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开发区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尽显,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0个,14家企业获评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占烟台市1/2 用创新转动“发展魔方”

烟台日报 2021-12-24 07:27 大字

今年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0个,累计达到284个,烟台市第一。

据统计,今年,烟台开发区共有14家企业获评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占烟台市1/2,万华化学、艾睿光电包揽榜单前两名。预计净增高企100家以上,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800家,创历史新高。

企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自主创新能力也不断提升。今年,烟台开发区获批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中节能万润等4家企业“揭榜挂帅”牵头实施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获批省级经费5380万元。省实验室、哈工程等4家单位18个项目获批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占烟台市1/3。荣昌生物和先声生物成为烟台市仅有的两家获得600万元研发费用满额补助的企业,占全省2/7。

截至11月底,帮助144家企业获得236笔“科信贷”“成果贷”,发放贷款8.65亿元,同比增长35%。帮助53家企业获取市区两级信贷补贴418万元,受惠企业和金额烟台市第一。

推广科技创新券。两年累计帮助企业兑现124笔省创新券共80万元,兑现金额年均增幅30%以上。

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全球科技创业浪潮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进入到“硬科技”阶段。赛道的转换,让一些城市不得不放慢了发展步调。在这一转变前,烟台开发区并不慌张。

这种淡然,正源于这个区域对创新资源的超前布局。

眼下,在布局中求索的烟台开发区已然有了不俗的收获:14家企业获评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占烟台市1/2;预计净增高企100家以上,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800家,创历史新高;获批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新增技术创新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0个,新增市级科技创新载体4家,新增在孵企业136家……

用创新转动“发展魔方”,烟台开发区科创海浪正加速奔涌,持续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站在未来谋定现在

超前布局科创资源显成效

在距离烟台909.2公里的上海,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博士钟晨正在进行着“基因治疗用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质控检测”项目的研究。这是烟台开发区上海科创离岸双向孵化基地的在孵重点项目。未来,这一项目有望在开发区落地转化。截至目前,该基地已经有8个项目落户开发区。

基地不仅打通了上海科创技术资源流入烟台的路径,也为烟台企业走向国际提供了可能。山东孚德环保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型过滤技术研发生产科技企业。该公司为了更好地与上海化工研究院等机构开展研发工作,同时接洽潜在的国际市场用户,便通过孵化平台完成了上海孚诚技术有限公司注册。目前,该公司已经联合上海化工研究院与一家国际企业签署项目合作协议。

这是烟台开发区放宽视野、超前布局科创资源的生动注解。

“科技工作就是要站在未来谋现在,过去几年,我们的科技工作都是在打基础,投入重金建体系、搭平台、引人才,就是在为现在铺路,给未来布局。”烟台开发区经发科创局副局长赵玲受访时如是说。

在2018年,烟台开发区第四次修订《关于进一步加快创新型开发区建设的意见》,从人才引进、创新主体、载体建设、科技金融、成果转化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2020年,系统谋划实施十大“牛鼻子”工程,布局建设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两大创新区和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环东岛国际科教走廊两大科创走廊。同时重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科创平台“六大体系”建设的行动方案》,通过构建大实验室平台、关键共性技术和转化平台、企业创新平台、科技孵化平台、国际科创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六大体系”,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也是从去年开始,烟台开发区先后在上海、大湾区建设科创离岸孵化双向基地,通过走出去吸引更多优质科创资源。就在今年,为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核心地位,全面落实市委“1+233”工作体系,更快更好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赋能产业发展,烟台开发区研究出台《关于加快高水平创新型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措施》,精准推出八个方面40条高含金量支持举措,政策覆盖更加全面、扶持力度有所放大、资源配置更加精准、目标指向更加明确。

这些举措与行动,成为烟台开发区破题创新要素集聚、提高区域创新浓度的关键布局。

几年的积累后,今年可谓是收获年,烟台开发区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已经显现:今年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0个,累计达到284个,烟台市第一。省实验室建设一马当先,烟台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作为全省首家启动建设的实验室,半年内中试孵化楼已封顶,首创“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孵化加速基地+科研创新总部基地+产业发展基金”五位一体模式,已在全省范围推广。高能级载体引建提优增速,引建了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中科海洋新兴产业研究院等10家高能级平台载体。

科技企业培育结硕果

14家企业获评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

科技创新要有与之匹配的环境与生态,更要有敢闯敢试的主体——企业。

烟台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烟台开发区的一家生产研发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企业,已形成年产50万块大功率半导体IGBT模块的产能,芯片级双面散热技术等多项技术填补国际空白、国内领先。自2018年正式推出产品以来,已先后吸引数十家上下游企业落户开发区,初步形成以台芯公司为核心的功率半导体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

秘诀何在?“离不开开发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精心培育。”烟台台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冰说。

据介绍,台芯电子“科研天团”中的核心成员,均参与过国家相关重点项目和重大专项的研究工作,技术能力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公司与华北电力大学、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烟台开发区管委共建华电(烟台)功率半导体技术研究院,成为国内唯一一个综合性可靠性研究和检测技术研究院。几年下来,研究院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让台芯电子在业内展露头角,陆续吸引了来自北京、济南等多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开发区。

在烟台开发区,台芯电子的成长壮大并非个例。一直以来,烟台开发区都高度重视科技企业的梯次培育,通过构建协同推动机制,上线高企培育系统,优化认定管理流程,落实奖补政策,实施精准服务等,积极构建企业创新群体优势,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成为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据统计,今年,烟台开发区共有14家企业获评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占烟台市1/2,万华化学、艾睿光电包揽榜单前两名。预计净增高企100家以上,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800家,创历史新高。

企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自主创新能力也不断提升。今年,烟台开发区获批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中节能万润等4家企业“揭榜挂帅”牵头实施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获批省级经费5380万元。省实验室、哈工程等4家单位18个项目获批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占烟台市1/3。荣昌生物和先声生物成为烟台市仅有的两家获得600万元研发费用满额补助的企业,占全省2/7。

要素保障很给力

帮144家企业获8.65亿贷款

“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融资的这笔费用,对企业来讲就是‘及时雨’。”山东天鸿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王树鹏回想起凭借多件核心专利获得1500万元融资时如是说。

山东天鸿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从事冲压模具、精密模具部件等的设计、制造和销售工作。后疫情时代,公司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用于新技术研发,但由于资金短缺限制,此前预订的设备迟迟没有办法购入。“通过专项计划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合力,我们申请到了这笔融资,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周转问题,设备已经购入并投用。”王树鹏表示,此次融资为核心成果转化、企业长远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这正是烟台开发区强化要素保障、持续给力科技创新的全力出击。

增强人才供给。修订出台《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创业领军团队及科技领军人才项目管理办法》,优化申报与管理流程,共推荐16名高层次人才申报各类人才工程,其中2人获批山东省海外人才、4人获批山东省海外工程师。推荐10名人才申报火炬计划等各类人才计划。

丰富金融服务。创新政银企服务新模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截至11月底,帮助144家企业获得236笔“科信贷”“成果贷”,发放贷款8.65亿元,同比增长35%。帮助53家企业获取市区两级信贷补贴418万元,受惠企业和金额烟台市第一。

推广科技创新券。两年累计帮助企业兑现124笔省创新券共80万元,兑现金额年均增幅30%以上。

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童佳怡

通讯员 王聪 冯保凯 赵爱华 路鹏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让课堂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主战场 烟台市课堂教学改革之旅走进芝罘区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刘晋通讯员王义晓岳子婷摄影报道)为持续推进烟台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展示区域学科核心...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