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涛:梨园春秋写大义 五湖四海传国粹

烟台晚报 2021-03-24 06:55 大字

YMG全媒体记者 曲彩云 摄影报道

一部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在圈粉无数的同时,也让国粹京剧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剧中从不看京剧的程凤台,在看了商细蕊的一段演出后,爱上了京剧并日渐痴迷;剧外从不看京剧的国内一干观众,在看了《鬓边不是海棠红》后,开始走近京剧,入戏渐深;而在烟台,很多人是在看了韩涛老师的一场场演出后,开始向京剧敞开自己心灵的大门。

韩涛是烟台京剧代表性人物,也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谭派第5代弟子、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原烟台京剧院副院长,曾代表国家和烟台市政府多次出国访问演出,到过近20个国家参加文化艺术交流,宣传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化。而孙悟空的猴戏为韩涛出国必演传统剧目,他被誉为“胶东李少春”“烟台美猴王”。现在韩涛是烟台晚报小记者京剧团的老师,致力于国粹的传承与发扬。

梨园春秋,家国大义。韩涛的人生经历,可谓是一部梨园传奇。

自小在心中埋下了一颗京剧种子

韩涛的梨园生涯缘于家传。他的父亲是部队京剧团一名乐师,后转业到蓬莱建国京剧团工作。1954年,9岁的韩涛从济南到蓬莱上学,时常有机会看到剧团演出。“舞台上的演员我在生活中都见过,是我熟悉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但舞台上化妆后的他们竟然那么漂亮,太神奇了……”那个趴在台口上满心憧憬的小男孩,在心中埋下了一颗京剧的种子。

“如果我能在舞台上演孙悟空……”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对于韩涛来说,童年的梦想没想到真就实现了。他不止在舞台上扮演了孙悟空,还成为了享誉国际的“烟台美猴王”。

“学校地窖子里的白菜根都被我们吃光了”

童年时的韩涛不知不觉将京剧放在了心里,少年时期幸运地赶上了烟台艺校首期京剧班招生。1959年,14岁的韩涛成为烟台艺校京剧班的一名学员,在蓬莱建国京剧团情不自禁模仿演员们压腿、拿顶这些基本功,让他在一众学员里脱颖而出,博得了老师更多的关注。“文戏给我开的《法门寺》赵廉,武戏开的《白水滩》十一郎,都是主角。”在老师心目中,韩涛生来就是做主角的料。

在艺校上学的几年时光,是韩涛人生中最艰难的几年,也恰恰是这份难以言说的艰难,给了韩涛受益终生的刚强和毅力。

1959年到1961年的特殊时期,韩涛每天勤学苦练下足功夫,却抵抗不住肚子饿了没东西吃的苦恼。“一顿只有三两粮”,对于正处于发育时期每天还要苦练功的壮小伙子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学校地窖子里的白菜根都被我们吃光了。”

在艰苦的环境中,韩涛树立起了奋斗目标——就想拔尖尖,就想成名角!有了目标就有了不怕吃苦的劲头。韩涛慢慢养成了严格自律的作息习惯,他的不怕苦不怕累在学校出了名,除了睡觉,韩涛的时间全部在学校里,“清晨4点起来喊嗓子,5点进学校,进了学校就不出门,晚上8点多才回宿舍。”

梅花香自苦寒来——韩涛先后出演了《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平原作战》等现代戏男一号,《四郎探母》《红鬃烈马》《赵氏孤儿》《失空斩》《野猪林》等诸多传统老生戏的男一号他也拿捏得非常到位,尤其《大闹天宫》里的孙悟空更是被韩涛演绎得有声有色。

厉慧良亲自为韩涛找老师

当时梨园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北京学戏,天津赶考。天津这关过不了,全国哪也不用去。1980年,《玉堂春》中韩涛扮演的刘秉义在天津一炮走红,每次轮到“刘秉义”唱的时候,舞台边上录音机就摆满了。

烟台京剧团三进津门三重天,从第一次赴天津在小剧场演出,后来到大剧场,再后来到国家大剧院,规格越来越高。“我们刚去天津时,约十天的场子,人家说你们能卖出去一个周的票就不错了”。而实际上,烟台京剧团不止能演出十天,而且每天都一票难求。著名京剧艺术家厉慧良好奇烟台京剧团为啥这么受欢迎,索性跑到剧场楼梯口等着退票进剧场看。第二天厉老托人把韩涛叫到自己家,直言不讳地告诉韩涛哪里应该改进,并给韩涛找到谭派第四代传人王则昭当老师,还亲自为韩涛安排主持了拜师仪式。

“传统戏非常讲究,你要演出就得懂戏”

说起在天津的演出,韩涛还想起两段“犯错误”的往事:一次在天津长城剧院演出《赵氏孤儿》时忘了一句唱词,台下人喊:忘词儿了,忘词儿了。“天津人懂戏,遇到演得不好的就会喝倒彩”。但韩涛这次忘词儿却被宽容的天津戏迷原谅了。

还有一次是一位老先生向韩涛提意见。“第一次到天津演出《玉堂春》时,一位白发苍苍、90岁上下的老先生每场都来,每次都坐在一排一号,我称他为‘一排一号老大爷’。一次演出结束他到后台找‘刘秉义’,说:‘我提意见来了,三堂会审拿红头签子干什么?红头签是逮捕证,黑头签一根相当于十棍,人都已经跪在地上了你还拿红头的逮捕证干什么?’”老爷子的话让韩涛非常惭愧,从那以后他演出时更加认真了。“传统戏非常讲究,观众也非常挑剔,你要演出,就得懂戏,得不断地学习知识”。所以直到如今,韩涛也没有停止学习的脚步,“教学相长,在教孩子们学习京剧时,我自己也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烟台美猴王

走红近二十个国家

随着韩涛的出国访问演出,“烟台美猴王”迅速走红东南亚、南美、欧洲等近二十个国家,“Monkey King”圈粉无数国际友人。

1984年,烟台京剧团接受文化部出国访问任务,韩涛首次出国。出国前,韩涛和同事集训三个月,吃住都在剧场,三伏天里每天都练得大汗淋漓,“外交无小事,出国不能给咱们国家丢脸,那是一场真正的练兵。”集训和后期的出国演出给了韩涛一次别样的成长机会,也让他真正明白了京剧表演艺术堪称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的含义,更加升腾起作为一名京剧演员的自豪感。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因着梅兰芳等著名艺术家的非凡才华和品德,京剧火爆了全世界。而咱们烟台是京剧码头,因着前辈打下的深厚基础,才让我们有机会继续为国粹文化努力,但现在咱们的国粹正逐渐被新生代淡忘和忽视。”韩涛深感传承京剧文化重任在肩,他希望具有深厚东方艺术魅力的京剧文化在今天依然保持活力。

振兴烟台京剧

是韩涛由衷的心愿

在墨西哥演出时,著名演员、电视剧《卞卡》主演之一贡萨雷斯很喜欢韩涛扮演的“Monkey King”,两人的合影被刊登在《参考消息》上,“把我激动的心情奉献给世界艺术宝库的总代表——北京歌剧”,这是贡萨雷斯在剧照上给韩涛的签字。“京剧艺术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当站在外国的舞台上,感受到外国观众的热爱,韩涛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就是民族文化的魅力,在韩老师的心中,京剧不止是一个符号,更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应该从娃娃抓起,希望京剧能更多地走进校园,希望烟台能培养出让京剧传承发扬的深厚土壤……”作为一名京剧码头的老艺术家,韩涛认为京剧传帮带他义不容辞,这或许就是韩涛老师在76岁高龄时,愿意担任烟台晚报小记者京剧团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京剧的初衷吧。

60多年前,一颗京剧的种子在韩涛的心中发芽并茁壮成长,如今,韩老师希望将一颗颗京剧的种子撒到烟台晚报小记者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让孩子们通过学京剧习礼仪、懂规矩,明白做人的道理,懂得仁义礼智信,有底气、有自信、有家国情怀……弘扬民族文化,振兴烟台京剧,是韩涛老师由衷的心愿。

新闻推荐

苦味野菜别多吃 不认识的不能吃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李俊玲通讯员王朝霞刘正毅)这几天天气回暖,不少市民在外出踏青的同时,顺便挖一把野菜,给家人换换口味。...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