水新机场蕴含巨大商机, 将破除蓬莱、开发区边缘地带,并带动总部经济与旅游服务

YMG记者耿晶烟台新机场正式运营后,不仅将带动潮水周边地区发展,促进开发区和蓬莱之间的空间联系,还将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带来巨大发展商机。崛起...

蓬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蓬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