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烟台过年的民俗
林进好
正月初一应该从何时开始算起?有一副传统的对联,“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按这个说法,正月初一应该从五更算起。《孔雀东南飞》“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形容人读书用功的“三更灯火五更鸡”中的“五更”,指的都是3-5点。
今人的初一大抵是从零点钟声敲响开始算起。
吃了五更饭记得看灯花
初一零点左右,外边就响起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孩子们一骨碌爬起来,第一件事是在房门的门栓上打个提溜,据说这样人就能长大高个儿。全家人都穿上新衣服。孩子提着灯笼,到门口放鞭,名曰“开门鞭”,意在一年中迎来开门红,兆大吉大利。
关于打灯笼,一是传统习俗,烘托节日气氛;二是大年三十晚上没有月亮,打灯笼势在必行。胶东有句谚语说得好:“大年三十没月亮,年年如此。”
放完鞭以后,就要把家里堂房、套间、院子的灯都点亮。给爷爷奶奶、父母依次问好、叩头、拜年,收压岁钱(民间称“压腰钱”)。到供桌前给先祖烧香、发纸、叩头,把供桌上的酒往地上洒一点,名曰“浇奠”。这时再打着灯笼给长辈们、街坊邻居、亲戚朋友拜年问好,也收一些压岁钱,但数量要少一些。小孩子也会得到一些糖果、瓜子、花生一类的东西,礼虽小,但孩子心里美滋滋的。
按照烟台当地习俗,拜年之前,先吃上饺子,不能空着肚子拜年。一圈下来,也赚了个布袋满满。
时间过得真快,五更将至,人们一定要回家吃五更饭,五更饭意在和睦、吉庆。五更饭中一定要有鱼,据说五更吃鱼能管一家人在一年中醒醒、样样有余;还要吃豆腐,都有福;吃发糕,越“发”越“高”;吃莲子饽饽,年轻人连生贵子;免不了还要喝点酒,祝愿一家人富贵长久。但不能吃鸡蛋,因为胶东人“蛋”“断”同音,什么“断”了都不好。有的穷人家连大年五更都吃不上一顿好饭菜,就只好擦方瓜熬着吃,美其名曰“大年五更吃方瓜,打的粮食拄(顶)屋笆”。可见,老百姓自古就有与贫穷抗争的精神。
吃完五更饭,别忘了看蜡烛上面的灯花如何,如果灯花呈花瓣状、很有规律的话,就预兆来年庄稼一定能有好收成,否则会不理想……对美好生活的虔诚祈盼,可见一斑。
说话办事要谨慎
从除夕夜起床开始,家里所有人说话办事都要谨慎,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做不应做的事。
民间俗话有“大年五更死个驴,不好也得说好”,过去庄稼人过日子,家里有头驴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一头驴也就相当于家里的一半家产。如果驴死了,那简直像塌了天,日子就没法过了。但是即使驴死了,也不能说不好。又如,饺子下锅撂(“煮”的意思)碎了,要说“挣”了;馒头蒸得裂了,要说“笑”了。饽饽要说白,因为白预兆年轻人生孩子能又胖又白;菜不够不能说菜(财)没有了,要说添菜(财);饭不够不能说要饭,要说“上”饭;蒜也不能叫蒜(散),叫议和菜;梨也不能叫梨(离),叫团圆果;水洒了要说“满”了;碟子碗儿碎了要说“岁岁平安”;跌倒了要说捡个大元宝;事情干完了要说干“得”了。
同时还忌讳扫地、掏灰、泼水、做针线和干其它杂活。扫地很容易使人想到“扫地”出门,把“福”扫出去;掏灰是怕把“福”带出来;泼水唯恐上方神仙听到后下来找事;做针线引发的疾病是害眼痛;干其它杂活怕的是一年中有干不完的活。更不能大声说话,因为大年节每个人嘴里都含着金豆子,大声说话,一旦把金豆子吐出来,就没有幸福可言了。
五更里人来人往,有些禽畜也知道是过节,一般不会乱咬,乱咬会兆来年年景不好。民谣唱道:“驴不叫,狗不咬,猪不撒欢猫不跑。”究其原因,可能是被此起彼落的鞭炮声吓坏了吧?
每一顿饭都有讲究
五更过后,早饭一定要吃饺子,这也是一年中最讲究的一顿饭。饺子寓意团结、交好运。饺子里包着硬币、红枣,吃到硬币寓意财源广进,吃到红枣寓意鸿运当头。每当谁吃到硬币或红枣的话,就一定会显摆给大家看,以示荣耀。
大年初一早晨,不能忘了鸡鸭鹅狗等禽畜,要给它们点好饭吃。俗话说:“吃了初一饭,鸡鸭多下蛋”,对于牛驴猪羊起码要用饺子汤饮他们,他们也是辛苦了一年。俗话还说:“喝了饺子汤,庄稼长得旺。”院子里如果有杏、枣、梨、桃一类的果树,也要给它们浇点饺子水,因为树也是有灵性的,人们对树木的崇拜由来已久。对于树木,民间也有俗语流传:“喝了初一饺子水,来年结果甜又脆。”
吃完早饭,就是女人们到大妈婶子、街坊邻居家拜年问好的时候了。女人们一年中忙于针线活、料理家务、相夫教子,很少有时间串门拉呱。这个时候,女人们也都喜气洋洋,体会着少有的清闲和快乐。
人们历来注重黄、白二色,因为黄喻金、白喻银。初一中午吃小米干饭炒菜,因其黄色,故寓意黄金。晚上吃馒头炒菜,因其白色,故寓意白银。喝黄酒、白酒亦是此意。总而言之,为的是一年中进金进银,家境殷实。
过了正月初一,初二晚上吃饺子。到大门口烧香、发纸、放鞭炮、浇奠饺子水,名曰“送神”。旨在把年前随着已逝先祖一起回家过年的鬼神打发走。有钱人家祭祀先祖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晚上,香火昼夜不断;一般人家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晚上,起码一日三餐香火不断,祈求人丁兴旺,家业世代相传。
出门走亲戚别失了礼数
胶东民谣有:“要想走,三六九”,说三、六、九是吉日,适合外出办事。实际上正月初三,也是新婚夫妻拜见丈母娘的日子;初六是已有小孩的夫妻拜见丈母娘的日子;初九是岁数大一点的夫妻拜见丈母娘的日子。有句俗语“女婿是高客,待翻是刁客”,顾名思义,对女婿(姑爷)要好好招待,否则他就会挑毛病,提意见,影响团结。
烟台及周边地区的习俗一般是,初一拜干爹干妈,初二拜姥爷姥姥,初三拜丈人,初四拜姑姑,初五拜姨妈,初六到十五随便拜访。过了十六,老亲家相互看望,多数是男方先到女方亲家家里去。
走亲归走亲,酒桌上的规矩可要知晓。当你一进门,对着酒席桌右边的前一人为首席,左边的前一人为二席,右边的后一人为三席,左边的后一人为四席,桌子头上为五席、六席。首席开始动筷,别人才能动筷,首席放下筷子,别人也得赶紧跟上。酒席桌上的鱼,要头朝北,肚朝客。不能吃鱼眼,吃鱼眼是对主家的大不敬。不能把鱼翻个过儿,特别是渔家人最忌讳“翻”字。酒盅和碗不能扣过来,这也是渔家人之大忌。食间不能用筷子敲碗,此为催饭,有失礼数。当丸子端上来时,表示菜已上完了。
当长辈客人来临,要迎到大门外,平辈要迎到二门外,晚辈迎到房门即可。
正月十五看花灯、猜灯谜
有的勤快人过了初三就开始干农活,有的则能耍到十五,但别人是不会笑话你的,因为正月十五以前,用现在的话说是“法定节假日”。不过无论如何,过了正月十五是一定要干活的。民谣唱道:“耍了十五耍十六,耍了十六惮缕须”。“惮缕须”就是自己也觉得很过分、很没趣的意思。
正月十五是传统的元宵节,历代都很重视,很讲究。白天人们到大街上耍,包括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骑毛驴、耍狮子、舞龙等。大人们个个满面笑容,孩子们则跑来跑去,蹦蹦跳跳,一派热闹景象。下午要到墓地给已逝的先祖送灯、烧香、发纸、叩头、放鞭炮,回来后再给家里供着的先祖牌位烧香、发纸、叩头、放鞭炮。晚饭吃饺子或元宵,同样寓意团圆。
最热闹的时刻莫过于十五晚上看花灯、猜灯谜了。灯棚扎在大街宽敞处,花灯挂在灯棚里,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搭配,华丽壮观。灯的种类主要有一捧雪、二进宫、三娘教子、四郎探母、五子登科、六国封相、七擒孟获、八仙过海、九天仙女、十字坡等历史故事。灯谜条写在花灯上,有的还配有图画,灯光一照,图文并茂,竞相争艳,引来人们驻足观看。条件好的村庄还要搭台唱戏,戏以喜庆为主,如《龙凤呈祥》《状元媒》《玉堂春》等。
节目完毕,家家户户都回家点上用黄豆面儿做成的灯。灯的上面挖个灯窝,插上一根一寸左右长容易燃烧的草棍,草棍缠上棉花,棉花上浇点豆油或花生油。也有用萝卜或胡萝卜刻的。灯的样式有小老鼠上灯台、鲤鱼跳龙门、老鼠招亲、猴子捧灯、猴子骑羊、双羊抵角、猪八戒背媳妇、玉兔捣碓、金鸡报晓、二龙戏珠等。也有把家里人的属相做成灯的。豆面灯是摆放在门的两边及院子里、屋子里、粮食房里及一些角落里,据说可以避邪,赶走牛鬼蛇神,使它们无处藏身。当万家灯火点亮时,不仅充满了热闹,也充满了神圣,人的心里也像敞亮了很多,当然这时也少不了鞭炮助威。
当灯燃尽时,元宵节就算过去了。过完十五后,家里人会把豆面灯切成条晒干,过二月二时,用它来做菜,据说这样可使庄稼不受虫害。
让不让吃,就看正月二十一
另外,还有一鸡、二狗、三猫、四鼠、五猪、六羊、七人、八谷、九果、十成的说法。意思是说,正月初一天气好,兆一年中鸡(泛指鸡鸭鹅等家禽)旺盛;初二天气好,兆一年中狗旺盛;初三天气好,兆一年中猫旺盛,猫在农家贡献不少,很受重视;初四天气好,兆一年中鼠旺盛,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繁衍和吉祥的意思;初五天气好,兆一年中猪旺盛;初六天气好,兆一年中羊旺盛(泛指牛驴骡马等家畜);初七天气好,兆一年中人旺盛;初八天气好,兆一年中庄稼旺盛;初九天气好,兆一年中水果旺盛;初十天气好,兆一年中人、畜、植物、五谷等都旺盛。只要是那天管什么,就要做点好饭给什么吃。反之,如果哪天天气不好,则那天管的东西就可能不旺盛了。
说逢七管人,细分为初七管小人,十七管中人,二十七管老人。就是说:初七天气好,少年人会健康无疾;十七天气好,中年人会健康无疾;二十七天气好,老年人会健康无疾。不论是管哪种人,这一天中必须吃一顿面条,意在把人们牢牢拴住,不受疾病折磨。
正月二十是懒老婆打柴。这天如果是晴天,懒老婆把柴打回家,则二十以后的几天就要坏天。正月二十一,据说能看出一年中的年景好坏,民间俗语有“让不让吃,就看正月二十一”。二十一这天天气晴朗的话,预示今年会五谷丰登,否则就要歉收了。
如今科技昌盛,对于这些民俗,很多人已不太在意了,但它是老辈儿传下来的民间文化,体现了老百姓的生活习俗和对美好生活的真诚渴望。
新闻推荐
2021年,烟台市实际到位市外资金2072亿元、同比增长20.6%,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287个 平均每个工作日引进 一个十亿元以上项目
●2021年,烟台市实际到位市外资金2072亿元、同比增长20.6%,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287个、同比增长43.5%,引进三类500强项...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