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流水哗啦啦
吴殿彬
阳光把早春的料峭抛在玻璃窗外,温暖着书房,仿佛在跟我一起端详微信里的这组照片。
照片里,一望无际的山西临猗苹果园,人挤人头挨头,男男女女们正在“倒伞形”新法修剪现场观摩参观。寒风吹动疏朗的苹果树枝条,一根根“主枝”骄傲地指向苍天——在老式伞形修剪法里,它们中很多都没有资格当“主枝”……
耳畔是老电影《汾水长流》主题歌:“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看杏花……”悠扬的旋律穿越时空,让眼前的这组照片变得更加生动,仿佛在娓娓地给我讲故事。
一张顺手抓拍的人物照里,一位身材魁梧、身着蓝黑色棉上衣的果农,戴着厚厚的白手套,右手拿着果树剪,左手把着一根挺细的苹果树枝,拇指食指还捏着艳黄的卷尺,正仰着头端详着该剪那根树枝,长方形脸上镀透了太阳的光泽。树下的人们也仰着脸,仿佛是有一根根线牵着他们的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修剪动作。
这位果农,叫余荣中。
我曾在微信中问:“这是李志良讲课的现场,你在教剪树吗?”
他谦逊地回答:“当学生。”
我不禁感叹:“余荣中,你这个山西男子汉,你是山西果农的‘领头雁’啊!”
你这满头黑发一脸稳重真诚的吉县果农,我感觉到了你的目光高远,感觉到了你的执着坚定,感觉到了你的朝气蓬勃。说实话,从你在微信里跟我“讨吉利”的那一刻起,从你用红色油笔给我写信的那一刻起,你在我心里就已是巍巍太行山上一棵顶天立地的青松!
“汾河流水哗啦啦,阳春三月看杏花……”我来讲讲这其中的故事给你听——
2021年6月,我历时3年采写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红苹果》出版了,全书43万字,记录了近150年来烟台苹果波澜起伏的发展史。由于受疫情影响,早先约定的订书活动都无法兑现。
我为书找婆家,颇受煎熬。我的老领导、烟台日报社原总编辑王永福安慰我:“殿彬哪,你不要太在意那些书,你已经赢得了荣誉——我们不是为那几本书活着,我们是为荣誉活着。”我对他的叮嘱心存感恩,也知道,《红苹果》得过一些荣誉,都是读者对她的厚爱,可我为这些书找她命定的主人,心中却一时亮一时暗。
转眼进了农历虎年,正月初八,一位叫“小慧——推荐滴灌喷灌、省时省力的”的网友加我微信,发来两张微信截图,原来是《红苹果》中的李志良推荐她找我买书的。她说:“老师,我是李老师后面的一个小小宣传员。”当日21时21分,小慧又发来一个微信红包和一个地址。
这让我想起了2018年采访李志良时的情景。他说:“倒伞形,即使人没了,还有精神在。”那时,他身穿绿色工作服,圆圆的红脸庞在满树红苹果前显得更英俊。此后,我们再也没见面。没想到,他竟然关注我的《红苹果》走向读者,安排他的合作者小慧帮我推介书。小慧很努力,有时几天一本两本,有时一天四本,读者也是天南地北,山东、山西、甘肃、河北哪儿都有。
雪花飘得很自在,我的心是暖的——感恩小慧和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
正月十九,一位叫“山青水绿”的网友加我微信,打过招呼后他留言:“您好,吴大作家,看到你著的《红苹果》一书很受启发,还有书吗?”我回答有,他说:“不好意思,再要三本,能批发吗?”我没反应过来,就回说:“98元一本,可签字,包邮。”他再没吱声,直到次日晚,他发来信息:“吴总您好!图个吉利,给你280元好吗?顺便签个字,于为民、窦兴华、葛成稳,都是我给领导宣传的。我买你的书,给他们……”后面是捂嘴笑的表情。我同意了。他马上发来微信转账,附上地址和姓名等,“吉县新城办公楼果业服务中心葛成稳”。我回复:“明天发书。”
他又留言:“吴总,能在签名上体现一下是我的名字赠送吗?我叫余荣中,你帮设计看看怎么合适。”后面一个握手的表情。我问他赠书的三个人的职务。他答:“于、窦是局长,葛是站长。”
长期的新闻职业敏感告诉我,他给县局领导买书,里面必定有故事,而这个故事,一定是跟《红苹果》自身有关。于是,我请他把购书的原因和他的情况介绍一下。
当天22时50分,他发来如下文字:
“你写的书里面有黄金,我读后感觉非常实用!在我们山西省临汾市吉县苹果产业发展中,没有一个好的模式。书中一些创新也好,做官的也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是一个果农,也是一个善于学习、想与时代发展相融合的一个人。书中介绍的李志良老师,他来吉县讲过倒伞树形技术,果农一听就做、一做就错,第二年骂声怨声一片。就凭你书中短短几页介绍,就知道李志良从人品到技术都没得说,其实我就奔他来的,为给他正名。让政府的人读读你写的书,感悟你们山东果业发展的人和事,交流经验,学习精神。同时,一些该改革的东西,书中内容也可作为参考,以便正确决策。编写不易,感恩认识你,有需要了解山东的人和事再找你联系!此书体现你们山东地大物博,人才百(应为:辈)出,情节精彩,通俗亲民,赛过当年赵树理。”
我有些感动,更有些惊悚——竟然将我跟文学大家相比。我知道,凡是称赞夸奖我的,都是上帝给我的警告——你要谦卑!曾经,我为苹果立言的心,也一度惴惴,害怕自己在做一件愚蠢可怜的事。
读者的认可是最大的安慰。我想像着,自己到山西,到临汾,到吉县,到余荣中的果园,跟他一起为苹果剪枝、施肥,唱出我心中的歌儿“汾河流水哗啦啦……”
2月22日深夜,余荣中又通过微信发来四张照片,是用红色油笔写给我的信。我照搬如下,想着将来有一天,走到汾河边上好拿出来看看:
“2014年10月,李老师(即李志良)把吉县果业局在山东多次考察的技术引进吉县进行技术交流后,结果不尽如人意。从引进到失败,两年左右。无论任何技术,只要引进,就会有人坚守,我便是其中一员。
从2014年用倒伞形至今,中垛乡只保留3家,还分别做成了不同形状,理念相同。李老师说,他总想把自己的创新技术贡献给吉县,却没成功,如今还有你们几个人在用。他把我们拉进学习群,尽心尽力帮助,目的还想让倒伞形技术在吉县生根发芽,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我们尽力,但愿如此吧!
小慧是一个卖树苗的农资经销商,我与她并不熟悉,通过在群加她微信,正好她说也卖书,就让她一同购买了。此书李老师早在微信里介绍过,就一直打听想购买此书。收到后,如饥似渴一口气读完。
李老师与栾福章的故事,也让我收获不少。包括束怀瑞院士都认可倒伞形,认为是一个值得传承的技术。我愿为当前苹果产业发展倒伞模式做到人尽其智、树尽其势、地尽其力。
峥嵘岁月篇章里,谢玉堂书记不怕吃苦,深入调研,坚定决心,带领镇里群众栽苹果赚钱。每家每户选出最好苹果送他的情节感人肺腑,催我泪下。一个人,一件事,一生情。一些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们也有一种幸福感和获得感。
我现年51岁,初中毕业再没进过学校,但一直不断学习。每干一件事,都是科学当我家。正是这不离不弃的坚守,也碰上了好时代,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成就感。我们家果园2016年4月荣获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最美果园奖,同年10月我被选为临汾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8年被授予临汾市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4月28日被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这些来之不易的荣誉是政策对农民的认可,是自己多年来努力的结果。我将不骄不躁继续前行,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我家有四口人,一儿一女,儿子在大学当老师,女儿在一家公司工作。我劝他们要不断学习,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前几年靠苹果致富,最近几年天公不作美,苹果市场疲软,但我还是坚守种苹果这条路,走下去,相信困难是暂时的。”
看着这些文字,我的心飞向了山西临汾那片黄土地。那年,我去临汾,是为老母亲去寻药,根本没有心思欣赏那里的美丽风光。后来虽几次到过山西,却再没到临汾去。让我没想到的是,这千里之外的临汾吉县,竟然有一位跟我《红苹果》有缘的果农。
从余荣中身上,我再一次体会到,感恩、爱和理想,是人生永不可缺的真正财富。
似乎还有好多未知,他是哪个镇哪个村的,他种了几亩苹果,年收入多少,过得怎么样……
然而,我并没有再问下去。我知道,如果有一天再去临汾,在这些问号的空间,我会看见那是青青的山绿绿的水,还有余荣中正在果园里忙碌的身影。说不定,他正拿着《红苹果》,讲述书中的故事呢!而我“远嫁”山西的《红苹果》,正脸蛋红扑扑地回望着我……
“汾河流水哗啦啦……人心那个就像汾河水,你看那滚滚长流日夜向前无牵挂……”这一刻,陶醉我心的歌声又从天际飘来,越来越近,越来越美,越来越甜。
新闻推荐
让人才“引得来”还能“留得住” 烟大提供优厚待遇也不忘“关键小事”
近年来,烟台大学坚持人才是学校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不断加强人才引育力度,持续打造高层次人才发展引擎,大力深化人才评价...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